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鸠尤神劍 > 第1章 1(第2頁)

第1章 1(第2頁)

十大護法明王煉自魔界尊主兕虎神君的十根手指頭,成形至今,已足兩萬八千年了。盤古開天地之前,混沌之中便有一股濁邪之炁。鴻蒙初辟,這濁邪之炁遊蕩百萬年,終于沉入人間,借山川河流煉化九千年,修得元神,再藏身不周山貪狼洞内修煉九千年,得肉身,自封兕虎神君,成為魔界尊主。當年共工怒撞不周山,折了天柱,毀了貪狼洞。女娲斷鳌足立四極,又平了洪水,滅了禍害人間的九條黑龍巨獸,便協九天玄女剿殺兕虎神君。兕虎神君被九天玄女斬去十指,危難之際巧逢天狗食日,這才僥幸逃脫,匿到太和山妙一谷中的靈璧峰下。

人間至陰至邪的所在,除卻不周山貪狼洞,單餘太和山妙一谷、丹霞山鳳鳴谷、長白山子虛谷、天山玉梅嶺。兕虎神君所以匿身太和山,一是因為太和山為盤古之心所化,若論天地華光、日月精氣,丹霞山也不及太和;二是太和山陰陽逆位,雖為盤古之心所化,卻以濁邪之炁為盛,居妙一谷修煉魔功最是事半功倍。隻是妙一谷濁邪之炁過盛,長居此地,縱然道行深如兕虎神君,也免不了身染寒毒,因此兕虎神君一面苦修,一面也在伺機出關,以謀寶山靈洞,享受人間富貴。

總之在靈璧峰下,兕虎神君精進了萬年道行。他那十根斷指沒于塵埃,待上古神明返九霄、化星辰,方吸取人間戾氣,托身幻變,九百年後各成一方魔主。虧得這十魔一盤散沙,未能在人間掀起滔天巨浪。至武王伐纣,天庭諸神歸位,兕虎神君魔功大成,這便出關攜魔衆危害蒼生,妄圖一統人間。仙界三派後山各立一塊玄武石碑,記載了三派始創以來,數次仙魔之戰的前因後果。據碑文所記,赤焰老母、太虛上人各據長白山和天山,立派納徒,維護一方正氣,就是在那道消魔長的緊要關頭。兩百年後,紫雲老祖又在丹霞山建玄鶴宮,天下正道便呈三足鼎立之勢。此後百來年,魔界氣焰雖受了壓制,兕虎神君到底有萬年道行,人間邪氣不除,仙家三派終有存亡之虞。于是三派祖師合力,創九天九地歸元陣,将兕虎神君同他七個護法明王禁制于太和山靈璧峰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九天九地歸元陣分天地兩關,兩關各占九宮。中宮鎮兕虎神君,其餘八宮,乾、坤兩宮分别鎮守天、陽和地、陰共四魔,另六宮各鎮一魔。除中宮外,八宮共占十六陣門。每道陣門由一件法器鎮守,那十六件法器均出自丹霞山通幽谷。發動九天九地歸元陣,需要正道派出九名弟子,每人守一宮。仙陣發動,三派祖師便發功将陣中這九名弟子的元神逼出軀殼,與陣法合一。尋常邪魔單是靠近這九天九地歸元陣,就會形神俱滅,化作飛灰。兕虎神君道行極高,便是九天玄女下凡,與彼時的兕虎神君單打獨鬥,勝算也不足六成,三派祖師皆知,九天九地歸元陣威力再大,不施謀略,是沒法收服兕虎神君的。

當然,兕虎神君誕于宇宙混沌,便逃不出宇宙混沌之道。所謂福禍相依,利弊相生,魔界護法明王們煉自兕虎神君的十指,這才得了永生不滅的元神,成為兕虎神君的得力爪牙。正因如此,每個明王連兕虎神君一系心脈,而兕虎神君練就的魔功,偏以心脈為根,血魄為枝。斷其心脈,兕虎神君自然血魄不支,再合三位祖師之力,便能将他降服。如此,仙家三派當年一口氣收了七個護法明王,單叫陰魔、病魔、境魔逃脫在外。

