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強明的意思 > 第672頁(第1頁)

第672頁(第1頁)

“大明——萬歲!萬歲!萬萬歲!!武烈王——威武!威武!!威武!!”那是虎贲衛将士們的回答!丁雲毅深深的吸了口氣,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地道:“升旗!”兩面巨大的旗幟升起,一面,是當年崇祯皇帝親自賜給虎贲衛的:武勇忠烈虎贲衛!還有一面大旗上,寫着八個大大的字:誓死一戰,誓雪國恥!看着這兩面大旗,丁遠肇也長長的出了口氣,這一瞬間,他終于明白了自己兒子的心意。兒子,從來就沒有背叛過大明!兒子,早就已經做好了雪恥的準備!“今我奉陛下命,重奪京城,以雪國恥!”丁雲毅的聲音在每個将士的耳邊激蕩:“我沒有旁的可說,我隻想告訴你們,我丁雲毅,生,是大明的臣,死,是大明的鬼!誓死一戰,以雪國恥!!”“誓死一戰,以雪國恥!”數十萬将士的呼聲,足以讓大地顫抖!丁雲毅轉身,朝軍營那的李岩招了招手,李岩有些麻木的來到了他的面前。丁雲毅指了指那兩面迎風獵獵飛舞的大旗:“還用我說什麼嗎?”李岩搖了搖頭,他已經不用丁雲毅再說什麼了……站在他面前的,是武烈王,大明的武烈王,是一個已經和大順軍不共戴天的武烈王……丁雲毅成了武烈王,崇祯殉國的消息也傳了出去,天下為之傷心。在這個時候張溥帶着江南的士子們也日夜兼程的來到了丁雲毅的軍中。這些士子們見到丁雲毅便放聲大哭,哀哭京城的淪陷,哀哭陛下的殉國。丁雲毅好言安慰了他們,請這些士子們坐了下來,張溥收住眼淚說道:“如果陛下已經殉國當務之急是先立一個新皇。爾後請武烈伯發兵,重奪京城,誓雪國恥!”“國恥,一定要雪!”丁雲毅的回答義無返顧:“新皇,也一定要立,但不是現在,而是在重奪京城之後!”張溥對丁雲毅是無條件信任的,他也認為能夠雪國恥的除了丁雲毅外就再也沒有旁人了:“武烈王所言甚為有理,諸位還請安心等待,一奪京城,武烈王必然自有安排。”丁雲毅讓人把這些士子們先安頓下來,隻留下了張溥。張溥見軍營内再無他人才問道:“武烈王心中想必已經有新皇人選了吧?”丁雲毅笑了笑:“西銘先生認為呢?”“當然是從陛下的幾個皇子中挑選一個。”張溥來的路上早就已經想好了:“萬一,我說萬一幾個皇子有什麼不測,有人說福王之子似乎可以繼承大統。”“朱由崧?”說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丁雲毅似乎非常不屑。張溥提出的誰來繼承大統的問題倒的确顯得比較棘手。丁雲毅很清楚,崇祯殉國之後,這對大江南北的明朝諸臣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事已至此,原來形同陪襯的南京留都的政治作用就凸現出來。很顯然,擺在留守諸臣面前的首要任務是擁立新君,組織政權。說到血統親近,福王,桂王,惠王成為不二人選。而由于福王在三藩中年齡最大,又加上沒頭蒼蠅一樣亂跑亂撞,流串到南京附近。比起其他兩個遠在廣西的藩王來,自然近水樓台先得月。然而事情并沒有這麼簡單。江南士紳中部分東林黨人從狹隘的一己私利出發,以福王昏庸為名,堅決反對。但内中隐情卻要追溯到天啟朝時,為反對老福王繼統和老福王之母鄭貴妃幹政,東林黨人已和福藩結下不解之仇。為防止朱由崧登位之後趁機報複。以東林領袖錢謙益為首,以立賢為名,大張旗鼓地推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繼承人——潞王。潞王血統偏遠,自然缺乏繼立的理由。但他的所謂賢名,卻赢得了許多人的同情和支持。其實,抛開潞王是否真賢不說,嫡長子繼承制,自有其現實考量。大明政治以内閣負責,即使皇帝昏庸,負責的臣下仍可以維持政治機構的正常運轉。以局勢而論,留都諸臣需要的隻是一個形式上的精神領袖。而并不一定非要雄才大略的賢君不可。現在以立賢為名抛開福王。明王朝散居各地,小有賢名及野心才具的龍子龍孫,大有人在。既然潞王可立,何人不可立?他們自然不可能要求進行全國範圍内的普選,卻總有大批的野心家趁機上下其手,借擁立争功。南京的擁立大會正開得熱鬧不堪之時,遠在淮安的朱由崧卻慌了神。作為三大熱門侯選人之一,卻沒有人來請他發表競選演說,施政綱領。前來表忠心,搞投機的也寥寥無幾。這一切都使朱由嵩感到情況不妙。而實際上,史可法、馬士英等南明重臣一開始就是把他們所挑選和準備擁立的皇帝看作土偶木像的。不論是誰為君,重要的是不會妨礙他們掌握手中的權力。從心底深處,曾經天威凜然的皇帝對這些重臣不過是一個象征,一個擺設。在史可法指出福王不可立的七大理由中,其一就是“幹預有司”。是的,重臣忌諱的正是一個“幹預有司”的皇帝。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大家看來腦滿腸肥,糊塗昏庸的朱由崧竟走出一着妙棋,一舉擊潰了南京城内自以為得計的衮衮諸公。朱由崧害怕自己不得立,書召南竄總兵高傑與黃得功、劉良佐協謀擁戴。劉澤清素狡,先附立潞議,至是以兵不敵,改計從傑等。朱由崧竟懂得槍杆子裡出政權的真理,直接向雄踞江北的三鎮總兵求助。高傑,黃得功本人本來就是野心勃勃的流竄軍閥,見有“定策擁立”的大買賣可做,真是無本而有萬利的好機會。于是一拍即合,甩開他們的頂頭上司——正與史可法密商的鳳陽總督馬士英。做起了定策元勳。消息傳到南京,所有人無不大驚失色。馬士英老于官場,見自己部将窩裡反,想來争也沒用。連忙向朱由崧表白心迹,成為從龍文臣吳三桂的抉擇京城。從三月二十三日開始,以明投降大臣陳演、朱純臣為首的官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李自成“勸進”。在賊軍方面的牛金星、宋獻策等人,成天在忙着籌劃新皇帝登極的事。在牛金星的布置下,文武官員再次“勸進”。鬧得最起勁的是複社名士周鐘。此人一面和魏大中的遺孤魏學濂聯名向李自成提議安葬先帝,一面按照牛金星的意思寫了一篇文章——《士見危緻命論》,把改換門庭的他們,說成是識時務的俊傑。牛金星對這篇文章贊賞不已,周鐘因此而沾沾自喜,見到熟人就誇“牛老師”的知遇之恩。他還寫了一篇“勸進表”,稱頌李自成“比堯舜更多武功”,譴責崇祯皇帝是“獨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長公主她不對勁  嫁給殘疾戰王後掃盡天下财  彭格列馬甲入學高專的正确姿勢  庶女也逍遙  團扇家族使命必達  甜鹿撞心頭  原來可以這樣愛  浴火雀靈  人間何處不歡喜  愛情來襲請接招  城外有城  你是神明的饋贈  我綁定了生活系統  家電人生【兩部】  我才沒有想你  教授家的小可愛  合同制戀愛  有情人  她與男魅妖結為道侶  鲸落在深海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