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南唐不難 > 第74章 王王李弘冀求追讀(第1頁)

第74章 王王李弘冀求追讀(第1頁)

李弘冀看似在朝中沒有根基力量,其實不然。

在三位相公相當于挂件一般的情況下,剩下的朝臣們誰也沒有這個資曆和本事來主導全局的發展,也就不能獨斷專行,大小事務皆由李昪來決定,這也是造成了他十分忙碌的原因——事事都親為。

但别忘了李弘冀的嶽丈是誰。

刁彥能看着雖然官職在一衆官員之中顯得不是很起眼,但那隻是因為他甫一開始是徐知訓的幕僚,為他出謀劃策,雖然兩救李昪,但也掩蓋不了他之前政治上的缺失。

除去這件事,刁彥能可以算得上南唐元老級别的人物了,又因為自身嚴肅好學,無論是老的小的,交到了一大堆朋友,這也是之前為什麼常夢錫他們聚會選在刁彥能家裡的原因,這毫無疑問地體現出了他們對刁彥能的信任。

眼下這種情況,刁彥能作為李弘冀的親族,是不好出列幫李弘冀邀賞的。

但他的朋友們可沒有這種顧慮,嚴續率先出列,朗聲道:“南昌王為國戍邊,擊退來犯之敵,揚我大唐國威,理應重賞。不如召其回京,封其為金陵尹,以練為政之理。”

陳覺和馮延巳對視一眼,要是将這金陵尹的位置坐實下來,那李景通的儲位就絕對跑不掉了。

李昪輕輕敲了敲皇座的扶手,沒有說話。

底下熟悉皇帝的大臣們知道,這是李昪對于所奏之言不滿意的表現。

屢屢升遷的魏岑又一次出列,他是這麼想的,既然李昪不想李弘冀回京任這京兆尹的位置,但以李昪對李弘冀的喜愛之情,絕對不是不想李弘冀回京,隻是金陵尹這位置的象征意義實在是太過重大,不能輕易給出。

“陛下,臣以為南昌王雖立大功,自是不必待在那等濕冷之地,但功過相抵,不如止召回京,不予封賞。”

聞言,李昪輕叩的手指兀地停下,微笑着說道:“魏卿以為,于國有功之人,不當封賞嗎?”

糟了!猜錯了!魏岑心裡一涼,因為他之前屢屢猜中李昪的想法,于是心中不免對李昪有了輕視之心,以為皇帝也就這樣。可要知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又有驕兵必敗一說——魏岑此次,可是栽了個跟頭。

“臣……”

解釋的話還沒出口,就被李昪打斷:“封賞這件事,景通如何看?”

這下,朝中的大臣多是看懂了李昪的意思,讓親爹說說給自己親兒子封賞的看法,那不就是相當于明示說朕就是要給孫兒封賞,但怎麼封賞,封什麼,不能朕自己說出來,得你們猜出來。

這也是禦下之道的一種方法。

站在隊伍最前列,甚至身位還要隐隐超出三位相公的李景通躬身說道:“回禀陛下,關于封賞之事,臣以為嚴侍郎說得在理,南昌王為國戍邊,擊退來敵,于國有功,必要厚賞之,以安功臣之心,以撫士卒之氣。”

“那齊王以為,南昌王當得何種厚賞?”李昪對李景通這次的發言還比較滿意,于是有點期待地追問到。

沒想到李景通腦門上冷汗直冒,沉默一會兒,隻道出了六個字:“全憑陛下定奪。”

聞言,李昪冷哼一聲,也沒心情和這些朝臣再繼續掰扯下去,目光掃了掃,尋了個在他眼中很是聰明的人:“張卿以為如何?”

随着李昪的這句話,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張居詠的身上,讓他沒辦法再裝鴕鳥。

不過面對這種情況,張居詠面上依舊平淡如水,一點慌張的神色也無:“臣以為,當晉王爵。”

此言一出,滿堂官員的眼神都震驚地望着張居詠,現在李昪的四個兒子中,除了最小的李景悌因為年紀尚小還沒有封王之外,其他三個兒子李景通、李景遂、李景達各封了齊王、壽王、信王,都是一字王。

而孫子輩中,除了皇長孫李弘冀封了南昌王這個二字王,其他稍微年長一點的都隻封了公爵。

問題也正出在這裡,李弘冀已經是二字王了,要是依張居詠所言,再晉王爵,那就隻能封一字王了,可他父親大叔大伯現在都還隻是個一字王,讓後輩與他們平起平坐,于禮法不符。

但張居詠老神在在,全然不顧其他人的眼神,他雖然自認精明,但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能猜中李昪的想法——除非李昪本人自己給提示。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三國:軍師收手吧,已經大一統了  76号諜蹤  包養我吧  洛天心  夫君!生娃這種事不能靠走量啊  尚遙和他的簡老師  大明:開局老朱逼我納妾,人麻了  帶着群英系統穿越三國  殿下他隻想鹹魚[古穿今]  大唐之盛世大柱國  大秦:七星燈續命,令祖龍永生  大明名偵探  大漢冠軍侯:我生來就無敵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  漢末無衣  我的功法全靠編  無恙  一覺醒來,三個老頭叫我爸  神話從童子功開始  小姐,姑爺他又要造反啦!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