過了北魏京城望都,再飛一日就到國境線了。如今天下三分,正好把仙界三派分在三個不同的國家;長白山屬北魏,丹霞山屬南淮國,昆侖山屬西梁。這三國之中,西梁國力最強;北魏貧苦些,地界卻是最大的;南淮國尚文,都城紀南更是文人輩出,詩賦書畫極負盛名。
這天下三分之勢已呈四百餘年,雖然仙界三派各據一國,各國敬拜的國教尊神卻未必是本國仙家的宗主。就說西梁和南淮國吧,本來昆侖白澤觀奉道德天尊為宗,丹霞山玄鶴宮奉靈寶天尊為宗,西梁和南淮國的國教尊神卻剛好颠倒過來,一個奉靈寶天尊,一個奉道德天尊。當然,在這四百餘年三足鼎立的曆史中,三國的國教尊神本來就是時時有變的。譬如西梁,三百年前也曾拜道德天尊為國教尊神。後來廣成大司馬叛變,另擁新君,除去皇都上尹城,國家被分成十二個藩地,大司馬親信各封藩王,這一君多王的局面從而延續至今。既改了制,原先的國教予以廢除也順理成章,上尹城太廟的道德天尊便在二十年後換作靈寶天尊了。可是話說回來,不管國體怎樣革新,國教如何變化,人間的煙火氣從女娲造人為始,便遵循了最質樸的邏輯和規則。國事再大,大不過吃喝;家事再小,小不過皇城。
南淮國到底多了些南國風韻,街道、房屋秀氣而規整,就連京城紀南也透着一股子小家碧玉的氣息。顧乘風和蘇榮飛了整整兩日,這才進入丹霞山地界。
顧乘風曾随師父多次造訪丹霞山,那層疊的赤砂岩于他算不上稀奇,蘇榮上次來丹霞山還是二十年前,遠眺綠林紅石相間的奇異景緻,不覺驚呼“師兄你快看”。顧乘風自西向東掃一眼,卻見一處密林中隐隐閃出綠光。他指給蘇榮看,問:“你可見那片磷光?”
蘇榮凝神望去,道:“看是看見了,許是散仙在那裡修煉?”
“若是散仙修煉,必有五彩霞光護體,怎會是這般景象?我看是有妖怪作亂。”
“丹霞山是仙家地界,這裡又不是鳳鳴谷,妖怪怎敢在這裡作亂?”
顧乘風笑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陰陽本一家,正邪本同源。天罡之炁雖是邪魔的克星,若那邪魔參透了煉化天罡之炁的法門,便可借天罡之炁助他修煉妖法魔功。一日頂十日,一年頂十年,你說他敢不敢?”
為謹慎起見,二人隐去肉身,化在各自的法器内,悄悄落在那綠光近旁的灌木中,這才現身。妖氣彌漫,直往顧乘風和蘇榮鼻孔裡蹿,二人相視,斷定那妖氣的源頭,撥開枝葉,朝那邊挪去。這一方樹高百尺,雖值正午,走在林間天光卻比傍晚時分還暗。那妖氣時濃時淡,越靠近,綠光也越發明亮,到那妖怪跟前,妖氣反聞不出來了,卻見一個面色煞白、綠發如索的妖女正閉目盤坐在一枝樹丫上練功。兩男一女被妖女綠發卷在半空,動彈不得。這三人皆作道童打扮,中了妖法,一個個面如死灰,随妖女運息行氣,周身抖個不停。
不等顧乘風盤算攻敵之計,蘇榮已縱身向那妖女飛去,同時放出白龍劍,欲以劍氣割開那妖女的長發。妖女并不睜眼,隻探出兩股發辮,一股直逼蘇榮,一股應付白龍劍。這兩股發辮都有碗口那般粗細,來勢洶洶,快比閃電。蘇榮正要運氣劈開襲向自己的發辮,卻被顧乘風撲向一旁,引到遠處一枝樹丫上。
“這妖怪道行平平,修為卻不淺。”顧乘風低語,“你若劈她頭發就上當了。”
