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自己為什麼會走上寫作這條路,可能真的跟孩童時期的經曆有關,或巧合,或注定。時光倒退,追溯到很早很早的小學(可能說小時候你遇上的某個人,真的可能就改變你一輩子,有時回想,還真的要感謝有這麼一個人),那時的自己還有幸在鄉裡的重點班上學,五年級開始住校,一周回家一次,哪怕現在看來,學校到家也就幾裡地的事兒,可當時就是覺得距離好遠。其實一開始也是生活平平,小學的學習中我也算不得成績較好的,老師也不算太看重我。直到後來語文老師休産假,找來一個臨時的代課老師,我的心湖才終泛漣漪。
即便小學畢業後再也不見,他也是我一輩子也忘不掉的小學語文老師,滕瑞耿滕老師。在那個幾乎一切以學習成績論輸赢的時代,碰上這麼一個懂得很多、又頗為看重我的老師,我覺得真是人生之大幸。
還記得剛開始給我們上課時,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天多的三國、水浒,聽得同學們饒有興緻。後來上過很多識别錯别字、寫詞造句、講解課文的課我到現在還能記得,甚至是課裡的某一處細節,不經意的就記憶了十六七年。課裡的寫辭寫對聯,老師總會跑過來看我的,審閱評價的念辭,也總是褒的遠大于貶的,估計也就是從那時起,老師給我的看重,給我帶來的久違的自信,讓我的小學生活不再平淡。
那時,特别興一種收藏本,就是記錄好詞好句啥的,偶爾還可以寫自己的心情,很像後來的日記。滕老師也是有時間就給我們審閱,估計這也算積累自己筆觸的第一步吧,後來有很多這樣的本子,奇奇巧巧地跟了自己十幾年,有的封皮都結渣掉了,紙張上的字還依然清晰。不過就是這種收藏本,成就了自己後來的斷劍情雪。當時我記得自己第一部構思時,是一部校園類的小說,好像名字叫做《還鄉記》還是《在鄉記》,有些忘了,反正當時也是借鑒高爾基《在人間》來命名的,講述一段男主在外求學而女主生病留鄉發生的故事,因為是純構思的,兒時的自己又經曆平平,于是這則故事早早就夭折了,到現在也隻記得個大概而已。
萌芽種在小學,花則開在初中。
還記得那是初一的第一篇作文,當時語文老師(其實我還記得她的名字叫董文靜,雖然她隻教了我們幾個月就回家待産了。怪了,為啥我的第一任語文老師都是待産休課的。)讓我們寫一篇童話,童話奇思異想、天馬行空,行文思路完全不受限制,這就是我擅長的啊,于是洋洋灑灑幾千字,光那個作文頁我就寫了十一張,要知道别的學生可都是才寫兩三張的。當時童話的名字我起名叫《魔界》,也就是後來《聖騎傳說》中的第一章《伊娜雪公主》。後來我生病在家,也是從同學(一個叫節朋朋的女生)的口中才得知老師對我作文的評價“寫得都快成小說了”,哈哈,總之也是贊許的更多。
然而她不知道,其實那部童話,我基本就是以小說來寫的,隻是後來的構思連我都控制不住了,慢慢發展逐步展開,幻化成後來的《瞬戰》,又變成現在的《聖騎傳說》,也是我人生中第一部完整構思的長篇小說。
後來初二轉學,我到了山東。在那裡又開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不得不說,我的學習成績,就是在那裡完成蛻變的,隻不過這次蛻變的主打前鋒,變成了英語,當時也是新轉來的英語老師呂愛花特别特别看重我,讓我一度在班級裡混的自信滿滿順風順水。可能很多大人不理解為什麼兒時的任課老師會對孩子的學習有影響,也總聽大人說學習又不是給老師學的,但其實小時候的大家都有這股勁兒,某一老師特别看重你,你就拼命學考出好成績給他看,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孩童時期,我們都渴望被更多關注吧。
其實在初中這段時間,我依然沒停止對小說的追求,反而因為這段時期的優異成績,讓很多同學知道我還有寫小說的行為,畢竟那個時候,他們頂多也就是看看小說而已。殊不知,一部借鑒古代日本背景的小說,就這樣悄然出現在我的生命裡,成了我實際意義上的第二部長篇《二十四武士》。構思這部的初衷,我還真有些想不起來了,可能隻是當時初觸和風文化的喜歡,隻知道手稿積累了幾百頁,卻一直沒有動過筆。
就這樣,一部又一部,無數的構思在我的腦海中顯現,現如今已記不清構思過多少情節,刻畫過多少人物,總之,如果某一天我自習做題做的半天沒有進度,嗯,那就基本沒别的了。不過我也就這樣,自然而然的,走上了孤獨清苦的寫作之路。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光逝gl 路遇白絲空姐,摸手就能掉寶 在極品虐文懷了小炮灰的崽+番外 他是唯一的光+番外 (綜英美同人)現在是超英遊戲場時間+番外 回到唐朝當偵探 (女配)督主攻略!+番外 快穿!被我和死對頭同人文冒犯到 綜武:我的神話造物書 遇見 我有後台你怕不怕 和撿來的男人結婚後 與君歸+番外 穿成男主跟班的我天天演戲+番外 失憶後愛人喪病了怎麼辦 神雕:我有嬌師名莫愁 女尊之夫郎别跑 小星星+番外 男朋友都變成了瘋子(快穿) 穿越之嚣張家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