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糊清滅洋1880 > 第21章 班達政府(第1頁)

第21章 班達政府(第1頁)

進入1883年年中,所謂“侯府”,所謂“王城”,現在有了一個正式名稱班達城,已經初具規模。

圖蓋拉河口以北,德拉根山以東,印度洋海岸線以西,東西約三四十公裡寬的地帶在地理學上應當說是祖魯蘭北方向南的洩洪通道。萬年的洪水把沿海的高地沖刷出一道南北走向的低地。但比較古怪的是,距離海岸線不遠,還保留着一道南北走向的山梁。這山梁其實不高,卻仿佛一道天然的城牆抵擋着來自印度洋的風雨。洪水沖刷出來的低地,中間有無數的小高地。低處平坦,可以種田。小高地可以住人,防洪防野獸。

班達城,位于南北走向的臨海山梁的一段缺口處!大約一千多米寬度的缺口,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話說,李林楊就這追求,酋長、任性!

缺口正中間是班達城所在地。

朝着大海的方向,是一個幾乎正方的廣場,足足四百米寬四百米長,再靠向海邊,是一條沿海公路,再往外就是一道大約五百米寬的海灘。

廣場後面(西)乃是一座“宏偉”的建築,乃是被命名為“勝利宮”地标建築,實際上算是一個大廳。

勝利宮大廳,仍然是中西結合的建築結構。大廳寬度三十八米,長度六十米,建築面積兩千五百多平米,内裡的淨空間也有兩千平米。

雖然,号稱“宏偉”,但以李林楊的眼光看,其實也就一般般。不過,話說回來,耗資兩三千英鎊的建築,在納塔爾地區,在祖魯蘭地區,稱得上是宏偉了。

勝利廳之後,乃是政府部門,其中侯府,也就是李林楊的家占了一個小單位。再往後,乃是軍營。再往後乃是一座寺廟。計劃中還有一所小學,現在尚未開建。

廣場、勝利廳,侯府、軍營,寺廟這些算是班達城的核心建築。在核心建築群兩側,乃是兩條寬達五十米的公路,從海邊,一直向西延伸,規劃隻是規劃,至于将來會延伸到哪裡,不知道!

核心建築北側,是商業區、居民區。核心大道南側,乃是醫院,高端住宅區。

當然,時間還早,規劃隻是規劃,真正建成的并不多。

身為大酋長,最重要的一個指标乃是領土,這個成就來之容易,讓李林楊都不好意思稱之為開疆拓土。

首先是南北方向從理查德灣到圖蓋拉河口這八十公裡内的散碎小族群,十多個,但人口不到五千,被輕松的納入麾下。其實就是丁達拉的治安部隊,類似行軍一般的走了幾趟,甚至都很少動槍,然後就全部收複。這些族群本來就不成氣候,也比較小,被全部打散分配到班達堂族的五大部落之中。

同樣生活在這八十公裡區域内的另外兩個大族群的一部分。在班達族不斷的招工,尤其是旱季食品缺乏期間招工,逐漸的開始分化。以至于上千家,差不多有近萬人,就主動融入了班達堂族。這些人可是族群中的主要青壯年!

别看這兩個部落(都不是全族),都有好幾萬人的規模,一個族群一旦失去的五千人,而且是勞動力最強的人群,立即就開始衰弱。這個衰弱在這個時代,其實意味着挨餓!

然後,李林楊這邊的主力部族軍部隊開始演習,丁拉達那邊的治安軍也開始騷擾,幾個月下來,一個部落酋長逃走了,剩下的普通族人,立刻就融入了班達堂族。另一個部落撐不住,幾乎全族遷徙,去了主部落那邊謀生。

三下五除二,現在這南北八十公裡,東西大約五十到一百公裡内,全成了班達堂族的領地。領土面積已經實打實的達到六千平方公裡。如果把德拉根山也劃進來話,說兩萬三萬平方公裡也是有的!

這還不算,圖蓋拉河谷中的幾個小酋長,現在已經以班達堂族為“主”,類比古代的話,算是羁縻部落。

人口方面,成就也是巨大的:班達堂族擁有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五萬!羁縻部落也有三萬人上下。

至于治理和管理,現在除了班達城,其他的還幾乎都是部落的管理辦法。而班達城,現在可不是幾百人了,足足三千多常駐人口。

領土,人口,城市,軍隊、經濟都已經逐漸成型,因此,必須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機構,班達政府因此正式成立了!

李林楊也沒人商量,也不想商量,獨自一人設計另一種民主制度,六人七票制度!作為酋長他拿雙票,而且免于選舉和被選舉。其他的五人,分别由華人白人黑人組成。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首輔!夫人又炸翻京城啦  家父朱元璋  靖康蒙塵  都市神醫修仙歸來  我真沒想當皇帝皇位是自己飛來的  九域凡仙什麼時候更新  諸葛亮三顧茅廬請我出山  龍蛇起兮  穿越到大漢第三帝國  嘉靖承明  少有人走過的路  誤入恐怖遊戲以後  一見鐘情,我和你  明末遼東從軍行  關于大宋的兩次穿越  水浒之挂機系統  意外,  最後的小兵  真以為我是癞蛤蟆?  四合院:傻柱的人生模拟器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