顧乘風話音未落,那股發辮已探到近處,另有七八股發辮緊随着,自妖女那頭沖将而來。發辮綠光爍爍,好似一條條巨蟒盤繞林間,呼嘯聲不絕于耳。顧乘風拽着蘇榮,飛身向右,繞着幾棵大樹飛,将那幾股發辮甩在身後,再朝那妖女疾飛去。二人飛抵那妖女的所在,繞到她身後,剛要一齊出掌攻她命門,那妖女頭顱忽然急轉,面朝二人,随即雙目圓睜,兩股煞氣自瞳仁射出。顧乘風眼疾手快,推開蘇榮,再釋天罡獵月檠吸去煞氣。為保真元,顧乘風和蘇榮各栖一枝樹丫。天罡獵月檠吸完煞氣,頓時通體朱紅。眼見兩股發辮再從那妖女頭上探出,向二人襲來,顧乘風将真元運至雙肩,以金剛指訣射出,直達天罡獵月檠。那法寶受真元煉化,紅光迸開,将顧乘風和蘇榮護在其中。妖女發辮一觸及紅光,都像着了火,哧溜溜化作灰燼,散在林間,形成薄瘴。顧乘風再施陽雷指訣,将天罡獵月檠推向那妖女的所在。妖女飛身逃遁,顧乘風緊追不放,蘇榮索性跳上白龍劍,跟在顧乘風身後。
飛去不足一裡,那妖女抱住一棵大樹,陡然回身,以連環掌急攻天罡獵月檠。她掌氣剛猛,落在紅光之上,彈起道道漣漪,卻未能破天罡獵月檠的法力。如此,她又掉頭飛遁,在林子裡兜了個大圈子。顧乘風擔心這般拖着,那三個道童挺不過去,遂凝聚真元,默念金蟬咒,再将體内五行之氣運至廉泉穴、經雲門、膻中、靈台,下至命門穴。霎時間,天罡獵月檠紅光内縮,化成一把金傘,要将那妖女收進去。妖女頭顱回轉,口吐綠焰、眼放綠針,企圖燔毀金傘。顧乘風忙施五嶽指訣,将真元由丹田提至中沖穴,朝金傘發一抹白光,使它旋轉起來。蘇榮見狀,也以五嶽指訣從旁相助。那金傘得了兩股真元,轉得飛快,将妖女的綠焰綠針統統擋回去。妖女為綠焰所傷,大喝一聲,随即自斷發辮,放開了三名道童。見那三人自半空墜落,顧乘風和蘇榮忙撤去五嶽指訣,同施三山訣,将真元化作黃白劍氣,由少商、商陽、少沖三穴射出,在三人身下織出一張大網,兜住他們。再尋那妖女,她早趁機遁形,不知所蹤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顧乘風收回天罡獵月檠,飛向那三名道童,并将真元推向雙手雙足,行七寶骞林指訣,施展落英神功。落英神功是重明觀一道移形換影、分身聚力的法門,分九重境界,一重可聚水成冰,至九重修為便可呼風喚雨、磊石成山。顧乘風仙根極深,才修行七十二年,已将落英神功練至三重,便是他師父黃玉笙,才至四重境界。神功既出,那三名道童旋即騰空,同顧乘風相向而來,穩穩地落在草地上。顧乘風和蘇榮先後落在他們身旁,察這三人氣息,全細若遊絲,好在真元尚存,保得住性命。
“這三人看起來是玄鶴宮的弟子。”顧乘風對蘇榮說,“他們中了妖毒,而且這妖毒已深入五髒,憑你我二人的法力恐怕吸不出來。”
“那該如何是好?”
“隻能先為他們調真元,将妖毒封在胸背大穴内。妖毒不入印堂,他們是不會有事的。”
言畢,顧乘風行八卦指訣,自丹田提兩股真元,入兩臂,彙于雙手掌心。蘇榮也要運功,顧乘風卻道:“你修為太淺,當心被妖毒傷着!”蘇榮聽他這樣說,隻得卸下真元,立在一旁幹看着。顧乘風掌心兩股真元緩緩流出,淌在那三名道童間。少頃,三名道童浮立而起,面朝顧乘風,神智稍有恢複,口吐惡血,眉頭緊鎖。一炷香的功夫,那三名道童神色舒和了些,顧乘風這才收納真元,長籲一口氣。
顧乘風額頭上大汗淋漓,蘇榮上前,拿衣袖為他拭汗,說:“你跟他們又不相識,何必費這許多真元保他們性命?”
