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夠了,四大就能轉了,到那時靈明之中因緣熟了,要走了,念頭一動,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在空性中一念起,四大的火大一加強,就走了,哪裡還需要送去火葬。
所以火中生蓮的境界确實是有的,要真做到了空,真空生妙有,四禅八定功夫到了才有。我很注重四禅八定,不要盡是參話頭,玩弄機鋒轉語,不管你是佛法什麼宗派,沒有禅定基礎,什麼也不用談。你到了這境界,豈止生蓮而已,觀想虛空法界都是蓮花。而且不隻是意識的觀想,而是阿賴耶識的動念,那就變成事實了,真可以讓一切衆生都看到蓮花充滿虛空,那是很大的功能。
你去學密宗,就是學死了也得不到秘訣,我把秘訣告訴你,是心風得自在,心息得自在者,一念觀想就成真實。你再問,怎麼樣能心風得自在?我隻好說,等哪一天我怎麼了再告訴你吧,不要着急。你們有幾位學密宗的小青年,要特别注意我這幾句話,不要去盲目亂練了!
維摩居士說,“火中生蓮華,是可謂稀有”,他說火中生蓮華是稀有,而不是沒有。
我們看《維摩诘經》很先進,這樣提出來。《華嚴經》中也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參,這個道理也是延續火中生蓮華而來的,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大願,“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段偈子也補充了《普門品》之不足,因為《普門品》隻說了三十二應身,其實還有百千億的無量應化。
讀了這個偈子就明白,大乘菩薩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年輕的同道特别要注意,就是千萬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衆生。所以彌勒菩薩戒的第一條是“自贊毀他”,輕視人就犯了這條戒。
我對同道們說過,真正的菩薩戒絕對禁傲慢,要絕對謙虛,因為謙虛到了極點,反而是無上的崇高。不輕視任何衆生,這是何等的謙虛啊!這也就是菩薩道。不要因為學了佛法,就看這個行為不對,哪個行為不合佛法,都看不慣,這就犯了根本戒,是沒有資格學佛的。
我們看到别人做了世俗中認為是低下的工作,你怎麼知道不是菩薩在火中生蓮華,在度人?你輕視他,你就造了惡業。如果他不是,那更值得我們同情他的堕落,就更不應該輕視他。
前面這三個偈子是相連貫的。接下來的又是一轉。
大乘菩薩的應化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佑利衆生”。這是講入世的,講大乘菩薩的各種應化身不同,随處都是佛道。
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在家世間法中,境界的人,修行的人,這同三十二應身是一樣道理。
“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前面四句偈子講權位,這四句講财勢。
大菩薩是要發财的,你們最好多發财。講到發财這個話題,想起我和我的師長意見頗有不同。我老師認為,弘揚佛法還是要走傳統的路子,要帝王、王者、大臣、居士發心,才可以振興。
我說時代不同了,今後文化和佛法的弘揚,要建立在平民基礎上,推動的力量,不能也不是靠帝王或國家領導的權位,而是靠資本家的錢财。
幾十年下來,看起來好像還是我的意見對了。然後我還跟我老師提出另一個相反看法,在今後的社會,弘揚佛法不那麼簡單了,要真行菩薩道,就得一手拿佛經,另一手抓隻老鼠。
為什麼抓老鼠?密宗的财神手中都抓着老鼠。要錢财,佛法,就是财、法二施,等無差别,才能弘揚得開。後世的年輕人學佛,是要有錢供給他才來,要不然他來學你這個幹什麼?
我看阿彌陀佛頂上有點紅紅的,好像就是這東西。所以要财法二施才能行,這也意味着未來濁世衆生的業力之重,之可怕。這意見對不對,由諸位評斷吧。
維摩居士在這裡講,真要弘法度衆生,大菩薩有時現身成大富人,财法都平等布施,使貧窮的人受到幫助,勸導他們發菩提心。
貢高在佛經上比較少見到,祖師的語錄中常用。
什麼叫貢高?貢是形容詞,同拱。貢高是自以為了不起。《老子》說“虛其心,實其腹。”人要做到虛心實腹,這有好幾層意思。
依禅定功夫來說,虛心是沒有雜念,頭腦和心髒部位沒有雜念。實腹是禅定三禅境界的氣住脈停,道家所謂的三丹田充滿(頭腦是上丹田,心口是中丹田,小腹是下丹田)。另一個道理,思想空靈,隻要飯吃得飽,沒别的要求,這是凡夫的世間法。與虛心實腹相反的,是禅宗祖師罵人的話“空腹高心”,說人氣往上提,思想不定,多心懷疑,搬弄是非,心氣浮在上面,三丹田空空的,定不住。
我慢,慢是佛學名詞,傲慢是人眼睛往上望,目中無人。傲慢不同,是内心的傲慢,外表看不出來,盡管嘴上說人家好,内心覺得還是自己好。
這就想到中國曆史中有許多俠義之人,孔子沒有說他們,但司馬遷寫《史記》,特别為他們列傳,非常之推崇。俠客不是太保流氓,用刀子捅人,這不是俠客行為。因為天下有許多事情,道德解決不了,法律解決不了,阿彌陀佛沒得辦法,觀世音菩薩來也隻好掉眼淚。隻有俠客來了,格老子,我拳頭大,你這種做法我就拿下你的腦袋。好了,問題解決了。
“其有恐懼衆,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這也是俠義道,同前面兩個偈子連成一氣。布施有三種,财施,是外布施;法施,是内布施;無畏布施,沒有幾人做得到,就是這裡所說的無畏。你要做無畏布施,自己先要有大乘菩薩的氣派,有些同道聽到個鬼字,就吓得比老鼠還不如,你怎麼布施無畏啊?