這三個護法明王最擅匿藏,其中病魔修為和法力雖在十個魔頭中排行末流,僅略勝于鬼、地二魔,卻從未被仙家收服。好在斷去七系心脈,兕虎神君已如強弩之末。趁他法力潰洩,真元大亂,三派祖師合同門之力拿出看家本領,便将他逼入九天九地歸元陣了。然而兕虎神君貴為魔界尊主,九天九地歸元陣雖勉強禁制了他的修為和道行,一旦天象有異,沖破陣門于他仍易如反掌。要将他永封在靈璧峰下,非破他肉身不可。據碑文記載,那九名守陣弟子乃衛道犧牲,以元神合九宮伏魔咒,滅兕虎神君肉身,從此仙道昌盛,世人免于魔界荼毒。

鬥轉星移,天象無定,陰陽之炁起伏跌宕,一千多年來,仙魔屢次交鋒,終究是邪不勝正的。兕虎神君肉身不全,唯有十大護法悉數脫陣,他心脈十全,才能吸天地邪濁之氣,繼而重生。可要大破九天九地歸元陣,談何容易?這一千年間,正道小劫曆經無數,大劫僅兩遭。一遭發生在五百年前,有驚無險,另一遭發生在七十三年前,也是這次浩劫給正道帶了些許慘痛教訓。

那時候正值六月,重明觀前庭的金桃剛入果期,昆侖白澤觀外冰雪始融,丹霞山玄鶴宮則到了幽蘭吐蕊的時節。仙界諸人夜觀天象,都察出異兆,算出七日後熒惑大沖。本來大沖算不得稀奇,可不日還有一場月食,若熒惑大沖撞上血月淩空,太和山陽炁虧損,九天九地歸元陣便有陣門失守之險。翌日清晨,玄鶴宮掌門天樞道長以通天幻形大法将白澤觀掌門丁賢梓和華清師太傳聲化形至玄鶴宮玲珑閣,與他們商讨應付噩兆的對策。

三人之中,丁賢梓年紀最大,道行最深,也是唯一一個經曆過五百年前正道大劫的人。熒惑大沖适逢月食是大險的天象,天樞道長與二派掌門商議,是謹慎起見,生怕天罡炁衰,兕虎神君破陣。他提議三派掌門出動,前往靈璧峰鎮守九天九地歸元陣;華清師太随聲附和,丁賢梓卻不以為然。丁賢梓雖知天象兇險,到底見過大世面,不禁冷笑道:“熒惑大沖煞炁雖盛,靈璧峰下的魔頭要破陣門也沒那麼容易。當年熒惑守心,又趕上七殺驟亮,天地間濁煞之炁勃然,九天九地歸元陣五宮失守。我師祖靈池上人、重明觀玉和仙姑、令尊師濟航真人和師伯蒼霞老人在靈璧峰與諸魔鬥法數個時辰,三魔破關而逃,單剩陽魔困在陣内,眼看兕虎神君重生在即。那夜的情形我還曆曆在目哩,偌大一座太和山竟遭邪炁團團攏蔽,更别說天地歪風四起,一時間飛沙走石,那情形,您二位不得親見,到底是想象不出來的。諸魔與我們仙界鬥法,亥時為始,至醜時仍勝負難分。膠着之際,我師父以元嬰珠鎮住天地兩魔的道行,我們仙界才占了上風,将四個魔頭送回仙陣。守到日出,這場浩劫總算得以平定。謝師侄,倘若區區一個熒惑大沖都要我們三人出動,那來日臨逢更大的兇險,我們又該當如何?退一萬步說,我們三派這兩百年來廣納門徒,總該讓徒弟們曆練才好。有朝一日我等飛升,伏魔衛道的責任總歸是他們的。”

天樞道長陪笑道:“丁師叔言之有理。隻是這一次,熒惑大沖和血月淩空挨得太近。若不巧正好撞上,靈璧峰恐有……”

不等天樞道長言畢,丁賢梓搶道:“撞上又如何?如今十大護法魔頭,隻有境魔、陰魔在人間作亂,便是大沖撞上血月,逃出三兩魔頭又如何?人間罡炁大盛,單憑天象異變,兕虎神君是破不了陣的。我主意已定,今日午時便差犬兒帶上三兩人等前往太和山。天樞師侄若不放心,你親自出馬我也不阻攔。至于華清師妹,想你重陽觀貴為仙家正宗,若為了區區一場熒惑大沖便大動幹戈,難免惹人恥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華清師太本不打算多言,丁賢梓這樣說,她沉不住氣,笑道:“丁師兄見多識廣,我是自愧弗如的。其實上次仙界百年之期,我已真元大損,這二十幾年閉關修煉,剛恢複元氣。當日丁師兄不惜耗去五十年法力,非與敝派一争高下,想來内傷還未痊愈,差弟子應險也在情理之中了。但是長青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仙魔兩界已逾四百年無有大戰,雖說依近日星象,兕虎神君破陣絕無可能,我卻以為,謹慎行事總不為過。既如此,這次伏魔大任,勞煩長青親自出馬了。丁師兄派出三名弟子,我重明觀也遣三名弟子出征,長青意下如何?”

