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代,八仙桌的造型已基本完善,分為有束腰與無束腰兩種形式,有束腰的工藝是,在桌面下部有一圈是收縮進去的,而無束腰的即四腿直接連着桌面。至清代時,八仙桌大部分改成帶束腰的,腿有的也改成了三彎腿,牙闆加了很多如拐子龍、浮雕吉祥圖案等裝飾性的部件,美觀性很強,做工很精巧。
八仙桌是一種極為普遍的木制家具,種類極多,紅木八仙桌十七中比較流行的一種。八仙桌的桌面極寬,且四邊相等,每邊的長度可容下兩人并肩,8人圍坐在八仙桌的四周如同八位仙人。
八仙桌結構簡單,用料經濟,一件家具僅三個部件:腿、邊、牙闆。桌面邊長一般要求在0.9米以上,桌面邊抹都做得較寬,攢框打槽,以木闆做面心闆,面心闆通常為兩拼,桌面心後面裝托帶,以增大桌面的牢固度及承重度,也有用瓷闆、瘿木、雲石作桌面的。貴族用豪華版的八仙桌,普通家庭可以用經濟實惠的八仙桌,八仙桌可以不分貴賤的走入每一個家庭,取材不同,制造成本不同而已。
八仙桌是門面的象征,隻要有客人來,總是坐在桌子旁,家裡人恭敬地給客人倒水,爺爺奶奶或者父母陪同客人聊天。吃飯和座位都有講究,都有上席之說,老人和有身份地位的一般被推舉做上席位置,也是傳承了幾千年的說法,就是現在可能各個場合也有排坐席位置。
那個時候,到了過年的時候,桌面上會擺上果盤,裝滿瓜子,花生,炒熟的豆子,買來的“雙果”,“雲片糕”之類,供客人吃。你家的桌子好不好,大不大,牢不牢成為了家庭身份的象征。茶葉好不好,“果盤”的東西多不多,好不好,都成為家庭經濟的象征。看起來不起眼的大方桌,也發揮着它的作用,至少在2000年之前的年代還是比較有作用的,隻不過後來都被輕便美觀的各種方桌取代了。
八仙桌是家庭威嚴的象征,一家人任何大事都在這裡讨論,幾千年來都是如此過來的,吃飯的時候,有着嚴格的規定,正右邊的是長者和有身份地位的位置,對面是大人們和晚輩們的位置。孩子們隻能站着吃,人不多的時候,可以坐坐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位置,不可亂坐。吃飯的時候,不能亂說話,不能亂夾菜,更不能随便下位置亂跑,否則迎接你的是一頓批評說教。食不言寝不語也是流傳幾千年的文化,不管對不對,也是傳承了幾千年的飲食習慣。
八仙桌是幸福的集聚地,每到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團坐在一起,雖然菜不多,但是異常美味,長輩們給孩子們夾菜,大的孩子們給長輩們添飯,在過去是比較溫馨的場景,那時候一家人都比較多。不像現在,飯後,奶奶媽媽收拾碗筷,孩子們下桌去上學去了,大人們在聊天,張家發生了什麼事情?李家有什麼喜事?今年收成怎麼樣?孩子讀書怎麼樣?很多問題在愉快的氛圍中就解決了。
最難忘的是過年的時候,我們不用上學,桌子幾乎成了我們的“聖誕節老人”,總是有驚喜在等待着我們。會在桌子上放上剛做好的芝麻酥和各種點心,還有煮好的雞蛋放在桌子上,還有各種瓜子花生,加上一些水果橘子。
這張桌子可能很多家庭已經不見了,可記憶卻深深刻在每個人的心底裡,米雲家的八仙桌和椅子應該還在老家存放物品,沒有完全淘汰,米雲每次回老家都能看到,隻不過上面放滿了雜物和灰塵,基本上十幾年沒有人打掃過八仙桌了,太過笨重老舊的桌子在農村基本上也淘汰二十多年了。
在農村用的是八仙桌和四角長凳,那麼城市裡用的是什麼,估計很多城裡人記憶也不多了,也來看下,米雲也不能隻回憶農村的物件,城裡也稍微科普一下,雖然米雲進城也隻有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城裡居住地方小,可能不像農村,一般不會用大圓桌和八仙桌占大片地方,用的都是折疊輕便的方桌或圓桌,米雲工作的廣省就有這麼一個折疊圓桌,可以放十幾個菜,購買的二手折疊圓桌和各種小折疊方桌。
