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晉丘冷笑一聲,拍了拍她的手背,歎口氣道:&ldo;你家二伯母的娘家旁支不是個省心的,你以為那些拿你來做對比的傳言是哪來的?&rdo;華夕菀頓時恍然:&ldo;他們家拿我來造勢?&rdo;晏晉丘歎了口氣,算是默認了,半晌後才道:&ldo;原來不告訴你,是因為我擔心你多想,現在到了這個地步,我不說也不行了。&rdo;華夕菀見他神情嚴肅,便坐直身子,準備認真聽晏晉丘說張家背後的秘密。&ldo;張家人面上雖是無數讀書人崇拜的世家,但你實際想想,張家人真的有世人謠傳的那般清貴嗎?&rdo;華夕菀想到自家那個二伯母,還有張家人曆朝曆代以來做的偉大事迹,恍然發現,近幾十年來張家的盛名之後,竟有皇室在為張家&ldo;炒作&rdo;的嫌疑。&ldo;與其說現在的張家乃是頗有盛名的書香世家,不如說張家是皇室養的忠犬,他們面上與世無争,實際上卻是皇帝私下的眼線,不僅拉攏了天下讀書人,還幫着皇帝掌握了不少世家的機密,&rdo;晏晉丘冷笑,&ldo;若是百年前的張家,确實值得人敬仰,可是現在……&rdo;&ldo;不對,若真是這樣,皇帝當年又怎麼會以為我當真貌若無鹽,&rdo;華夕菀搖頭道,&ldo;我那二伯母可是知道我長什麼樣的。&rdo;&ldo;你以為隻要是張家人都能替皇帝做事?&rdo;晏晉丘歎息道,&ldo;你那個二伯母對你并不太友好,巴不得外面傳你不好的話,又怎麼會回娘家特意為你辯解,隻怕當年那些傳言,還有她的一份功勞在内。&rdo;他怎麼好對華夕菀說,以華家二伯母的心思手段,張家怎麼放心讓她去做這些需要腦子的事情?張氏再不讨喜,現在也是華家的女人,他還是給嶽父嶽母家,留幾分面子吧。華夕菀頓時無言以對,難道她還應該感謝二伯母的無私奉獻麼?&ldo;不對幸好她對你有了嫉妒之心,不然我又怎麼能娶到你,&rdo;晏晉丘笑道,&ldo;看來連老天都在幫我,天意告訴我們,我們是天生一對。&rdo;與其說是天意,不如說是陰差陽錯,如果當年二伯母不起嫉妒之心,三伯母不是對侯府不滿,而大堂姐沒有因為嫉恨而暗示敏惠郡主,讓敏惠郡主以為她醜若無鹽,那麼她與晏晉丘就不會有這麼一場婚姻。又或者她的父母兄弟不是這般維護她,為了她費勁心力,那麼她與晏晉丘也走不到這一步。難不成還真有所謂天注定的姻緣?她可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遇到穿越天意這種東西,真是有種打臉的感覺。&ldo;難怪二伯母的弟弟死了後,皇帝還專程給張家老爺子封了一個爵位,還從旁支過繼一個孩子,當時我還以為是張家公子之死與太子有幾分關系,沒有想到還有這麼一層原因在,&rdo;華夕菀感慨,&ldo;我就說那位沒有那麼厚道才對。&rdo;聽華夕菀提到張家公子,晏晉丘眼睑微動,随即便笑着道:&ldo;管他張家有什麼打算,他們當年與上面搭上線,就要承擔必要的風險,張家公子英年早逝,也隻能怪他們張家人心不足。&rdo;華夕菀撓了撓下巴,在心底歎息,難怪皇室人死得早,用腦過度容易早衰啊!94、攤開說話張清顔雖隻是繼後,又非嫡脈,但總歸是張家血脈。以張家人在讀書人中的名聲,張清顔還未入宮,便已經有讀書人為她寫詩作文,大肆贊揚她與啟隆帝的這場婚姻。可惜再華麗的辭藻,再美妙的誇贊,也掩飾不了啟隆帝已經垂垂老矣的事實。一個十六七歲的如花女子,嫁給一個比她父親還要老邁的男人,除了那尊貴的鳳位,還能得到什麼。但是張清顔并不在乎,對于她來說,皇帝長什麼樣,有多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很快就要成為名留史冊的皇後,這是天下多少女人做夢也得不到的好機會?她聽着那些贊美她的詩詞,聽着那些對她的恭維,就連她自己都以為,她便是天下最出衆的女子,什麼才德兼備的敏惠郡主,什麼大氣端莊的盛郡王妃,什麼冠絕天下的顯王妃,與她相比,又算什麼?她是皇後,是天下間最尊貴的女人,這些曾經被人恭維稱贊高高在上的貴婦,通通都要跪在她的跟前,這是何等的爽快。&ldo;姑娘,張老太太來了,夫人邀您到前廳見見老太太。&rdo;一個丫鬟從花廳進來,見張清顔正在看書,便小聲道,&ldo;夫人說,老太太見過的貴人多,讓她多指點指點,對你日後在宮裡的日子,也有益處。&rdo;張清顔聞言皺眉,想起主家張老太太端莊得幾乎高傲的面孔,便道:&ldo;當初我去主家給她請安,這位何時不是高高在上的模樣,現如今見我們家得勢,便想着攀扯一二,真是可笑。&rdo;丫鬟聽這話說得實在太過不像,恨不得捂上自己的耳朵隻當沒聽見,可是小姐是未來的皇後,她是連半點不敬的舉止都不敢露出的。