天樞道長捋須道:“也好,也好。這般說定,五日後,我們三派便在太和山南麓會和吧。”

最先抵達太和山的是天樞道長謝長青、其長徒張松年,及其師弟玉衡道長蔣善之。半日後,重明觀的人到了,分别是金花妙手杜凜、北落仙姑冷驚鴻和朱雀仙子黃玉笙。等來昆侖白澤觀的人,已近子時了。白澤觀領頭的是丁賢梓長徒丁莫一,随行的是丁賢梓次徒韓中直和師兄上官龍。九人尋了一處洞穴,在山底将就一夜,翌日天不大亮,便向靈璧峰趕去。

不出半個時辰,衆人飛至靈璧峰頂。靈璧峰窩在妙一谷内,這妙一谷雖得谷名,其實是個深坳,自上往下看,幾成正圓;圍壁直陡,石筍密布,垂落千尺。靈璧峰拔地而起,位于谷心偏西南處。九天九地歸元陣嚴嚴實實蓋着妙一谷,雲煙氤氲時,站在靈璧峰上是看不到陣門的。唯晴空朗朗,陽光照拂,把守陣門的法器才有些微閃耀。要見識仙陣全貌,需天地陰陽失調,邪炁大漲之際。但有魔頭沖陣,那十八宮陣門便以金光連結,形成一面波光微漾的網,光潔如鏡、質地似水,時隐時現、變化多端。

衆人在靈璧峰頂打坐靜修,待夜幕初臨,各個仰頭望天。這日,天幕無一縷雲絲,滿月當空,皎潔如玉,相形之下,繁星失了光彩,好像不起眼的白塵,密密鋪開。火星自東南向升起,紅光環繞,璀璨非常。再朝靈璧峰下看去,樹木奇石晦暗一片,毫無生機,便是蟲吟也比白日裡弱卻三分。黃玉笙沉不住氣,問冷驚鴻:“師姐,師父不是說,熒惑大沖,邪炁昌盛,是邪魔出動的時機嗎?可是依我看,靈璧峰下什麼異樣也沒有呀。”

杜凜低聲道:“邪魔都詭計多端,你莫看這時仙陣内别無異樣,興許這正是邪魔的伎倆,萬不可掉以輕心。”

白澤觀上官龍搖開他的白折扇,笑道:“本來熒惑大沖也不算什麼大險的天兆,我們仙道九人坐鎮,那邪魔再有計較,諒他們也掀不起多大的浪。”

“上官師叔,此言差矣。”玄鶴宮玉衡道長說,“驚鴻、玉笙是小輩,不知輕重也罷了,您這做長輩的,怎也糊塗起來?我們修行之人,最忌心浮氣躁。此刻陰陽逆轉,濁邪炁盛,豈有大險小險之分?這幾百年來道長魔消,我們仙界也不全然仗着天數。到底是事在人為啊。”

上官龍哼着鼻子,并不辯駁,倒是他師侄韓中直讪笑道:“我聽我師父說,四百多年前正道那場大劫,還是我太師公靈池上人以元嬰珠扭轉乾坤哩。玄鶴宮通幽谷法器了得,怎麼貴派蒼霞老人反叫魔功所傷,以至仙根盡廢,不日身亡呢?”