如果你出生在一個80年代的城市家庭,那麼在你的童年記憶裡,一定有這樣一張折疊桌。它樸實無華,甚至有點土氣,但它卻是空間利用的鼻祖和大師。遠看,它是一張方桌子,走近,它就變成一張圓桌子。為什麼能翻手為方,覆手為圓?玄機就在背後。
四扇折疊合頁,設計的恰到好處,隻要用力向外掰開,方桌就會立刻變成嚴絲合縫的圓桌。從懂事起見到這張桌子,總會好奇地站在桌子底下,研究它的秘密。在被桌闆夾到過無數次手之後,它成了我最初的空間物理學啟蒙大師。
如果你不知道或者沒見過,那我隻能說你太年輕了。從上世紀70年代起,随着改革的春風這張桌子走進了千家萬戶。在80後們父母結婚的年代,它才是真正的國民大品牌。
折疊桌椅,八九十年代的家居實用主義老物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結實耐用,質量響當當。不同于宜家的小清新和不耐用,老折疊桌采用的是防火闆貼面,電鍍鐵管,可謂是禁摔又禁泡,禁打又禁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兢兢業業三十年,即便桌上的漆都褪了色,仍然屹立不倒。可一到過年過節,它就會奇迹般的出現在客廳裡。不管是吃飯、打麻将、打牌還是喝茶,人少時用方桌,人多時把四周的合頁支起來用圓桌,一家幾口,完全夠用。
厚厚的木闆和粗粗的鋼管,國民折疊桌就是一個字,穩。承重200公斤,大概隻有家裡最有力氣的人,才能獲得搬桌子這項獨具挑戰性的任務。就是這麼看上去有點醜的家具,風靡了中國二十年之久。方圓折疊桌賣了上億個,主要出售在八九十年代,現在已經停産。三十年前,上億家庭都在用它,可見它當時有多火爆。
八仙桌還有一個代表性的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張生的書生,家境貧寒生活困苦,盡管他聰明好學卻因家中無力供他進京趕考,隻能在鄉間默默耕讀。一日他在山間偶遇呂洞賓等八位仙人,仙人見其才華橫溢卻無施展機會,便贈予他一張桌子并告訴他此桌子有神奇的力量。
張生回到家中将信将疑地使用這張桌子,每當他讀書時桌子上便會出現豐盛的酒菜,讓他飽食無憂。從此他專心緻志地讀書不再為生計擔憂,終于在科舉考試中他一舉成名高中狀元,這張神奇的桌子也因此被人們稱為"八仙桌子"。
八仙桌的真正來源,已經不得而知了,而在民間卻相傳着一個八仙桌的美好傳說,傳說一開始人間是沒有椅子的存在的,人們隻能使用木闆和石闆,在戶外吃飯。在惡劣天氣時,吃飯就變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酷夏時大汗淋漓。下雨時吃飯一身被淋濕。
有一天,一家成親娶媳婦,在戶外吃飯時,先是烈陽高照,然後又下起傾盆大雨,搞得人人狼狽,飯菜也沒有辦法再吃了。這時,一路人向這家人走來,詢問衆人狼狽的原因,在了解情況後,告訴衆人等待一會時間,再回去家中吃飯吧。
過了一會兒,衆人再進屋子時,驚呆了,發現屋中突然多了一批大大小小的桌子,每張桌子下有八個方凳,成親的這家頓時驚呆,直呼這路人是“神仙”,果不其然,這路人突然在衆目睽睽下,消失不見了,于是八仙桌的起源傳說,就這麼流傳開來。
這兩個民間故事都反映了中國人民對勤勞、才智和善行的贊美。八仙桌子作為這個故事的載體,不僅帶給人們物質的滿足,更激發了人們的精神追求。它象征着對知識的尊重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雖然八仙桌子的實用功能已經逐漸被現代家具所取代,但它的文化意義仍然被人們所珍視。在許多家庭中八仙桌子被視為傳家之寶,代代相傳。這不僅是因為它的稀有和價值,更是因為它所承載的那段富有哲理的民間故事,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時代變了,八仙桌和凳子的文化意義也變了。但凳子不會消亡,而是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态。
