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若雪一點不“體諒”自己,王啟自顧自地生起悶氣來,“你就看着他們說得,實際上能做到什麼程度還是回事兒呢!”王啟并不完全認同四大家的理念,認為他們的措施實在是激進甚至有些空想——但任命這四人之時,有不少官員反對他們的改革。也就是王啟力保下來,才沒讓他們遭到言官們的唾罵。
而且比起對行政體制的革新,王啟更注重軍政事務,經由唐國望之手的京師六衛和白衣衛,便是有力的證明。
“什麼王朝的裱糊匠……”獨孤若雪突然想到這詞,認為用來形容王啟有些過了。哪怕說得小聲,王啟也聽到這三個字,臉上又露出了不快。
“什麼裱糊匠,這明明審時度勢!”
王啟和獨孤若雪拌些嘴,卻一點也不影響他們的關系。身邊人看得清楚,特别是曹連,為了不打擾帝後二人的相處連忙把閑雜人等統統趕走,留下自己照看。這讓樂正尚宮、青秀等人不禁翻白眼。
“先不說這事兒,阿啟你打算什麼時候前往江南?”獨孤若雪提了一嘴,卻不知王啟内心跌宕起伏,是誰告訴皇後的,明明自己還想給個驚喜的。隻是,聽到獨孤若雪的下一句,王啟稍微松了口氣。
“我記得你可是說過,這兩年就去的……”獨孤若雪邊說邊觀察皇帝的情緒,心想他是否忘記了——若是不記得,那獨孤若雪可要好好地拷打一番,讓他長長記性。
王啟哪能不知獨孤若雪的心思,于是假裝道:“我不知道,都快忘了這事兒……最近朝廷的事情太多了。”說着,他捂着腦袋,做出一副示弱的姿态,令人哭笑不得。
獨孤若雪一眼就拆穿了王啟的伎倆,還不忘嘲笑他低劣的表演。“說正經的,咱倆什麼時候去江南,我還沒去過呢。”獨孤若雪這話沒錯,無論是前世還是當今,她别說江南了,淮南之地都沒到達過——山東之地,或許是她到達過最南的地方。
獨孤若雪滿懷期待,希望從王啟這邊确切的答案。
“等孩子什麼時候出來,看着沒事了,我就帶着你們母女倆去。”王啟捧着若雪的臉龐,鼻尖輕輕觸碰着她的額頭,“還有永清和肅甯,她們兩個也是我們的兒女。”
這話說得有些刻意,或許是無心之談,卻被獨孤若雪暗自記了下來。王啟沒察覺的是,在懷裡的小姑娘仿佛有些茫然,目光直勾勾地盯着眼前,卻好似看不清真相一番……
等到若雪擡起頭來,一切如常,沒有引起王啟的注意。“阿啟,這是你說的,可不能食言。”王啟當然不會食言,同時還不忘與獨孤若雪拉鈎作誓,一百年,不,永遠不變。
到午膳的時間,王啟與獨孤若雪二人獨自飽餐一頓,但對獨孤若雪來說仍是煎熬。抛開忌口和宮中沒有的,獨孤若雪每天的膳食十分單調,都快讓她膩味了,倒不是這些食膳做的不好——太醫院、尚食局和太子妃共同安排,還能出了錯不成?但是,他們調制的菜品不太合獨孤若雪的口味,但盡可能避免忌口和不健康的。耿院使甚至将師傳的藥膳都加了進來,盡可能提升若雪的身體。
前文有說,若雪患有宮寒。盡管耿院使現在也不知道到底從何而起,但小心為上,總歸是好的。
在這個問題上,王啟對獨孤若雪沒有絲毫的憐憫,既然是太醫院的配方,那她一定要謹遵醫囑,不能随意處置。為了勉勵她,王啟也開始有樣學樣地品起若雪的特别膳食,味道還行,但總有些難以遮掩的草藥味,想必是耿院使所為。
“好好吃飯,這些可是為了你身體着想。”面對獨孤若雪的無聲抗議,王啟心有不忍但必須這麼做,何況自己還吃了一些,就當作表率。
隻是,王啟的好心沒有得到獨孤若雪的回應,後者還不忘扮鬼臉,給王啟來個下馬威,“既然如此,你就都把它們吃了好了,我不吃了。”說罷,獨孤若雪一個翻身就要逃離桌案,結果小臂就被王啟抓住了。
“回來,你得多吃一點,這都是有好處的……”王啟舉着湯匙,恨不得一勺一勺地給她喂下去。王啟對醫囑十分上心,盡管很多次他根本就把耿院使的囑托扔在腦後。