“同是仙家弟子,你我與他們相遇,也算緣分。方才我若不封住他們體内妖毒,不出一刻,這三人的仙根便廢了。就算性命無虞,他日能否修行,怕是做不得指望的。”
“我看你是逞能。你自己道行還不足百年,跟那妖怪鬥法,你已折損真元。我還是覺得量力而為比較穩妥。剛才見你嘴唇發紫,我真擔心你壓不過妖毒哩。”
顧乘風哈哈一笑,說:“我自有分寸。”
二人休息片刻,蘇榮便把白龍劍煉化成一道長達一丈的劍氣,托住那三名道童,飛上天去。她和顧乘風則跟在後頭,不過半個時辰,已飛抵玄鶴宮。
玄鶴宮建在丹霞山駝峰嶺上。山門巍峨,中央大門頂額上寫着大篆“玄鶴仙宮”四字,兩側附聯“黃道中來,九渠五溝送六面白鶴;仙門此去,三峰六嶺迎八方仙君”。兩扇小門的樓瓦上各立一隻白身黑尾的桃木仙鶴,左邊那隻引項高歌,雙翅開展,右邊那隻單腿伫立,回頭眺望。過了山門,是一條長而陡的踏步,兩側白蘭花開,一路芳馥撲鼻。踏步盡頭另立一座獨門石牌樓,祥雲舞鶴、流水桃花自基座而上,覆滿了牌樓。牌樓後頭有一方開闊的平地,蘭草、地錢、毛蕨鋪成一片,烏壓壓的。飛過這片平地,後方谷底便閃出五座樓宇,煙霧缭繞,仙音彌漫。
院牆爬滿藤蔓,依稀透出朱紅漆色。正門進去,偌大的庭院内有一面八方池塘,一口紫銅香鼎,卻無花木亭榭,略嫌冷清。迎門大殿通體灰黑,瓦片泛出銀光,太陽一晃,魚鱗似的,門額懸匾,上書“清風殿”三個大篆字。顧乘風和蘇榮報過名姓,守門弟子開了正門,掌門天樞道長和天權、開陽、瑤光三位道長,以及天樞道長的弟子張松年和翁紹澤便迎上來。
六名弟子将那三名道童擡到院内,天權道長屈身,查看那三名道童的面色,再以掌氣探其内傷,對天樞道長說:“無礙。”旋即轉頭,對顧乘風和蘇榮說:“多謝兩位師侄以真元相救,若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應該的。”顧乘風道。
天樞道長命人将那三名道童擡入内室,這便迎顧乘風和蘇榮入大殿。殿内陳設簡潔明了,非黑即紅,廳堂正中供奉着靈寶天尊。殿左有十來弟子打坐修行,殿右擺了兩把琴,鋪了一張未完的工筆畫,畫邊有一支長笛。想必方才那仙音便是從這裡傳出的。衆人落座,蘇榮望着那兩把琴,笑問:“敢問四位師叔伯,誰人撫琴,誰人吹笛,誰人作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宿主大作戰(快穿) 隔世尋旅 穿成魔尊後不小心騙了宿敵感情 白月光作死手冊[快穿] 重生後朕想盡辦法脫奸臣馬甲+番外 戀愛腦成了禁欲萬人迷 女富婆的第一神醫 神選之子不幹了[無限] 我同桌終于正常了+番外 崩人設後我gay了同桌 任我上青雲 魔尊奪舍之後彎了[修真] 本座的貓兒師尊 巫師:不朽的詛咒 朕以為他弱小可人+番外 空降巨星[娛樂圈]+番外 和老攻的五個人格談戀愛[穿書] 我渣過的前夫他暴富了 邪靈戰神 西京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