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了就能做官,天底下還有這等好事?”
“哪有那麼容易,肚子沒點真本事怕也選不上。”
“話可不能這麼說,好歹是個機會,我家孩子出身清白,回頭看看能不能讓他試試。”
夏國的邊陲小縣,一個布衣中年也伫立在這張開科取士的聖旨處,半晌未動。
作者有話說:
内部矛盾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接下來要開始搞建設!
第43章賣茶◇
◎一批茶賠在手裡了◎
短短幾日,夏國上下讨論的都是科舉的事。
普通百姓也不過就是湊個樂呵,字兒都認不全,哪裡敢登門考試?也就唯有那些熟讀詩書的,才升起了要去碰一碰的念頭。隻是這考試也是頭一次,誰也不知道屆時會有多少人參與,考卷難度幾何。
可不論如何,總歸還是個機會,若是錯過了,誰曉得往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可都聽說了,如今朝廷正是缺人的時候,一旦考中,必定能立馬授官。
反正不管肚子裡的墨水有多少,這些人總覺得自己能考上,更有甚者,已經想好了自己要去哪個衙門了。
對于寒門學子來說,這無異于是一飛沖天好機會。而對于先前捐錢的商賈以及五州等地的百姓尤其是商人而言,這驚喜來得更大。士農工商,這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如今自家子弟若是能高中,便能徹底改換門庭,這對商賈的誘惑無疑是巨大的。
為此,蕭瑾在夏國商賈之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就連新收複的那五州之民,也開始對這科舉期盼了起來。
以前在齊國,可沒有這樣的好事兒呢。自從歸入夏國之後,先是免了一年的徭役,後又直接對他們五州才行開恩科,這說明什麼?說明夏國皇帝看重他們!
隻要當今皇帝器重他們,那他們還愁什麼。原先準備溜走的商賈們也不願走了,在哪兒做生意?不是做生意呀,他們又不是什麼死忠之人,沒必要因為齊國就離開了自己的故土。
誰當皇帝,對他們來說不是一樣的嗎?
他們尚且如此,更有那些無緣參與此次科舉的商賈也潛移默化地被影響,甚至開始暗暗期待朝廷什麼時候再缺錢。若是再有捐錢的好時機,他們一定要捐,大大方方地捐,傾家蕩産也要捐!全捐了,沒準兒還會被授個伯爵呢。
因為這兩道聖旨,一連幾日,夏國百姓都在津津樂道。
不過這科考也不是誰人都能考的,娼、優、隸、皂不可參加科考,這是朝中一緻商議出來的結果;盡管蕭瑾對商人沒有什麼歧視,但是張崇明幾個還是不同意商戶子參加科考,所以工商雜類一律也不得參加常試。
蕭瑾對此不是很滿意:“既然要考,便不該定身份,無論貧富農商皆可考試。”這是公平問題。
張崇明卻一直持反對意見:“士農工商,自古便有貴賤之分,當然要區分。”
蕭瑾表示這可忽悠不到他:“士農工商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可沒有貴賤之分,隻是社會分工,正如管仲所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張崇明竟然感覺有些欣慰,他們這位從不愛看史書的小皇帝,竟然也能文绉绉地說出這兩句了,實屬不易。
不過張崇明還是不同意就是了,“這是其本意不假,不過曆朝曆代發展下來,以四類區分貴賤也是不争的事實。倘若工商皆本,與士大夫平起平坐,那還有多少人願意入仕當官兒?”
說一句更不好聽的話,水至清則無魚,倘若當官兒什麼都不能做,什麼也沒有,還有人願意當麼?
蕭瑾被繞糊塗了,一時間也沒來得及反駁他的話。
後來仔細一想才覺得不對。
他被張崇明給繞暈了,他要的隻是考試的平等,又不是想取消士農工商之分,扯那麼多幹什麼?這個張崇明,實在是詭計多端。
不過好在他還有個恩試。
可這恩試卻也不是年年都考的,且上一次那些商賈也确實捐了不少錢,新收複的五州民心不穩,尤其需要安撫,所以恩試中間對于身份的規定倒也不是非常嚴格。
若是嚴格的話,又豈能讓那些商人死心塌地替朝廷賣力?
夏國這番變動沒多久就傳到了其餘三國。
齊國皇帝忙着跟袁征鬥法,聽到這事兒的時候壓根沒當做一回事。
齊皇對蕭瑾深惡痛絕,因而抨擊道:“這些跳梁小醜又在準備新鮮玩意兒,看他們能折騰到幾時,能将夏國徹底折騰散了才好!”
齊國朝野内外也都是看笑話的心思。
論述真才實學,他們可是孔孟之鄉。夏國竟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搞什麼科舉取士,笑話,能選到什麼好貨色?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雄蟲他是男德班卷王(蟲族)+番外 哄龍寶開心 秋水長渟 穿成首輔的極品長姐(種田) 折弓之一劍泯恩仇 穿成女配後被反派帶飛 産科男護士穿進豪門生子文 盛夏搖起雀躍的尾巴 快穿之反派大佬是我囊中物 小心眼 穿成狀元後扶持長公主登基 頂流來了也得犁地 穿成校園文女配的單親媽 神醫能有什麼壞心思? 我在酒廠賣老鼠藥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早死原配 我的靈根等級怎麼是負的 變成星星後,我成了星族之王+番外 無問西東+番外 小怪物飼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