沙發取代了凳子,代表歐風美雨的侵襲,代表西化的風氣,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凳子。即便是城裡人,家裡也常備小凳子,小孩和老人喜歡坐。
老人手腳不便,需要坐小凳子,以免坐大凳子摔壞了身體,要是長時間坐沙發也不行,對腰椎不是很好。吃飯的時候,一家人坐大凳子,卻早就淘汰了長條闆凳。
功夫明星演的一部電影中有用長條闆凳做武器的,打得對手落荒而逃。其實,少林功夫裡面還真有“闆凳功”。武僧們在闆凳上睡覺,用闆凳做武器,玩得不亦樂乎,當然也具備很大的殺傷力。可見,闆凳本身比較結實,尤其是幾條腿和厚厚的面,完全具備殺傷力。
闆凳雖然淳樸,但實用性非常強,其文化意義已經深入人們的意識深層,不可磨滅了。但願人們都能坐上闆凳,想想以前的歲月,想想以前純潔的思想,提升了精神境界。希望八仙桌和闆凳不光隻會出現在影視作品裡,還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哪怕一年也就隻有幾次,也是文化傳承,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不能因為高科技時代就完全淘汰用了幾千年的物品。
如果有人問你想不想回到童年,考慮了半天,米雲思考,如果是80後之前出生的人都會回答,不想兩字,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他們太苦了,一年到頭掙的錢還不夠公糧和提留,隔三差五會有計劃生育的去村裡抄家,抓人,鬧得雞飛狗跳,每到開學的時候總有幾個同學因為家裡交不起學費而辍學,一到過年村裡天天都有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打架的,婆媳打架,兩口子打架,和鄰居打架的,比比皆是,現在起碼不用因為沒有學費上不起學,至少九年義務教育能享受到。
也有的人可能會吐槽,現在也會交費學習,各種興趣愛好培訓班,可能三四線城市會額外的交一點生活費,貴族私立學校有收費,但一線城市的公立學校基本上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全免學費,米雲所處的時代,中小學都會有很多人失學,盡管米雲失學的同學不多,但也見過幾個,其他地方可能就多了,隻不過九零後以後因為沒錢失學的學生就少了,除非實在讀不進去書,主動退學,一般父母都希望孩子至少可以念完高中,太早進入社會的痛苦不希望傳給下一代人。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80後的回憶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末世謎城:滅絕前夜 陳情令-山頂假裝分離 嫁給炮灰敗家子(穿書) 萬古最強體混沌天妒體 (綜漫同人)港黑卧底绫小路的工具人手劄 嬌嬌女的古代團寵生活 穿成仙君的笨蛋仙鶴 穿越後,皇後愛江山更愛藥山 開局被裁員,我覺醒神級收益系統 男神,别撩![快穿] (陳情令同人)我真的隻是刀靈 (陳情令同人)陳情令之回夢香爐(重生) 四合院之開局小空間 江水帆舟 (陳情令同人)一家三口種田紀實錄 (綜漫同人)[綜]審神者總想掉個劍 小鹹魚在七零,一不小心成模範啦 O裝B後,小道士直播一夜爆紅 奧特之終焉綻放的光芒 (綜漫同人)個性大概是見一個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