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孫不能繼承皇位,而皇上膝下又沒有子嗣,那麼未來的帝王人選隻能在宗室裡出。從血脈上論,盛郡王、顯王是最為尊貴與合适的,隻是前些日子謠傳盛郡王與太子妃有染,盛郡王也因為政事不妥,被免了朝中的職位。兩者一比較……衆人看了眼比鄰而坐的華夕菀與侯氏,兩人舉止自然,似乎沒有半點隔閡,倒真的是沉得住氣。侯氏又怎會不知周圍其他女人怎麼想,她低頭冷笑一聲,側頭看了眼神情悲痛的華夕菀,&ldo;顯王妃似乎清減了些。&rdo;&ldo;約莫是近兩日天熱,胃口不開的原因,&rdo;華夕菀面帶憂色,&ldo;昨日我噩夢連連,不曾想竟是太子妃病逝了。&rdo;說到這,她眼眶一紅,&ldo;說來我們華家與林家還是姻親呢。&rdo;周圍衆人聽到這話,才恍然想起顯王妃的堂姐前些日子嫁進了太子妃的家,這麼算下來,還當真是姻親關系。不過盛郡王妃如此主動的親近顯王妃,還當真是有些讓人意外,難道就連盛郡王妃也認為顯王繼承大統的可能更大嗎?于是衆人又去看坐在角落裡的義安侯夫人,可惜這位義安侯夫人老神在在,即便有人跟她打探,她也是半點口風也不漏,讓人找不出半點不妥之處。盧氏雖然不耐煩應付這些心思各異的命婦們,可是心裡也明白,自從女兒嫁給顯王,就逃不開權利争奪更叠,他們華家人不屑于出賣女兒獲得榮華富貴,自然也舍不得拖女兒後腿。若是可以選擇,她是甯可女兒嫁給普通世家,即便顯王日後能做皇帝,她也不覺得嫁到皇室是什麼好選擇。想到這,盧氏擔憂的朝華夕菀方向看了一眼,恰好華夕菀也正朝這邊看,母女二人不着痕迹相互對視一眼後,又平靜的收回自己的目光。為人母者,舍不得女兒受苦。為人子女者,又怎麼舍得父母兄弟因為自己陷入泥潭。不過是因為舍不得彼此罷了。馬公公來到側殿時,該來的命婦女眷都在,他快速的在衆人中掃視一遍,随機走到華夕菀面前躬身行禮:&ldo;拜見顯王妃,奴婢奉陛下之命,來打理太子妃靈堂上的一些雜事。&rdo;太子妃喪葬禮儀雖然由禮部負責,但是皇帝若是為了以示對某人的看重,派人來幫忙,也算是一種體面。馬公公是承章宮的總管,也就是整個朝廷地位最高的太監,皇帝派他來打理下手,可真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了。在别人眼裡,皇帝此舉或許是仁厚,因為太子妃死得可算是不明不白,身上的污名還沒洗清呢。可是對于知情的華夕菀與侯氏來說,啟隆帝此舉就顯得有些像笑話了。真不知道啟隆帝以何等的心情派馬公公來的?以公公的身份還是以……一個男人的身份?93、層層陰謀華夕菀雖然皇帝與太子妃之間的龌蹉心知肚明,面上卻露出幾分哀思之色,用手絹擦着微紅的眼角,怅然道:&ldo;那便有勞馬公公了,太子妃如今一去,真是讓人心裡難受。&rdo;&ldo;請王妃節哀,若是太子妃在天之靈知道您如此悲傷,想必也是無法安心的,&rdo;馬公公也是一臉遺憾,但是在悲傷至今的華夕菀面前,仍舊努力的做出安慰之态。&ldo;你說得對,&rdo;華夕菀勉強笑笑,&ldo;那這些時日就要你多多受累了。&rdo;&ldo;奴婢不敢,&rdo;馬公公面上仍是恭敬至今,内裡卻是暗暗心驚,他原本以為顯王妃從小受父兄寵愛,出嫁後又十分得顯王體貼,定是個心思簡單之人,誰知言行手腕卻不見半點不妥。果然,能穩坐顯王妃,讓整個王府無一個妾室的女人,又怎麼會真的沒有半點心機呢,不過是因為外人在見到她容貌後,下意識的以貌取人罷了。旁邊角落裡一直悶不吭聲的端和公主冷眼瞧着馬公公與華夕菀交談的态度,眉梢微皺。側殿上女眷衆多,親王妃也不止華夕菀一人,為什麼馬公公偏偏就到她面前去拜見了呢?越往下想,端和公主臉色就越加不好看,忍不住回頭看了眼在另一邊角落坐着的敏惠郡主,撫了一下鬓邊的素白鬓花,心裡閃過數種算計。如今皇後被廢,太後亡故,整個後宮竟沒有一個做主之人,其他妃嫔空有位份,可是膝下無子無女,也挺不起腰杆賴協理六宮。所以太子妃一死,宮中一些不長腦子的宮侍便起了各種心思,鬧得後宮流言不斷,十分不堪,甚至有人敢謠傳太子妃與皇上扒灰,惹得皇帝大怒,杖斃了不少人。這邊太子妃還沒下葬,那邊就謠言滿天飛,甚至連民間都鬧得沸沸揚揚,有大膽者竟是虛構出另外一個皇帝與太子妃的傳記,轟轟烈烈的編出一出《常思歌》,惹得不少人撫掌稱好。衛尉寺的人想查封,卻又不好下手,這些低俗小說自來便有之,更何況這篇傳記寫得纏綿悱恻,還有愛國忠君的情節,他們拿什麼理由去禁止傳記的傳播,說這本書影射皇室?或者說影響不好?這不是不打自招,此地無銀三百兩麼?