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乃是冀州豪族,天下名門。
先祖孟神通乃是一代天驕豪傑,于一百三十年前的泰山至尊會盟中,支持北堂恭建立大雍皇朝,從而開創南安伯一脈,世襲罔替,乃朝之貴勳。
當代南安伯,孟家家主,乃是孟昭的大伯父孟繼祖,他和正妻育有二子一女。
長子孟希,今年二十四歲,次子孟文,隻比孟希小兩歲。
孟昭從神秘人處了解的情報得知,本來這兩兄弟的關系在少年時也還算和睦,勉強算的上兄友弟恭,不過成年之後,關系便急轉直下。
關系破裂的原因也不難理解,就是孟家家主的繼承人位子太過重要,利動人心,在财富和權勢面前,親兄弟也翻了臉。
這種事情并不稀奇,哪怕在孟昭前世所在的和諧社會,親兄弟為了遺産之争也沒少打破頭。
尤其是近一年,孟希和孟文兩兄弟可以說是處處針鋒相對,以孟家為戰場,展開了激烈的争鬥,争錢,争人,争地位。
盡管孟昭剛剛回到家族,但作為二房的掌舵人,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兩兄弟争取的目标,或許也是打擊的目标。
呂樂雖然在孟昭面前乃是一副謹小慎微的奴才樣,但本身很機靈,又經過呂忠的細心教導,對眼下孟家的局勢還是有所了解的,小心回道,
“少爺,小奴覺着,二公子此舉用意頗深。
其一,向您釋放好感,席間或許會許以重利,拉攏您為他所用,好增強實力。
其二,您隻要去赴了宴,即便不曾許諾什麼,若是傳到大公子耳中,以大公子的為人,心中嫌隙怕是不小,對您不利。
故而,小奴以為,您不該去。”
孟昭點點頭,這呂樂見識是有的,知道不該輕易涉足進大房那兄弟兩個的争鬥當中,因為其中兇險甚大,可惜仍忽略重要一點,那就是他自身的特殊性。
孟昭此人命運可謂多舛,出生時母親難産而死,七歲那年父親孟正安練功走火入魔,同樣撒手人寰。
後來新帝北堂盛繼位,皇朝之内地震,洪水等天災不斷,百姓受苦。
民間流言四起,甚至有幾個偏遠地區鬧出暴民造反的戲碼,雖然很快被剿滅,依然讓北堂盛心憂。
大帝北堂盛聽信欽天監所說,認為是上界星辰動蕩,需以皇朝内三十六位貴族子弟入大慈恩寺當中誦經祈福,曆時十年才可功德圓滿,徹底消弭災氣。
至于其中隐藏了多少更深層次的博弈和陰謀,那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年僅八歲的孟昭便成了這三十六個倒黴鬼中的一個。
直到最近才熬足十年時間,回返家族。
基于這個前提,孟昭和孟家可謂是血緣親近而感情淡薄。
若是在回到家族之後,還刻意的保持距離,抗拒融入家族,将兄弟當成用心不良的賊人那般防範,他的長輩們會怎麼看?
抛開一切陰謀論,十年不見,堂兄邀請堂弟吃個飯,喝個酒,來接風洗塵,不去,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孟昭的大伯孟繼祖,三叔孟弘道,可都是宗族觀念極重的老派家長作風。
一個遊離于家族之外的人,一個目無尊長之人,絕對不受他們待見。
故而,兩害相較取其輕,自然是以讨長輩喜歡為重。
孟昭眼中有了決斷,拂袖下令道,
“阿樂,你待會兒和我一起去赴宴,再準備一份厚禮,就從朝廷給我的賞賜當中挑選,不可怠慢。”
呂樂雖然疑惑,但很是順從的垂下頭,朝着孟昭及揖手一禮,
“小奴明白。”
孟府宅邸占地極廣,寬闊氣派,内中不但有桂殿蘭宮,高堂廣廈,還有假山,林園,花壇,流水等各色設施,美輪美奂,堂皇豪奢。
一連穿過三條長廊,八個大院,四座樓閣,才終于來到孟文設宴所在的北苑雅蘭亭門前。
兩個黑衣佩刀的魁梧大漢,好似石塑一般冷峻的立在大門兩側,威風凜凜。
呂樂知道這雅蘭亭守衛森嚴,巡查仔細,因此提前一步上前,将請柬遞給其中一個大漢,等确認身份後,才在這個大漢的帶領下,進入院内。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 我在異界撿垃圾吃的那些年 大魏風華 漢末無衣 亮劍之給孔捷當警衛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大明:開局老朱逼我納妾,人麻了 明初:帶皇爺爺教訓後世皇帝 (轟出同人)接吻無需征求意見 三國:軍師收手吧,已經大一統了 76号諜蹤 一覺醒來,三個老頭叫我爸 帶着群英系統穿越三國 漢纛 大明名偵探 明末:人在遼東,請大帥赴死 讓你自保,不是讓你拿下女領導 大唐騰飛之路 家父天可汗 短視頻通古代,曆朝曆代集體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