沒辦法,獨孤若雪終于配合起王啟的“投喂”,但心情不會很輕松。艱難地用膳之後,獨孤若雪好不容易掙脫他的魔掌,一頭就倒了下去。但她沒有很快進入睡夢,而是望着王啟逐漸離開的方向,獨自思考。有些事情,還是藏在心底裡比較好。
“對不起阿啟,我……”
王啟在喂完飯後便匆匆離開翊坤宮。
吏部尚書于子健有要事求見,懷裡還揣着不少的奏折——來自吏部衙門,其中有三折是關于官員的請辭。
“參見皇上,臣有要事請奏。”說着,于子健的折子就被曹連接了過去,由皇帝審閱。按常理來說,吏部有關官員的任免、升黜和請辭是不必一一向皇帝彙報的,除非是顯要的京師官員和地方大員——這些本該是内閣遞交,而後傳達給皇帝。但于子健不是閣臣,哪怕掌握着人事大權卻還是沒法直接觐見皇帝,特殊情況除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啟打開一看,便是顧汾的請辭。
看來,這老家夥也打算離開朝廷了。當然,顧汾和王啟之間雖然存在某些分歧,但上奏折子中,用詞則十分婉轉,表示自己身不力行、年邁昏聩等等,總之以年歲已高的緣由辭去尚書職位。這很正常,畢竟顧汾已古稀之年,到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可是,顧汾是這麼說,放在旁人眼中不是這麼看——刑部官員集體到内閣讨個說法已經夠引人注目了,這會兒在多出個老臣請辭,怕是又要掀起一陣波瀾。這是于子健的考量,卻得不到皇帝的理解。
“你是吏部尚書,這件事還需要考慮旁人的态度?除了朕以外,你還有什麼可怕的?”王啟清楚于子健的想法,但正因如此就該當機立斷。王啟固然想提拔孫克勤這位太子黨上來,但也沒必要給顧汾什麼“好臉色”。“請辭就請辭吧,正好,讓右侍郎孫克勤上來。正好他可以壓下刑部的氣焰。”
這話給于子健帶來了不小的震撼,但沒說些什麼,領命而去。做者無意,聽者有心,于尚書開始自己的小算盤,心想孫侍郎可是太子黨,皇帝又這麼明目張膽地提拔上來,是打算做什麼?
左侍郎胡大人是顧汾的門生,卻是默認的帝黨,這樣的安排,豈不是令内閣就剩下樂正尚書一位?于子健思維實在發散,竟然感歎起樂正陽的未來。獨自一人在内閣裡,日子怕是不好過。
王啟的一道旨意很快引起了内閣和六部衙門的震動。畢竟,顧汾去年還參與了,而且憑着老臣的地位,這……
衆人猜測紛紛,但華青雲身為首輔和事實上的百官之首默不作聲。他懷疑,顧汾可能是憑借請辭,希望皇帝能給個說法——頑固得很。這老家夥,真是不查明真相不回頭。
明明皇帝都刻意隐瞞了,顧汾為什麼上頭去追求真相呢?華青雲不知道的是,這便是顧汾的原則。無論是身在大理寺還是刑部,顧汾對于執法和律例的追求,是尋常官宦所不能理解的。
隻是這樣,王啟在朝會之日就遭到了一部分刑部官員的異議。他們居然公開和皇帝對着幹,讓大臣們面面相觑。
尤其是這日朝會,還有幾位重要的藩王前來,更是引起緊張的氣氛。
喜歡皇後的轉生日常請大家收藏:(xiakezw)皇後的轉生日常【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歸元神墟 蘸火 零零後整頓娛樂圈 覆舟+番外 棄女為鳳 要命,被禁欲大佬謀婚了 睡眠少年 彪民出山 最高欲 望者 色衰愛馳 家雀 (綜英美同人)[綜英美]瘟疫喵+番外 贈爾歡顔+番外 (綜漫同人)主JOJO白蘭今天也在愉快地生活 我為病嬌吃糖 風評持續被害 重生了,老婆死都不肯離 婚後戀愛 功法速成!我理應一鎮天下 (曆史同人)當花木蘭遇到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