“莫要放肆。”上官龍合上白折扇,插入後領,對天樞、玉衡說,“兩位賢侄休怪韓中直無禮。他素來口直心快,實話實說。得罪之處,二位海涵才好。”

杜凜說:“降妖除魔本是我仙家分内事。靈池上人修為過人,着實可敬,蒼霞老人衛道負傷,也令我輩欽佩。靈池上人如今身在三十六重天之上,若知曉他竟出了如此淺薄的後輩,恐怕要汗顔吧。”

丁莫一至始至終沒開口,他此行雖代表他父親丁賢梓,奈何上官龍是他師伯,人前還須給他幾分臉面。可要他附和上官龍,為小事得罪重明觀、玄鶴宮兩派,他又覺得愚蠢,所以一言不發才是最好的态度。玄鶴宮這邊,張松年是打小就不善言辭的。天樞道長呢,身為一派掌門,跟上官龍和韓中直一般見識有失身份。再說他師弟玉衡道長已經為本門出了頭,自己多說一句無益,少說一句無妨,做個觀客倒也清淨。總之杜凜一番話落音,衆人都閉了嘴,又将心神聚在頭頂這片天了。

火星愈發明亮,懸在滿月下方,紅光閃出紫暈,煞是好看。周遭星辰稀疏,再遠些,靠近天際,星辰群現,這才成了氣候。然而垂頭一看,靈璧峰下依舊死氣沉沉,好像陣内空空,又好像仙陣壓根就不存在。天樞道長生了疑心,起身邁步,走到一處懸崖邊。玉衡道長和杜凜随之起身,跟在他身後。天樞道長雙臂開展,由丹田送出一股真元,施五嶽指訣,自中沖穴射出。那真元化作一團紫氣,再平展開去,直墜妙一谷,頃刻消失在黑暗中。天樞道長大驚,回身道:“不好,我們中計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天樞道長一提醒,上官龍旋即運功,放出他後領那把白折扇。上官龍仙根尚可,隻是仙緣不佳,雖有近六百年道行,僅收了三樣法器。三樣法器中唯獨這把白折扇有些許威力,成了他善用的武器。這扇子煉自天山,叫青白扇,嗅探魔功妖法尚可,拿來攻敵,分量輕了些。隻見它飛向高空,繞靈璧峰盤旋兩周,便遭邪炁侵損,落下來。虧得上官龍眼疾手快,才以真元搶住它。杜凜随即放出金花墜,天樞、玉衡再送神羊、遊龍兩劍上天,試圖沖開魔陣。

幾個小輩也要應戰,杜凜喝道:“我們在魔頭的法陣内,你們修為尚淺,不要輕舉妄動!”她話音剛落,天樞道長便将元神逼出軀殼,以内丹護持,化在麒麟珪内,沖向天頂。霎時間,蒼穹裂作一群烏鴉,四散而去。衆人腳下也随之大變,靈璧峰、妙一谷乍然消逝,四下一瞧,竟身在太和山地界内一處平地。

“想必是昨天夜裡,境、陰二魔已施法布陣。”杜凜收起法器,對天樞道長說,“還好道長及時發現。”

天樞道長擡頭觀星,見天狗食月已過初虧,火星赤芒奪目,兇炁逼人,對衆人道:“事不宜遲,我們快些趕往靈璧峰。”

衆人未抵達目的地,身上法器已察出邪魔氣焰,紛紛躁動。同時,一寒一灼兩股魔界真元盤繞而來,好似洶湧波濤,妄圖阻擋衆人去路。天樞道長釋内丹、凝真元,須臾間,内丹化作一柄八卦金傘,為衆人頂住那兩股真元。越靠近妙一谷,邪炁越發厚重,由天上遠眺靈璧峰,隻見綠光森森,歪風大作,峰頂叫一團煙灰重重包圍,并無落腳之處。妙一谷下則轟鳴不斷,仿佛百雷齊響,好不熱鬧。再靠近些,但見谷底的九天九地歸元陣已被煞炁所侵,陣門都熒光閃閃,五彩缤紛,被陣内幾股力道頂撞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隔世尋旅  西京異聞錄  和老攻的五個人格談戀愛[穿書]  戀愛腦成了禁欲萬人迷  我同桌終于正常了+番外  任我上青雲  朕以為他弱小可人+番外  白月光作死手冊[快穿]  巫師:不朽的詛咒  空降巨星[娛樂圈]+番外  穿成魔尊後不小心騙了宿敵感情  邪靈戰神  崩人設後我gay了同桌  神選之子不幹了[無限]  女富婆的第一神醫  宿主大作戰(快穿)  重生後朕想盡辦法脫奸臣馬甲+番外  魔尊奪舍之後彎了[修真]  我渣過的前夫他暴富了  本座的貓兒師尊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