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在書案前坐好,對二人道:“兩位愛卿不必多禮。”
見二人賜座後已坐好,劉辯開口道:“去年9月,朕重新舉辦登基大典,在大典上,便提及董卓在甘泉宮的廢帝之舉,董卓另立劉協為帝。
朕的皇帝年幼,任其擺布,這董卓實乃包藏禍心,欲行篡漢之事,已是昭然若揭。
朕真是恨不能将其碎屍萬段,飲其血食其肉。
但無奈其麾下有三十多萬西涼悍勇之士,又收編了京城中的人馬以及并州軍,擁兵四十餘萬。
朕便與諸侯約定,待開春之時共同讨伐董卓。”劉辯一邊說着,一邊看向二人。
“陛下,如今幽州五郡已安定,百姓生活安樂,道路通暢無阻。
并州的上黨、雁門等地,在陛下大敗異族後,也再無争端。
且在陛下将鮮卑族安置在二郡後,他們也為陛下飼養牛羊、屯田以及遊牧戰馬。
狄大人等人前往青州後,陳将軍迅速招兵5萬進行屯田,并剿滅了青州境内一些大大小小的山賊。
雖還有衆多山賊未剿滅,但照此發展,已無需擔憂。
陛下,是時候在舉行武舉之後,起兵讨董了。”曹操站出來說道。
“董賊大逆不道,不僅擅自廢帝,還把關中弄得民不聊生。
陛下起兵讨董,是順應天意和民意,而且,讨伐董卓的檄文早已發布天下,想來一些較遠的諸侯已經動身了。”王猛則是躬身說道。
“如今從幽州到并州上黨之後,離洛陽僅有一河之隔,确實應該早做打算了。”曹操再次說道。
“那你們說說,這董卓該如何讨伐?”劉辯目光炯炯,望向二人。
曹操臉色稍作沉吟,開口道:“臣認為,陛下應當親自前往會盟,主持讨伐大計。”
“不可,陛下自入幽州以來,每次大型作戰都以身犯險,此次讨伐董卓,有數道雄關阻隔,恐怕會曠日持久,戰場形勢難料,陛下萬萬不可以身犯險。”王猛站出來反對道。
盡管已做了皇帝,但劉辯有着自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熱血之心。
熱鬧之事,誰都想湊湊熱鬧,諸侯讨董,這可是三國時期難得的大場面,劉辯确實很想去見識見識,更何況還能先見見那些諸侯,做到知己知彼。
聽了王猛的話,劉辯稍作沉思,接着望向曹操,想看看他會如何反駁。
“景略兄此言差矣,曹某不敢苟同。”果然,曹操反駁道。
“朕為何要親自前往會盟?孟德且說說看。”劉辯對曹操說道。
“首先,陛下會盟是大義所在,董卓雖為叛逆,但他手中有僞帝,還有一大半當初的漢臣。
當今世上,隻有陛下能在名義上與之抗衡,若陛下不去,恐怕董聯盟難以名正言順。
陛下親自前往坐鎮指揮,才是正理。”
“嗯,孟德所言甚是。”劉辯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其次,天下諸侯人心不齊,粗略算來有近二十路諸侯,數量達數十萬之衆,恐怕唯有陛下親臨,方可令衆諸侯齊心合力征讨董卓,使陛下得以收複洛陽。”曹操言辭笃定地說道。
劉辯對此記憶猶新,前世看諸侯讨董之時,因人心不齊,最終不歡而散,漢室亦未能光複,反而令曹操這位愛國志士對大漢逐漸失去信心。
“孟德所言甚是在理,唯有朕親自出馬,方有希望鏟除董卓,收複洛陽。
至于朕之安危,此次讨伐董卓,有天下諸侯以及朕之大軍和諸位将領守護,無需擔憂。”曹操所言極是,王猛亦不再反對,劉辯随即言道,決定親自前往會盟。
“若陛下親自參與會盟,确實需選擇合适時機。”劉辯剛作決定,王猛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這是何意?劉辯面露疑惑問道,陛下若去得過早,猶如天子等候臣子,有損陛下與臣子之威嚴;若去得太晚,又恐諸侯間起沖突,無人能鎮住局面。”王猛解釋道。
“哦,那景略以為,朕何時前往會盟方為妥當呢?陛下所關注者,并非何時前去會盟,而應先派遣禦前大臣,提前抵達會盟之地。
籌備會盟所需之物,代替陛下接待諸侯,以防他們發生摩擦與變故,如此既能彰顯陛下威嚴,亦可管理各路諸侯。”王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劉辯聽聞王猛此言,說道:“嗯,此言甚妙,那景略可知何人能擔此重任?”
“非曹孟德莫屬,孟德與諸侯中的袁紹、袁術等人相熟,且孟德又擅于交際,由他擔此重任,必能保陛下威嚴無損。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從零開始開荒,打造最強部落 梧桐應怨夜來霜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鐵血劉宋 穿越後的沒羞沒臊 開局一把刀,狂掃八荒 我與我的胖橘貓 三國之第一神技 修仙:美男皆是工具人 末将不才,請大清赴死 大秦:我狂撩秦朝公主! 虎大王的兔毛腳墊 恒界 扶龍傳 向魔女大人宣誓效忠 紅樓:帝國柱石 NBA:總冠軍戒指兩隻手帶不下 沈家大小事 極品枭龍 傻子,求你弄死我吧! 懷孕雄子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