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靖遠對這風俗着實感興趣,便問吳興德是否當日能同去。那戶人家倒是熱情得很,連連邀請。吳興德自然沒有不同意的。
許靖遠當初從機場進入市區,所見的綿延不絕的山,名叫福陽山的,幾乎就是桐市先人的葬身之所。舊時桐市人每逢清明,便要早早起床,從離自己較近的路口登上山去掃墓,若是祖宗多些,從山這頭到那頭,走上一日也是可能的。
這戶要撿骨的人姓康,能拍闆做主的康老爺子瞧來也有個六七十歲,身子骨卻極為硬朗,走個山路也是虎虎生風的,十幾二十歲的小年輕都趕不上他。
許靖遠墜在他們身後,饒有興緻地看着四周。
吳興德選的日子,是清明後二日。眼下目之所及的地方,蒼翠間掩映着些紅紅綠綠的紙錢,還有些在陽光下金燦燦地閃着光。
許靖遠眼尖,時不時能看見幾棵盤根錯節的樹下堆在一起的陶甕。有的甕上還壓着石頭。那叫金罂,便是用來裝要進行二次葬的屍骨的。
有個康家的小年輕指着一處放着金罂的地方:“前天掃墓,那家燒紙錢把甕給燒了。”
他身後年紀較長的家人啪地一下打偏他的手:“别亂指,小心手指讓人舀了去。”
那小年輕撇撇嘴,和其他年輕人對視一眼,做了個不屑的表情。
康家曾祖的墓地在半山腰,不算太遠。道路前兩日就被清理過,隻餘了兩旁的相思樹。在一棵大樹下參差不齊地擺放着幾個金罂,康老爺子解釋說是幾位曾祖輩的骸骨,因要等今日拾骨的曾祖一同下葬,便一直放在這裡。
康老爺子讓家人擺上供品,點了香,瞧着香燃了一小節,便從籃筐中掏出一對半月形的茭杯,蹲在地上喃喃問詢起來。
連擲三下都是一正一反的聖杯,頓時開心地令人将供品撤去,招呼來幫忙的人起墳。
這一下可是大工程。康家的小年輕們有的不耐煩等,有的則是心裡畏懼害怕,不一會就一個個開溜了。
康老爺子忙着起墳的事,好一會才發現自家小孩們都不見了,頓時就要生氣。虧得旁邊的家人勸了,才歎氣說着:“我是怕他們小孩家不懂事,萬一去哪個墳前沖撞了就糟了。”
那家人勸着老爺子自去忙,自己轉身打電話叫小孩們回來。
過了段時間,陸續有人回來,而那棺木也已經起出。許靖遠暗自告罪一聲,走上前去細細看康家撿骨。
作者有話要說:我到後面發現自己把擲杯(博杯、擲茭杯)寫成擲笈……
我們這邊呢,與神明或者先人溝通的東西,是兩枚半弧形的闆,一面平一面凸,平面可以相合,稱為杯。當你要向先人或神明詢問事情的時候,就拿這個杯,問你想要問的事情,擲在地上。
如果是一個平面一個凸面,就是聖杯,是好的意思。兩個平面,是笑杯,表示還沒決定,猶豫。兩個凸面自然就是不好了。
不過我百度了一下,這個是道教的問蔔儀式。但我們這邊是比較盛行啦。
☆、鎮墓
起棺後,年輕人都紛紛往後退,唯有許靖遠往前走,倒讓他們都驚訝不已。許靖遠面目俊朗,打扮與一般年輕人無二,因而即便長輩告知過他是黎陽觀的道長,卻也沒人在意。
此刻這麼一踏步,倒真讓人發現他的不同。
有小姑娘想喊住他,被其他人拉着手扯回去。
屍體腐化後有瘴氣,因而開棺後也隻是放着,人都退到一邊。許靖遠站在康老爺子旁邊,問着撿骨的一些細節。康老爺子一一說明了。
所謂撿骨,需将遺骸從頭到腳撿起,一一清洗,再由腳到頭放入陶甕中,擇吉日葬入選中的墓地中。
“當初這塊墓地就請人看過了,是塊風水寶地,就想着直接葬入原址。那些個祖宗裡頭,我爸是要跟我媽一起合葬的,其他人就在旁邊另外安葬。但這還得跟他們問問看願不願意呢。”康老爺子說着。
“石料都運上來了,在那。”他指着一堆石塊,“那墓碑可是請有名的手藝人做的。”
許靖遠跟着康老爺子走過去,那是塊黑色厚重的石碑,表面光滑,雕刻着逝者名姓及生卒年,又用金粉細細塗抹。
許靖遠的目光落在正中的“項公XX”。
見他不說話,康老爺子順着他目光看過去,笑起來:“道長是覺得這個姓氏很奇怪?”
許靖遠點點頭:“畢竟您姓康……”
“我們家啊,比較特殊。活着的時候呢,姓康,死了之後就要改為項姓。據說祖上原來是荊楚一帶的,因為得罪了貴族,舉家逃到這裡,改項為康,隐姓埋名逃過死劫。但是人總要有根,姓就是我們的根啊。落葉歸根,人死了也要返回故土去。”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鹹魚皇妃升職記 王者:在AG首發,斬獲FMvp 我真的是個脆皮法系+番外 重生之最強商女 謀入相思 南天門戰神 摸個屍哥來戀愛+番外 末世對我下手了 越界+番外 90鄉村:我和嫂子一起經曆風雨 凡人修仙:道友全死了 漢朝之秦末楚漢争霸 心間盛寵 江城子 女捕快打鐵記+番外 反派:我的徒弟全是女主 爹地,這個媽咪我要了 仙界大劫,我被迫沉睡 沒用的吸血鬼【CP完結】+番外】 綜漫:樂隊夢想從孤獨搖滾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