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日出海東 > 第22章 法家名士(第1頁)

第22章 法家名士(第1頁)

晏州雁蕩山脈,淩波湖南岸,正對黑矶山,一處湖邊草堂,覃陽子住所。

“先生新徙之地實在難找,”沈銘獨一人前來拜訪,屋内木桌之上,一本《鹽鐵論》安靜地置于其上,“先生在研究漢代曆史?”

“我這正在思索,未嘗見沈主事前來。”屋内主人看見有人走進屋内,趕忙起身相迎。

“近日來晏州公幹,即将回景陽,特來拜訪先生。”沈銘一向習慣直入主題,不喜客套,即使在林從觀或是江孜面前也是如此,唯在覃陽子這裡,他從不敢有半點不敬之意。

覃陽子,乃晏州涿安人,與林從觀、郭嘯師出同門,其是三師兄弟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三十幾歲,也就剛剛比沈銘大一點。林從觀開始做官與郭嘯前往涼州開宗辦學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年紀最小的覃陽子在離開師門後則一直在範陽,過着市井生活,後又來淩波湖隐居,與農人一同勞作,與世無争。沈銘從林從觀那得知此人,自此拜訪過數次,雖自己本也是一方才子,但相比自己的小才,在沈銘看來,此人之才方為大才,内心對此人深為敬佩。

“隐居之人,閑來無事,多讀一讀古人之言,不上朝堂,倒也無所慮嘛。”覃陽子微笑着說。

“先生有出世之心?”沈銘聽了覃陽子的話,卻又很憂慮,“這桑弘羊可早有曆史定論,其人為奸,其行也龌龊。”

“一本書而已,”覃陽子連忙擺手,“沈主事不必也和桓次公一樣,對桑大夫如此偏見。”

“我聽聞渤海國主派人邀先生東去,被先生婉拒。先生内心,還是希望得到景陽的召喚吧。”沈銘說道。

“算是吧,”覃陽子并不否認,“我隻是覺得渤海太小而已,終究成不了霸王之業。我還在等待我師兄在帝都幹出一番大事業,這大業當有我一份功勞。”

沈銘想起林從觀曾囑咐自己,一定要盯住自己的師弟,萬不能為外邦所用。如今聽其一言,有入朝為官之心,倒是一件好事,足以說明其并無意前往他國。

“沈主事前來是為大軍東征之事?”覃陽子問道。

“是的。”沈銘回答。

“那既然要回,說明帝都内的事已經見分曉了吧,”覃陽子合起書,望着他的額頭,“看樣子,李敬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知史書上該如何書寫他的故事,隻是,我師兄的威脅可不止一個李敬忠。”

“是的,李敬忠為賊人所殺,”沈銘回答,“我即日将與龍武将軍一道回帝都奔喪。”

“沈主事對我還不放心,”覃陽子笑起來,“哪有賊人殺得了陛下的尚父啊,騙騙百姓們倒還可以,倒是這龍武将軍,也不是個聰明人。”

“先生心裡知道便可。”沈銘默許了覃陽子的推斷。

“沒那麼簡單,帝都的亂局才剛剛開始,”覃陽子接着說到,“李敬忠終究不足以影響朝局,随着先帝已去,李敬忠早就是棄子了,主導帝都大局的還是我師兄與匡浔。”

“傳言林相欲主導一場改制運動,不知先生如何看待林相之策,”沈銘終于問出了他内心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靠嚴苛酷法足以扭轉時局嗎?”

“我所聞也不過一言半語,但既然問于我,我也胡亂評幾句,不足為信,”覃陽子突然端坐起來,拿出十分嚴肅的樣子,“《墨子》曾曰,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所以我贊同師兄在農桑領域的改革,但我不認為僅靠革新稅法就可以改變現在的情況。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朝廷征稅的目的,我想有三,其一是維護統治的存在,君主的治理策略及國家意志需要官員去推動,因而需要維持士人階層的政治與經濟待遇,方能保證令出四方,其二,是為備戰,守成之國更需強弓硬弩,方才保證生産有序,而備戰非一民一地所能完成,唯國家統一組織才能保證足夠效率,其三,為備荒,我們都知道,社會氣象與糧食之豐裕緊密聯系,年歲好則民亦善,年歲差則民亦惡,然而,雖上世之聖王,亦不能使五谷長收,使旱水不至,因而稅收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積存餘糧、調節供應,以有餘補不足。師兄欲通過簡化稅制,甚至承認藩鎮收稅的合法性,進而保證中央财政富裕,然而卻沒有認識到用好财政的重要性。當今社會風氣,生時治台榭,死又修墳墓,上至帝王下至黎明百姓皆如此,然而朝廷儲量之倉卻疏于維護,每年耗損糧食之多不敢想象,因而,若開支隻為滿足少數人需要,則必有損于社稷。”

喜歡日出海東請大家收藏:(xiakezw)日出海東【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重生之再當晉王妃  葬天神棺  天命凡心  邪王的嚣張醫妃  姣色襲帝心  全職獵人之諾亞方舟  八歲被抱走,回歸即無敵  降臨時王,我生而為王  【我】的誕生  金絲雀出逃後:瘋批駱總徹底慌了  浴火王妃  另類千金歸來  強娶男主後,不小心成為黑月光了  有婉一人  三國之董卓  天邪帝尊  将軍接招:嬌蠻娘子不好寵  顧總接駕!白月光嬌妻攜崽歸來  強勢嬌寵:夫人馬甲占不完  論群演的自我修養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