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珰傳》作者:窺谷忘反
文案:
世間所有的因緣際遇,大概多由一個名字開始。如李珰,如負水,更如崔負水和李珰。
全文簡介——引自崔負水的小作文:
“他不是典型的少年将軍,不夠意氣風發,不是戰神轉世,沒有什麼大的志向,一生隻想做個庸俗懶散的閑人。
所以,世人素來用以指摘旁人的氣節和情懷,不能束縛他。他孑然一身,孤傲清醒,像是一塊想要擁抱暖陽的冰,時辰一到,他得走,誰都留不住他,連他自己也不能。
這就是靖遠大将軍李珰,希望你能認識他。
最後,謹以此文告白我的愛人李先生:你永遠是我的個人英雄主義,我愛你。”
要點:
1.書名即劇情,許多人物着墨不多
2.本文唯一爽點:前世今生,山海可平(無人敢寫帝皇書遣筆作李珰)
3.本文文風:開始于作者讀完專著後對某些曆史人物的意難平,古代篇會自然走向悲情結局(我一定要在清明節完結)
4.可能的雷點與華點:細節控,适合一口氣順着看完。作者是個靠感情寫作的碼字人。
内容标簽:
搜索關鍵字:主角:李珰;崔負水┃配角:┃其它:
一句話簡介:雖然科學,未必正确
立意:熱愛世界,生命值得
無人敢寫帝皇書(1)
淮安作為晉國的國都很是繁華,畢竟晉國疆界北接魏戎,西南又是滿羌,東部臨海,轄天下四圍,各地商賈往來絡繹不絕——當然,這已是七年前的事。
淮安城按棋盤布局,九橫九縱,莊嚴端整,各間坊市星羅棋布散落四方,規規整整,熱鬧又氣派——唯一打破這種和諧局面的顯眼因素,是都城東北角連成一塊、某座抵倚宮城的恢弘府邸。
随天下格局勢起勢落,淮安城北部作為宮城圍苑,各門各處的主人常常朝夕交替。
直到七年前晉國二十萬大軍班師回朝之日,滿羌國滅,而宮城東北角三處高宅深院的圍牆被打通,皇帝禦賜的金額牌匾高高挂起。
于是天下人都在議論晉國攻下滿羌的凱旋,以及那處奢華無比的大将軍府。
靖遠大将軍李珰每回朝一次,皇城百姓就要把昔年将軍府的風光拿出來做個話頭追憶一番。
負水在将軍府待了六年,從小姑娘變成大姑娘,聽了六個春秋,手臂粗了三圈,早已經對這些風光往事不大感興趣了。隻有老管家坐在藤院下品茗,眼睛笑眯眯地撚着小胡須日複一日、翻來覆去地講将軍府大主子的光榮事迹。
今日已是臘八,淮安下了一場小雨,負水剛洗完頭,忙不叠地收了架上晾的夾襖。
“負水,排練了!”聲音粗犷有力,是戲班的頭兒張餃兒。
少女卻是男兒打扮,一身翠濤色的棉衣,四肢收腳處纏上牛皮綁上繩結,整個人顯得爽利幹淨。聽見聲音後幹脆地應了一聲,嗓子也算嘹亮,站在廊下麻利地用幹爽綿軟的白棉布包住頭發,挽成結,腳下生風,跑了幾步抄起床上兩根大鼓槌直奔聲源處,暗中腹議這将軍府不開張還好,一開張便是催人命的功夫。
算算日子,将軍府的大老闆确實要回京過年了。
這幾年淮安城流行一種十三人的大戲,負水便是将軍府十三人戲班的一員。不過将軍府的十三人戲班與皇城其他戲班不同,從戲班頭兒張餃兒的名字便可聽出這是一支烏合之衆。
是的,張餃兒原是城門口賣餃兒的攤主幺兒,負水是張餃兒從郊外河裡救上來的小丫頭。
戲班裡反正都是些來曆不明的可憐人,被将軍收養在府。平日将軍出門打仗,他們就是普通的仆役;将軍班師回朝,他們就搭起戲班。敲鑼的敲鑼,打鼓的打鼓,彈琵琶的彈琵琶,吹箫的吹箫。反正稀裡糊塗地排了六年也沒整出什麼花樣,到現在為止十三個人吹拉彈唱沒一次湊齊活兒的。
可是這戲班還是在靖遠将軍府頑強地存續了六年,隻服務于靖遠大将軍李珰一個人。
剛下了雨,院子支起粘布和幹草。
院内已擺起架勢,尤以一面鑲金邊的銅鼓最為人矚目。那鼓大概三尺寬,上頭頂着粘布,中間一輪星芒閃閃發光,星芒中間卻是斑痕累累,一看就是曆經千錘百煉。
這自然不是負水能錘煉出來的。
是的,負水在十三人戲班裡負責錘銅鼓。
張餃兒一腳踩在院中的凳子上,手上的竹闆用力敲了敲,本人重重清了清嗓子:“負水來了,大家準備好,明兒将軍到家,今晚再最後排練一遍。”說完,眼神示意角落處背脊筆直的少女。
負水掄了掄膀子,朝周圍掃視一圈,十二道目光聚集一處,緊緊盯住少女手中的大鼓槌。鼓槌尾部綁着紅綢随風微微揚起,衆人視線便跟着這輕微的擺動搖曳了片刻。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黑蓮花攻嫁我為妻後[穿書] 曾有一朵花開 (綜漫同人)我真是海軍 披着馬甲闖江湖 誤入官路 龍婆 抽抽後我誤入相親相愛一家人?群聊 我想吃棗糕了 就要尾巴貼貼 逃婚後懷了戰神的崽[穿書] (綜漫同人)我的無聊日常 至尊新紀元 舞風肆·重樓吟柳 韓國前女友變頂頭上司怎麼辦+番外 種族BOSS都被我修理過[無限] 炮灰雄蟲靠綠茶追妻[蟲族] 蛻皮重生 陰雷 替嫁後影衛小夫郎揣崽了+番外 染塵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