有些謠言傳着傳着便無人當真了,可若是去禁止,隻會讓這個流言在私下裡越傳越廣,甚至會讓原本不信任的人對流言的内容深信不疑。可憐啟隆帝一生好名,到了晚年竟然還落下如此名聲。啟隆帝也知道自己無法光明正大的禁止民間的流言,最後幹脆聽之任之,轉頭卻迎娶向來有書香世家的張家旁支嫡女為後。很快民間有傳言,皇帝私服到張家,乍然見到張家女,恍然以為神仙妃子,驚為天人,當即便向其父母求取張家女為後。至于皇帝去張家怎麼會見到旁支的姑娘,普通姑娘又怎麼可能在重重侍衛下見到天顔,民間的老百姓是不會關心的,反正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表示,這位張家女長得那是傾國傾城,就連顯王妃也是比不上的。無辜被百姓拿來當參照物的華夕菀聽到外界那些傳聞,心下有些無語,這張家女漂亮不漂亮,怎麼也能扯到她頭上去?如今太子妃頭七剛過,她本以為能松口氣了,結果老皇帝他要娶後了,娶的還是二伯母家娘家旁支人,這可真有些意思。這位兩月後就要入宮為後的張家女閨名清顔,華夕菀不曾見過,不過未出嫁前,曾聽二伯母誇過此女好相貌,别的便不太清楚了。以啟隆帝現在的年齡,應該也不是那種見到美人便走不動道的,可是現在民間偏偏四處傳言皇帝對張清顔一見鐘情,二見傾心,難道是啟隆帝想洗清之前扒灰的污名?還有什麼比天下最尊貴的男人對某個傾城美人一見鐘情更讓人好奇呢?所以不管皇帝是不是真的動心,他為了自己的名聲,隻能必須動心。如果皇帝真的與太子妃扒灰,他又怎麼會如此容易便對其他人動心呢,所以扒灰這事一定是謠言,是有心人在诋毀皇上與故去的太子妃。連死人都不放過,這是何等的缺德啊,這種人應該受到唾棄。百姓都是從衆的,或者說是喜歡八卦的,真相對他們來說,并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八卦得有趣,那就夠了。&ldo;晏伯益能把皇帝逼到這個地步,也算是有本事,&rdo;晏晉丘似笑非笑的看完手下人從民間收集來的各種傳說,把資料扔到一邊,突然沉下臉道:&ldo;不過這個張清顔是什麼東西,她拿什麼來跟我的王妃比?&rdo;木通默默的把頭垂得更低。&ldo;唰!&rdo;一疊資料扔在了他的腳邊,他把腰再度往下埋了埋。&ldo;把晏伯益盯緊一點,他若是動手,我們就助他一臂之力。&rdo;晏晉丘深吸一口氣,從桌案前站起身,&ldo;去王妃那裡。&rdo;華夕菀不知道自家男人因為外面的傳言小心眼了,因為她覺得這種連她自家都不會放在心上的小事,晏晉丘更加不會放在心上。所以直到兩人用完午飯,單獨待在一起,晏晉丘話裡對張家女處處不滿後,才察覺到不對勁。難道是因為當初二伯母娘家弟弟得罪過晏晉丘,所以他對張家人一直看不順眼,連帶着旁支的張清顔也入不了他的眼?&ldo;你怎麼知道這個張家姑娘不怎麼樣,難不成你見過她?&rdo;華夕菀懶洋洋的靠在他肩頭,用眼角頗為懷疑的看他一眼,&ldo;不然你對她怎麼如此了解?&rdo;他們華家跟張家是姻親關系都還不知道他們旁支姑娘如何呢。&ldo;你想到哪去了?&rdo;晏晉丘無奈一笑,&ldo;隻是這個張家旁支十分的不識時務,不過是進宮當個擺設皇後,竟然也好意思拿你做筏子,真當我顯王府不知道他們家那點心思?&rdo;張家雖然有幾百年的清名,可是到如今也隻有主家勉強還有幾分先祖的風骨,這些旁支行為做事卻不太能入人眼,若不是因為皇帝年紀大了,娶的又是一個繼後,這皇後之位哪裡輪得到他們家的人?更何況張家人背後與皇帝……因為真正的世家主脈誰不清楚皇帝哪點伎倆,誰會舍得把自家清清白白的閨女送到宮裡去做一個不能随意說話做事的泥菩薩。&ldo;什麼心思?&rdo;華夕菀疑惑的問。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福澤有餘[重生]+番外 網遊:變成錦鯉的我真的是奶媽 穿越與反穿越 逆天之縱情天地 術法界 江湖遍地是奇葩+番外 她從地獄而來,一身煞 不死+番外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遷徙後,我修仙了 弟弟都是狼 農女珍珠的悠閑生活+番外 那一年的奇怪事件 留學+番外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觑 我可不止是導演啊 東方不敗之暖陽+番外 妃嫔這職業+番外 入獄 Blood X Blood+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