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更不公平的一點,查了資料才知道為什麼古人那麼喜歡考科舉去做官。律中還規定了“八議”,即,貴族、官僚、有功之臣、受國家封賞的等等人士,如果他們觸犯了國家法律構成犯罪的,司法機關不得按正常程序審判,必須“皆先奏請,議其所犯”。所謂“奏請”,即将他們所犯罪行上報皇帝,請皇帝裁決。皇帝一般會根據他們的地位、身份、以及過去對朝廷建立功業的大小,給予免除或減輕處罰。——嗚,看來這對苦命的小夫妻最後命運如何,還要看那位唐太宗的了。(嘿嘿,其實最終要看偶的臉色啦……)正文序兩個女人的八卦貞觀八年秋七月,辛醜,段志玄擊吐谷渾,破之,追奔八百馀裡,去青海三十馀裡,吐谷渾驅牧馬而遁。——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四————————————————————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秋天下初定,人心漸安,市井日見繁華。位于蜀崗之上的揚州城那原本還算寬闊的街道便在這樣的好市景下,顯得日漸狹窄且擁擠起來。不知從何時起,城中的大戶們開始流行在城外買地造屋。漸漸地,這上城裡容不下的商戶們也跟着遷出城去。不知不覺中,在蜀崗之下竟然大有形成另一座新城之勢。于是,當地人便管這上城叫“衙城”,下城稱為“羅城”。這日正逢集市,羅城内人頭攢動。四方的鄉民照例都乘着這個機會,将自家生産的一些小物件拿到集市上來叫賣,以便換幾個錢來貼補家用。一個看上去愣頭愣腦的小青年便擔着一擔堆得幾乎看不見前方道路的簍筐,在人群中擠來擠去。被那擔簍筐撞到的人紛紛抱怨着避到一邊,也有急性的沖着小青年的背影叫罵幾句。在一片叫罵聲中,聲調最高昂的是一位中年婦人。“你個棺材瓤子鄉巴佬!”那個四十多歲的婦人叉着腰,沖着已經消失在人群中的小夥子叫罵着。“不曉得怎麼死的!出門沒帶眼睛呀……”那婦人正罵得起勁,卻隻聽頭頂一個聲音笑道:“喲喂,這不是花大娘嘛,怎麼這麼大的火氣唦?”花大娘聽見呼喚,連忙擡起頭來。這才注意到,她正站在老主顧馥春記胭脂鋪的樓下。掌櫃新娶的娘子正趴在二樓的窗口,一手撐着竹簾沖着她笑盈盈地招手。“大娘上來坐坐唦。”花大娘不待掌櫃娘子第二聲招呼,便笑嘻嘻地走上樓去。二樓,掌櫃娘子正半倚在窗前的一張矮榻之上。在她面前還放着一隻茶盤,盤中盛着一碟瓜子和一壺茶。“奶奶好興緻叻。”花大娘不等主人相讓,便一屁股坐在矮榻邊,伸手到瓜子盤中熟稔地抓起一把瓜子嗑了起來——這個掌櫃娘子尚待字閨中時,就已經是花大娘的主顧了。掌櫃娘子佯裝生氣地瞪起眼睛。“你個老貨!早上請你來給我梳頭,回我說今兒個有事不能來,結果倒在我樓下閑逛……”梳頭娘子花大娘忙抛開手中的瓜子哀歎道:“哎喲喂,我的奶奶喲,你可要屈死我了,我诓哪個也不能诓奶奶你呀!早上我家真是有事唦。這不,才剛完事。我一路走一路想着心思,也沒注意就到了奶奶樓下。若我得空,哪裡敢不來侍候奶奶?您可是我的衣食父母叻。”掌櫃娘子被她奉承得眉開眼笑,問道:“大娘到底有什麼急事唦,竟然連生意都不做啦?”花大娘歎道:“還不是我家丫頭小翠的事情。”“翠怎麼啦?她不是辭了李家的差事出來了嗎?要我說,辭就辭了,李家那碗飯也不好吃。哪個都曉得李家老二色迷迷的,他家大娘又特嚴厲,動辄喜歡打罵下人的。要叫我說,你家翠兒這是逃出了虎口。”“就是唦,我也這麼對我家老頭子說的。隻不過,不怕奶奶您笑話,我們是窮家窮戶的,沒得那個閑錢白養一個人。故而我就托北城的張三給我家丫頭謀一份差。今兒個一大早蔭,張三就來帶我家丫頭去應差,到了中午才有回話,說人家要了,我心裡這才踏實了些個。”“不曉得那個張三給翠在哪家謀的差?”“正是個好地方呢,前幾天張三自己也在那裡謀到一份差。”“哪處?”掌櫃娘子感興趣地坐起身來。“說了奶奶别不信,是安國公的府上。”花大娘洋洋得意地宣布。“安國公?”對朝中各個品級貴族都熟悉得如同自己手掌的掌櫃娘子迷茫地望着花大娘,“哪個安國公?”“就是前些日子跟吐谷渾打仗,後來被晉封為安國縣公爺的原安國侯叻!奶奶竟然不曉得?”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不是冤家不聚頭 我的女皇大人+番外 我在仙界當渣男 鏡中陌生人 欲婚故縱 重生農家:帶着爹娘開挂啦 舊愛難逃 孩子他爸,過來 烏鴉 帝國驕雄(原名:靈珂) 讓你低調潛伏,你卻成了大佬 擇日退婚+番外 攻略前夫的一百種方法 在大明的那些年 今天死敵也想反攻 他有毒 直播和古人一起讀史書 唇屬預謀 穿成婆婆,她帶着全家翻身 誤惹舊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