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會因為出于對李小龍的尊重,不想在這個突發事件中為自己謀利。
華納影業方面,可沒有那麼多的顧忌。
他們在李小龍身上投資,是正常的投資行為,追求利益回報是正常商業行為。
雖然借李小龍突然病重的事情,做為《龍争虎鬥》的宣傳爆點,有違道德,但這對李小龍來說,也有利可圖——李小龍能在《龍争虎鬥》中拿到全球票房分成,影片票房成績越好,李小龍的分賬也會越多。
趙任飛前面說不用擔心李小龍的手術費、治療費,就是因為有《龍争虎鬥》的全球票房分成保底。
在米國,有錢能使鬼推磨。
沒錢,寸步難行。
《龍争虎鬥》北美上映首日,借着李小龍病危的消息,傳遍北美,讓這部電影也被更多人知道。
此前一兩個月,随着李小龍和阿裡的世紀之戰,熱度醞釀,時常被提及的《龍争虎鬥》,已經讓很多北美影迷感到熟悉。
再疊加上這個突發事件的影響,很多本來對這部華人主演的動作片,沒有什麼興趣的觀衆,也願意走進影院,買張票支持一下。
《龍争虎鬥》在劇情方面,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屬于标準的商業片模式。
不過,由李小龍主控的打戲場面,仍然精彩,雖然在最終決戰上,因為飾演大反派的石堅,不是習武出身,和李小龍的對戰,沒有《猛龍過江》中和羅禮士對戰那樣能被習武者視作教科書一樣的效果,但是,因為制作費的增加,在場景布置、道具設計上多花了一些心思,使得這場大戰,仍然很吸引人。
《龍争虎鬥》曆史上入選了“世界十大功夫影片”第二名。
被米國《totalfil》雜志評選為“67部改變世界的電影”之一。
還被雅虎網站評為“一生必看百大電影”之一。
這些榮譽的獲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小龍在世界影壇遺留的巨大影響力,和影片質量沒有太大關系。
在李小龍的影迷中,《龍争虎鬥》的評價,不如《猛龍過江》和《精武門》,隻略勝于《唐山大兄》。
《龍争虎鬥》在西方世界之所以能獲得這麼高的評價,也和它在北美和全球範圍内,進行了大規模公映,票房甚至跻身了1973年北美票房榜前十名,有很大關系。
曆史上,《龍争虎鬥》在北美上映的時候,李小龍已經離世,安葬在西雅圖的湖景墓地。
這一世,因為趙任飛的幹預,李小龍雖然仍沒有擺脫既定命運,但在《龍争虎鬥》北美上映的時候,仍然活着——雖然是躺在重症監護室裡,仍然在重度昏迷之中。
這樣的形勢變化,給《龍争虎鬥》北美上映,帶來了更大的熱度。
也助推《龍争虎鬥》,在北美獲得更好的票房。
甚至影響到了已經進入放映後期的港島、寶島、東南亞等市場——李小龍突然病危的消息傳來的時候,這些地區《龍争虎鬥》已經放映了20來天,熱度已經褪去。
這個意外情況的發生,令《龍争虎鬥》在這些地區的票房,出現了尾盤上映的現象。
截止到8月16日,《龍争虎鬥》港島票房,距離400萬港币關口,還有一定的距離,如果沒有意外發生,等到30多天的放映期結束,票房就算能突破400萬港币關口,也不會超出太多。
這樣的成績,已經能夠超越此前排在1973年度港島票房榜首位的那部《應召女郎》的307萬港币的票房很多,比《龍争虎鬥》原時空的票房,也要提升100來萬港币。
趙任飛獲得第一屆全球無限制格鬥大賽重量級冠軍,在《龍争虎鬥》宣傳中被提咖,也為票房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因為李小龍突然病危,令《龍争虎鬥》的港島票房,放映到20天的時候,出現了一波逆跌陽線,最終讓它的港島票房成績,最終達到了483萬港币,差一點就能摸到500萬港币的門檻。
這個成績雖然比不過《精武門》的498萬港币,《猛龍過江》的628萬港币,但也能排到港島開埠以來電影票房榜的第三名!
前三名都是李小龍的電影。
如果算上319萬港币的《唐山大兄》,截止到1973年的8月,港島曆史票房榜前五名的電影,有四部是李小龍主演!
中間隻夾雜了一部許關文主演的喜劇片《大軍閥》,港島票房為346萬港币。
許關文正是李小龍離世之後,扛起嘉禾電影公司在70年代中期票房大旗的靈魂核心。
周文懷雖然對《龍争虎鬥》的票房成績,感到欣喜,但是更揪心的還是李小龍的狀況。
午夜被趙任飛的遠洋電話吵醒之後,周文懷就再難入睡,一邊購買最近班次飛往米國的機票,一邊思索,萬一出現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嘉禾電影公司應該如何應對。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都市驅魂錄 仙俠:仙人撫我頂,我授仙人長生 憐憫罪人 局部沉淪【CP完結】 四合院裡的喜劇 陸總白天反迷信,晚上跟夫人學算命 命剩兩年,九個姐姐把我趕出家後悔終生 退婚當天,我嫁豪門養崽崽 卧虎天師 回到1991去奮鬥 修仙歸來,妻子跪求原諒 師叔祖明明超強卻非要擺爛 全民突圍:我槍械滿級熟練度 把世界設定改了之後 和高冷女教師領證,全校都驚了 人麻了,系統讓我追前女友宿友 大玄印 人在港島,締造傳奇 北美巡警:美式居合 綜漫:人在柯南,養貓養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