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蘇姑媽,蘇姑媽也是一個神奇物種,她過來瞧過肉松的制作方法,吃過說了一句好吃之後,絲毫不提秘方之事。盡管夫家是做吃食生意的,但人蘇姑媽就很有原則的不摳娘家。
聽完沈氏的話,蘇祖父沉吟點頭,也行,派人去把蘇姑媽蘇姑父兩口子叫過來。
蘇姑父早聽說了嶽父家突然有了一門叫肉松的秘方,如今聽說嶽父家有意出讓,忙樂颠颠過來了。
他嘗過之後,就不覺得這是一門小秘方了,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做法呀。做生意,最想要的是啥,貼錢都希望獨一無二呀,雖說這個秘方大廚師們試多幾次都可以做出來,但是生意上快人一步最重要。
蘇姑父很爽快,他出了五十兩的轉讓費。别小看這五十兩,蘇家一年的花費也就這個數目了,這還是因為蘇順讀書占了大頭的情況下。
至于隔壁縣大舅子的一幫同窗,沒問題,蘇姑丈家剛好想在那邊開分店,不然前些日子為啥大老遠的跑過去。
蘇明月一聽,還給了蘇姑丈一個秀才肉松的賣點,就是秀才們讀書都争分奪秒,連肉都懶得咀嚼了。
蘇姑丈一聽,眼裡冒錢光,連誇蘇明月十分有生意天分。
于是,肉松事件告一段落,大家都高興了。
過完八月中秋又到九九重陽,到了9月中蘇明月蘇明媚才複學。幸而小學生的學習内容都是認字,進度本就不快,蘇明媚年紀相對較大,蘇明月有前世基礎,蘇祖父再給兩孫女上上小班,蘇明媚蘇明月跟上了進度。
待到九九重陽過後,九月末蘇順歸家,沈氏向蘇順細細說了這事,“這五十兩,娘已經給我了。我想着,月姐兒小,不如置幾畝地也有幾分收息,待月姐兒大了,到時候作為嫁妝陪送出去也是體面。”沈氏一片慈母心腸,已經幫蘇明月想到了嫁妝,所謂父母愛子女為之計深遠。
蘇順也不是不識俗物的迂腐之人,蘇家在沈氏嫁過來之後,經濟上是越發寬裕的,不是說家中置辦了哪些大件,反而是一些細節,比如日常食物有了葷素搭配,家中衣物也有了規律替換,書房裡的筆墨有人常常添置不會短缺了。蘇順是君子,君子就有了心理負擔,“你嫁過來幾年,我沒讓你享福,反而時時需要你費心。”
蘇家過得好,沈氏自是出了一份力,雖說她也沒有貼補太多,日常食物是莊子出産的,衣裳布料是店鋪裡面成本價的,筆墨紙硯貴了點,但是蘇家還剩百十畝祖田的出息婆母是交給自己的,因此沈氏雖然貼補了點,但是不多。
最重要的是,蘇家全家上下承她這份情,這年頭,婆母不立規矩,不送小妾,丈夫貼心不作妖太難得了。
尤其是沈氏懷不上那幾年,連自家親娘都勸說納妾,生出來抱過來養都是一樣的。但婆母也隻是求神拜佛日常刺兩句,并沒有實質性動作的比如賞個妾。更兼生下亮哥兒後,婆母再無意見,日日隻打理老兩口事務,既不插手沈氏蘇順之事,也不寂寞想要把孫兒抱過去養。沈氏親娘都說日子實在過得舒心。
沈氏蘇順夫妻二人交流家中大小事務,不過是些居家過日子的尋常事,蘇順又說到,“明年又是鄉試之年,我想着去試一試。”
這可是家中大事,沈氏擡頭到,“我自是無意見,你跟爹娘說過了嗎?”
“尚未,我先跟你說,其實我心中并無把握,隻是想着試一試。”蘇順苦笑到。
讀書多年,臨近三十才中個秀才,蘇順心中抱負自是不止于此。好在他能看得開,雖說能中舉最好,但不能中舉也好好生活。
反觀隔壁何德大哥,真的是拼命。自從李進士學堂開始講鄉試内容開始,小石頭說,隔壁燈光常常亮到三更呢,何德大哥也是衣帶漸寬人消瘦。
見丈夫心中有計較,沈氏自然是支持不說。
跟沈氏說完之後,蘇順又去跟蘇祖父說了明年參加鄉試之事。蘇祖父作為一個屢試屢敗的老秀才,積累了深刻的失敗經驗。
因兩人是在蘇祖父書房中說事,蘇祖父停下筆,問到,“你有幾分把握?”
“四六之數。”
“試試也好,”蘇祖父沉吟道,“那你臨考前要不要回家模拟考幾場?”
“我想着出發前一個月再告假歸家來,李進士說到時也是各自根據自己的進度苦讀,他隻作輔導。”
“也行,到時候也按照鄉試規矩考幾場。”蘇祖父摸摸胡子,思索一會,站起來走到書房隐蔽處取出一把小冊子。
“這是我多年科舉經驗,”蘇祖父歎息一聲,“也是不值一談。不過你拿過去吧,不要跟為父一樣。前人之鑒,後事之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錦汐華年懿已春 鹹魚成了萬人迷 穿成渣男男配我綠茶了 雙眼一閉穿七零,行行狀元都是我 六零炮灰小肥崽 快穿之白月光系統 窮遊綜藝,你卻帶影後吃香喝辣 封神降臨:橫掃玄幻世界 家養小青梅+番外 我懷了太子他皇叔的崽 鹹魚女配靠學習系統成頂流 親手養大的紙片人要娶我[基建] 小魚也要很厲害 飛升歸來 偏執王爺的火葬場 真假千金聯手了[玄學]+番外 影後黑史[娛樂圈] 逍遙諸天,送易小川進宮開始 進來,給你吃糖 雪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