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李唐皇朝承平二十五年九月十四日深夜,金陽殿沒有了以往的沉寂,隐隐約約看見有七八道人影從殿外走進來,然後轉向左邊的回廊,朝更深處走去。
燈火通明的栖龍殿中,人影憧憧,營造出一陣莊嚴肅穆的氛圍。
此時,接收到天子密诏的内閣成員此刻全都聚集于此。
就連退出朝野十一年之久的老太傅、昔日三大柱國公之一的育國公孔太和竟也被喚來,再加上接到消息後晝夜兼程趕來的耿明,已有七人之數,堪稱李唐皇朝承平年間以來人數最多、級别最高的一次内閣會議。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這次内閣會議更可以說是立儲托孤會議,而立儲托孤會議自李唐皇朝成立以來,目前這還是第一次。
參加此次立儲托孤會議的成員有加太師銜的親王李霸、加太傅銜的育國公孔太和、加太尉銜的安國公鄧德毅、加司徒銜的尚書左仆射許章憲、中書令東方無忌、加司空銜的禦史大夫黃恩榮、卿侯冠軍耿明。
李唐皇朝初建立的時候,為了實現辦事高效、運轉協調和行為規範的中央行政體制,聖武帝李雄在楊隋皇朝“五省六曹制”的基礎上發展演變出了更為整齊劃一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主要表現為在中央政府下分立中書、門下、尚書三省。
中書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負責制定政策,以正三品的中書令為最高長官。
門下省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簽署奏章,并決定實行與否,以正三品的侍中為最高長官。
尚書省事無不總,為全國行政的總彙官署,負責頒發執行诏令,以正二品的尚書令為最高長官。其下再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部設置正三品的尚書及正四品上的侍郎。
三省六部體制十分完備,各部之間職責明确,相互配合的同時又可以相互牽制。
如果中書省所拟诏敕有失當之處,門下省有權予以封駁,要求重拟。
對于各部門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須通過尚書省交門下省審議,門下省認可後,方準送中書省呈交皇帝批閱;如認為有不妥之處,可駁回修改。
由于中書、門下二省官署位于尚書省之北,所以二省合稱“北省”,而尚書省被稱為“南省”、“南宮”。
從名義上說,三省長官同為宰相,但是因為李鼎在即位前曾任過尚書令,後為了集中皇權,限制相權,便将位高權重的尚書令一職閑置不設。
鑒于尚書令雖設而虛其位,遂以其副職從二品的左、右仆射為尚書省長官,與中書令、侍中并為真宰相,其中又以尚書左仆射居首,地位最為尊崇。
總的來說,三省六部制體現了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推诿扯皮和人浮于事等問題,各種職官之間也是分工細密、職守分明。
為了三省之間的協調行動,三省最高長官會定期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事。
自聖武二年開始,中書、門下集議于政事堂,政事堂設于門下省。因為三省合署研讨、辦公,政事堂逐漸成為了一個朝廷高級官員代表中央政府商議重大政事的團體決策組織機構,慢慢該組織就被稱為“内閣”。而參與内閣事務的閣員普遍被人們尊稱為“閣老”。
聖武帝在位期間,最初規定内閣有九大閣老,分别為擔任骠騎大将軍的霸親王李霸、加封為天策上将的哲親王李哲、官拜尚書令的景郡王李鼎、尚書左、右仆射各一位、中書令一位、兩位侍中、一位天下兵馬副元帥。
凡是能進入内閣之人,無一不是在開國戰争中立下過卓著戰功的元老重臣。每一人都是具備跺跺腳,整個李唐皇朝的官場都要抖三抖的排面人物。
李鼎即位之後的十年間,随着李哲因為雙腿殘廢退出朝堂和前任尚書左仆射育國公孔太和于六十高齡身患疾病提前緻仕,再加上李鼎對内閣的架構權力以及相應閣員職位的調整和補充,現在的内閣成員縮減為七人,且排名依次如下:
李霸,今年六十二歲,作為爵位之首的親王地位不變,且于承平元年加太師銜。
護國公蕭誠今年正值杖國之年,作為當今天子李鼎的老丈人,于承平元年加太保銜。按照規定本來已經到了緻仕之齡,可以賦閑在家頤養天年了。然而因為朝局需要,兩個月前被授予侍中一職,前往出使北方的刹叉狄國,為兩國增設沿邊開放通商城市事宜進行友好交流。隻待此次國事訪問任務結束,便可以正式隐退了。
鄧德毅于承平三年因功由“八明将”之首的“德将”晉爵為安國公,頂替護國公蕭誠職任天下兵馬副元帥,于承平十九年加太尉銜。
許章憲,今年六十九歲,并州人,為當今天子李鼎的授業恩師,于承平元年加司徒銜,現在以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事,地位相當于首相,也稱左相。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紅樓夢賈環重生 明末鋼鐵大亨 臨安一字王 撿來的小山匪黑化了 破壁大明,重塑時代 時雨未遠 紅樓之小兵傳奇 重生異世小夫郎 逃跑的替身情人 (神話同人)我!大妖九尾狐 石榴河 隻是利用關系 我刷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破防了 帝後他還在跑路+番外 被迫與天敵聯姻後 補位空降[娛樂圈] 娛樂圈女王:頂流女神A翻全世界 強制占有 紅樓天可汗 親下我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