我們講這個長偈已經很久了,現在再重提一下,《維摩诘經》的中心是講大乘佛法不離世間,不論出世、入世,在家、出家,隻有一乘道,沒有三乘,也沒有五乘。《法華經》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所謂的三乘或五乘的分法,都是方便的法門。《華嚴經》把這些道理說得更完備。這個偈子所講的是全套的佛法,如何不離世間修行,直到出世間的成就。現在繼續下去。
一般人學佛學道,最有興趣的就是神通,因此很多人得了神經病。還有的人搞成一臉烏氣,說自己看到了什麼,耳朵聽到了什麼,以為這就是神通,都不是的。但這些事有沒有靈呢?有時有的。小事非常靈,大事保證不準,因為非正神通也。
神通的生起有修通、報通、依通等。因為修行做功夫,走戒定慧的路子而得的神通是修通。因為過去多生累劫的修行,這一生生來就帶來的神通是報通。
年輕人接觸的人不多,我有三句口号,是把古人的兩句加上一句: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一萬個朋友。
做到了或許對人生能有些了解。因此我各種朋友很多,我的一生像是接待員,專門陪人談話,那很痛苦的,躲人也躲不開。有時煩起來溜到一個地方關門不見客,不到三個月,又是賓客盈門。譬如我剛來中原時,住在一間旅館中,晝夜不出房門一步,三個月下來,我房間的房門晝夜都是開的,訪客不斷。
妖是佛經上稱非人之類。他附在人身上就是妖通,妖通的力量大,但都靠不住,你不要信。
真神通是諸佛菩薩、大阿羅漢明心見性之後,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是大智慧的成就。
神通的種類有五種,是佛法與外道都有的共法。五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不論練任何功夫,得定了,或者會得一通,最高的可以得五通。通從定發,你不要認為打坐就是定,打坐是準備修訂的基礎。有了天眼通之後,天耳通就跟着來了。天眼通和天耳通是一種,他心通和宿命通又是一種。有他心通的人,你心裡在想什麼他都知道,而且不止你一個人,好幾個人的念頭他都知道。再高層次的神通,連佛在說法都聽到,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已經悟道了,這和悟道是兩回事。宿命通是前生的事都了解,知道自己這一世是什麼因果而成為這樣子的。
神足通是最難的,你們看的《密勒日巴尊者傳》,過去翻成《木讷記》,因為密勒日巴祖師就是木讷祖師,既翻了音,又形容他老實誠懇的樣子。密勒日巴最後修成了不是在空中飛嗎?這就是神足通。
佛法除了這五通還有一個第六通:漏盡通,這是不共法,外道可以修成五通仙人,但無法修到漏盡通,如果修到了,他就證得大阿羅漢果了。漏盡通是六根不漏,不來也不去,見思惑煩惱頓斷,一念不生,念念無生,是智慧的成就,就是悟道。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上山打野豬的第一本書 女尊之夫郎在懷 我是隻正經狐[穿書] 神石戰紀凡人的逆襲神話 一胎三寶:大佬媽咪飒爆了 真有神仙麼 徐徐情深 一夜宿醉後,我被大叔罰了100遍家規+番外 全民轉職:開局覺醒酒劍仙! 八十年代真千金 農家香娘種田忙 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後我多胎了!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我家夫人病好了 櫻桃大佬他又甜又軟 民國諜王之我能搜集記憶碎片 (綜漫同人)披上原神角色皮穿越異世界番 規則怪談:要求我張三遵守規則? 嬌妻重生後,盛先生不偏執了 左不過重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