前廳内,張老太太面色平靜的放下手中的茶盞,慢條斯理的擦了擦嘴角:&ldo;看來你們家姑娘沒時間見我這個老婆子。罷了,時辰不早,我也該回了。&rdo;&ldo;老太太!&rdo;張母面色漲紅,可是她個性木讷,不擅長說話,見主家老太太被自家女兒氣走,忙起身去扶張老太太。張老太太經曆過喪子之痛,如今心性已十分平和,她看了眼驚慌失措的張母,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歎息一聲便出了門。外面都以為張家自此以後便飛黃騰達,可她卻覺得張家如今陷入了一個不能爬出的泥潭。皇帝年事已高,膝下無子,皇孫年幼且出生便帶不祥,張清顔一個不知世事的姑娘進了皇宮那吃人的地方,能有多大的本事生下皇子?宮中那些心神深沉的妃嫔們做不到的事,張清顔又有什麼潑天的本事做大?更何況如今朝中風起雲湧,張清顔這樣的性子,能保住性命便是積幾輩子德,還想生孩子?張老太太嘴角露出一絲諷笑,想到自己死得不明不白的兒子,又想了想那龌蹉的皇室,眼底竟藏着一絲恨意。扶着丫鬟的手正準備上馬車時,她突然見巷外有親王妃儀仗經過,忍不住多看了幾眼,轉頭問身邊的丫鬟:&ldo;那邊可是顯王妃經過了?&rdo;丫鬟小心翼翼的看了兩眼:&ldo;好像是顯王妃娘娘的車駕經過。&rdo;張老太太點了點頭,進了馬車以後才無奈的歎息一聲,她兒子早亡,大女兒也不是個省心的,為人擅妒不說,還目光短淺,若不是因着女婿與義安侯乃是同胞兄弟,隻怕早已經得罪義安侯一家人了。還有她那個被送到道觀的外孫女,也不知她招惹了什麼是非,竟逼得向來待後輩子嗣寬厚的華家做出此舉,想來也不是小事。唯一讓她欣慰的也隻有外孫尚知道上進,又與年輕一輩關系緊密,聽說連顯王妃對他也頗為親近,前幾日還讓人送了往年科舉士子們的答卷給外孫,此舉便可以看出,華家對他外孫是看重的。世家子弟誰也擺脫不了家族的支持,若是連整個家族都不待見,除非整個朝廷改天換地,不然此生便沒了出頭之日。現如今眼瞧着聖上越發不行了,盛郡王雖然看似風頭正盛,但實則與頗得名人士子喜愛的顯王相比,内裡卻是差了一籌。若是顯王……張老太太不敢再想下去,開始靠着車壁閉目養神起來。隻求張清顔一家子那點些末手段顯王并不知情,不然以華氏在顯王心頭的地位,待聖上百年之後,恐怕連張氏一族也是要受到牽連的。這廂華夕菀可不知道張家老太太正在心中揣度自己,她今天出門不是為了别人,就是為了去見華依柳。前些日子華依柳鬧着要見她,她沒有理會,誰知這兩日她竟開始發起瘋來,不僅砸東西還傷了觀中的道姑,還把在她身邊伺候的丫鬟折騰得夠嗆,她隻好出面走這一趟。在她記憶裡,華依柳雖然性子沉悶,但卻不是暴虐的人,現在鬧成這樣,就算是看在二叔的面上,她也不得不走這一趟。&ldo;王妃,到了。&rdo;華夕菀扶着紅纓的手走下馬車,向來接待她的道觀真人互相行了一個道教禮,才笑着道:&ldo;家姐近來身子不爽利來觀中休養,叨擾諸位道長了。&rdo;&ldo;無量壽福,三清慈悲,又何談麻煩,&rdo;女道引着華夕菀進了道觀,一路往西,衆人來到一個幽靜怡人的小院後,女道停下腳步道,&ldo;功德主,前面便是華居士居住的院子,請。&rdo;&ldo;多謝道長,&rdo;華夕菀帶着一衆丫鬟太監走近院子裡,還沒走進正屋,便聽到屋子裡傳來摔摔打打的聲音,眉梢微微一皺。紅纓見狀,便上前幾步揚聲道:&ldo;奴婢紅纓,拜見堂小姐。&rdo;正屋内突然寂靜下來,片刻後,正門才緩緩打開,開門的是一個有些瑟縮的小丫鬟,身上穿着半舊不新的褂子,當她看清來人是華夕菀後,便像個斑鸠似的縮在了門角。紅纓見到小丫鬟這個模樣,眉梢微皺,擡頭朝門内看去,就看到坐在黃花梨木桌邊的華依柳。華依柳身上穿着一件柳色儒裙,梳作百合髻的發間插着嵌紅寶石金步搖,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招搖之感。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那一年的奇怪事件 妃嫔這職業+番外 遷徙後,我修仙了 我可不止是導演啊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東方不敗之暖陽+番外 術法界 穿越與反穿越 不死+番外 Blood X Blood+番外 江湖遍地是奇葩+番外 農女珍珠的悠閑生活+番外 逆天之縱情天地 網遊:變成錦鯉的我真的是奶媽 福澤有餘[重生]+番外 弟弟都是狼 她從地獄而來,一身煞 留學+番外 入獄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