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紫玉鼎天 > 第六十一章 大唐正宮(第1頁)

第六十一章 大唐正宮(第1頁)

李唐皇朝的大朝正宮名為紫玉宮,它是李唐皇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位于大唐帝都景陽城北側的龍首原,是大唐景陽城兩座主要宮殿中規模較大的一座,稱為“北内”。

關于宮城選址地“龍首原”的叫法由來,有這麼一則傳說。相傳霸秦時代,有一條黑龍自燕縣樊川終南山蜿蜒北行來到津河飲水,其經過的地方形成了一座土山,形狀如龍,龍首原就是由這條龍所變,故因此得名。

漢太祖劉沛在獲悉了龍首原的這個傳聞後,便命人在龍首原這個地方堪尋宮址。

新皇宮于漢明帝登基元年堪輿完畢,開始布局規劃,由強漢皇朝第三任至尊漢成宗劉棣永安四年開工,嚴格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造原則設計,先後征用了二十三萬名工匠和上百萬民夫參與修建,前後共花費十四年時間方才成型。

他們将原本皇城内的建築拆除,百姓外遷,在禮周王朝北燕國都原有的王宮基礎上開始建設。

民工們刨掉了北燕王宮的整體地基,用生石灰和粘土混合的灰土與碎磚層疊回填,還在地基中撒上了煮好的糯米和白礬。

如此不計成本的施工做法,讓地基變得十分堅硬,最深處可達三十尺,完全避免了沉降隐患。

永安十八年,新皇宮初步建成,起初名為“永安宮”,隐喻為“長久穩固,永遠安定”。

其後經過四十八位皇帝的擴建、修繕,至李唐皇朝開國武祖李雄改朝換代時,永安宮已有大大小小的宮殿七十餘座,有房間近九千間,總占地面積大約一千零八十畝。

因為華夏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李唐皇朝自開國以來,作為天帝獨祀的昊天上帝便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一向自诩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與象征紫微宮與天帝對應。

南朝劉宋時期的著名史學家範晔就在其編撰的史書《後漢書》中記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之宮,象而為之。”紫微、紫垣、紫宮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

而李雄建國的時候,又趕上了位于李唐皇朝西境的巴蜀玉郡王進獻了由最貴重的紫金玉雕刻鑄成的“大唐嗣天子寶”的寶玺。

自古以來,由于玉的難得和稀有,玉逐漸成為了權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古人因此有雲:“玉入其國則為國之重器,玉入其家則為傳世之寶”。

綜合上述諸多原因,聖武帝李雄便于建國次年将永安宮正式更名為“紫玉宮”。

鑒于紫玉宮自建成之日前後沿用六百六十餘年,成為九朝理政之所,是華夏曆史迄今為止沿用時間最長、使用朝代最多,并且占地面積最大的皇宮,所以紫玉宮在李唐皇朝也被冠以了“萬宮之宮”的美譽。

現今的紫玉宮南北長三千一百多尺,東西寬兩千四百,四面都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近一百七十尺的護城河。

紫玉宮有四座城門,東面為青龍門,西面為白虎門,南面為朱雀門,北面為玄武門,每座城門上各有一座谯樓,谯樓與城角之間的居中位置又各修築起一座墩堡。

城牆的四角,各設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坊間流傳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之說,形容其結構還是比較複雜的。

紫玉宮内地建築分為前朝和内庭兩部分。前朝以朝會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遊為主。

前朝的中心為乾元殿、聽政殿、金陽殿,統稱三大殿,是皇帝行使權力或者舉行盛典時用的宮殿。

乾元殿為外朝,是三大殿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宮殿,也是紫玉宮的正殿,更是舉行國家儀式和盛大典禮的地方,如皇帝登極即位、天子大婚、冊立皇後、命将出征,此外每年的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天子還要在此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們賜宴,以示犒勞和恩寵。

聽政殿為中朝,是常朝殿堂,是紫玉宮中軸線上三座主要前朝主殿的核心。作為天子常日裡聽政視朝之處,地位僅次于其南的外朝正衙乾元殿。每逢朔望之日,也就是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天子都會在這個大殿裡會見群臣,處理朝政事宜。另外,冊封太子、諸王、公主的大典以及宴請番邦朝貢使節。

金陽殿為紫玉宮中的第三大殿,是内朝議事之所,也是天子生活起居的内宮性質的殿堂。文武群臣在這裡朝見天子被稱為“入閣”。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被迫與天敵聯姻後  時雨未遠  破壁大明,重塑時代  強制占有  親下我呀+番外  帝後他還在跑路+番外  石榴河  我刷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破防了  娛樂圈女王:頂流女神A翻全世界  撿來的小山匪黑化了  紅樓天可汗  逃跑的替身情人  紅樓之小兵傳奇  補位空降[娛樂圈]  臨安一字王  重生異世小夫郎  隻是利用關系  (神話同人)我!大妖九尾狐  明末鋼鐵大亨  紅樓夢賈環重生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