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諸多港口嚴重擁堵,堆積大量進口電動車
前段時間,美國财長耶倫訪華時曾就所謂“中國産能過剩影響美國企業和工人利益問題”表達擔憂。
可就在我國相關部門駁斥耶倫抛出的所謂“産能過剩”不過是僞概念之後,歐洲方面也開始渲染所謂“中國産能過剩論”。
近日,有英媒報道稱:當前部分歐洲國家港口内的電動車堆積如山,歐洲電動車的銷售已經逐步放緩。
本來英媒的報道僅是對客觀事實的陳述,可在西方媒體‘輿論戰’的渲染下愣是牽涉到我國的産能問題。
堆積電動車原因就變成歐洲港口擁堵真的是我國産能過剩所導緻的嗎?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高度内卷的發展時期,我國相關企業又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博弈中闖出一片天地的?
一、渲染所謂“産能過剩論”
上個月,美國财長耶倫來華進行工作訪問時就所謂“中國産能過剩問題”表示擔憂。
算是把美方的利益關切擺上台面進行讨論,不過顯然美方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
耶倫回國後不久,美國商務部随即以所謂“違背美國制裁原則”為由将6家中國企業列入其“出口管制清單”,再次上演美式霸權的惡劣行徑。
本以為耶倫抛出所謂“中國産能過剩論”的餘波會在美國商務部對中企采取限制措施後戛然而止。
可是沒想到歐洲方面倒是很快蹭上這波熱度,以港口積壓電動車為由“碰瓷”中國。
4月10日,歐盟委員會時隔七年再次發布針對中國經濟的所謂“嚴重扭曲報告”。
報告中直指中國在諸多領域存在所謂“市場扭曲”政策,比如宏觀計劃制度、過度扶持國企以及對土地、資源以及勞動力等生産要素實行“歧視性”分配和獲取政策等。
外界普遍認為,此次歐盟委員會針對中國炮制的所謂“市場扭曲報告”,旨在政治和法律層面上降低對華開展貿易調查的難度。
去年9月,歐盟啟動針對我國電動汽車對歐出口的反補貼調查。
後續又對我國出口到歐洲的移動升降作業平台以及風力渦輪機展開貿易調查等等。
不過在所謂“中國市場扭曲報告”發布後,後續歐盟再啟動針對我國輸歐産品的調查時就可以省去逐案調查的麻煩。
在歐洲對華貿易額持續保持逆差,且中國制造在全球新興産業中占據更多主導權的背景下,中歐貿易關系難免會出現分歧。
不過我們需警惕歐洲開始出現以政治視角取代正常事實判斷的傾向。
在歐盟對華所謂“經濟去風險”的過程中,中歐雙方在相關高新技術産業上将趨向于無序競争。
而中歐貿易摩擦很可能被部分别有用心的外部勢力所利用。
此次歐洲地區部分港口出現的電動車積壓,真的是我國産能過剩的“鍋”嗎?
二、港口擁堵的真實原因
事實上,有記者曾對積壓在歐洲部分港口的電動車進行過調查,發現其中僅有一部分是産自我國。
電動車産品并非我國的專利,況且國際貿易中往往是嚴格依據訂單進行備貨和交貨的。
脫離市場需求的産品積壓顯然是雙方都不願看到的結果。
既然積壓在港口的電動車并非全部來自我國,也就不存在所謂“中國電動車産能過剩”的說法。
而真正造成大量電動車積壓港口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歐洲國家的物流和銷售市場出現問題。
在物流方面,目前歐洲國家普遍面臨着卡車司機短缺的困境。
即便部分運輸企業能夠給卡車司機開出足夠有吸引力的薪資待遇,這也無法有效提升整體的物流效率。
以英國為例,相關數據顯示英國貨車司機的平均月薪約5000英鎊,而且近年來這一數字還在繼續攀升。
為了彌補國内卡車司機的用工缺口,英國政府還曾多次針對特定工種(包括卡車司機)對外發放短期工作簽證。
在銷售市場方面,随着衆多老牌車企紛紛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産業,現階段歐洲新能源汽車存量市場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激烈競争。
而我國對歐洲出口新能源汽車主要面臨着以下三個方面的制約:
一是歐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增長幅度趨緩,現在的情況是市場需要時間消化産能。
二是歐盟多次針對我國新能源汽車廠商進行所謂“反補貼調查”或“追溯性罰款”,借貿易保護措施打壓我國企業發展。
三是部分歐洲國家新能源汽車産業配套設施不足,嚴重制約新能源汽車在當地的銷售。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臨塵初上 綜漫緻郁系作家,讓女主淚灑 神奇的時空之旅 向風柳如雲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 退婚女配?無所謂我的愛人是蒼生 謀妝 水浒之浪子燕青 我在青雲峰教徒弟的日子 我為了少主威嚴欺負下老婆沒錯吧 穿越之我成為了天道的救世主 買!買!買!凝脂嬌妃有購物系統 繁花似錦,盛世不衰 穿越獸世:唯一人類她殺瘋了 穿越獸世之滅世 太平軍在明末 大明:從寫話本到一字并肩王 藍星評估報告 苟在明末當宗室 娘娘超會撩,誘得禁欲太子心肝顫 在後宮拒寵的八百個心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