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大寒,上京城郊外太祖廟。
按照習俗,大晉的加冠禮當日需要祭拜先祖,所以顧舜雲和姜朝歌在天色未明之時便已經抵達了位于京郊的太祖廟。
姜朝歌被領到了祖廟的偏殿等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一直要等冠禮流程到達“拜母”這個環節,她才能夠出去。
而顧舜雲則去了特定的房間裡沐浴焚香。
卯時一過,承元帝與本次加冠禮的參禮人及觀禮人也陸續的到達了太祖廟,放眼望去也有一百來人。
沐浴焚香後,作為禮賓之一的甯國公開始為顧舜雲梳頭,甯家是四大名門之首,甯國公已經到了花甲之年,可是看起來仍然紅光滿面、精神抖擻。
在本朝,加冠禮禮賓的人選必須得是福壽雙全的人物,據說隻有這樣的人給冠者梳發時,才能讓冠者也如他一般,福壽雙全。
而作為顧舜雲父親的承元帝毫無疑問的就是本次加冠禮的主人家,同時兼任主人的還有皇室宗親之首的康吉親王,他是先皇的嫡親兄弟,也是顧舜雲的爺爺輩長者。
在顧舜雲梳發期間,便由兩位作為主人的長者安排其他賓客和觀禮者的坐席。
顧舜雲梳發完畢後,甯國公将其扶出殿外,走到冠禮場地,冠禮正式開始,第一個儀節名為“迎賓”。
顧舜雲走到衆位賓客面前一一拱手拜會,而賓客們則一一還禮。
在禮賓的唱詞下,冠禮進入到了下一個儀節,其名為“始加”也稱一加,即第一次加冠。
加冠者為本朝最德高望重的姜太傅,他是本次冠禮的正賓,三次加冠都将由他來完成,顧舜雲的表字也将由他來取。
而第一頂冠被稱為玄端,或者缁布冠,是黑麻布所制,戴上此冠則代表冠者擁有了參與政治的權利。
而捧冠的人一般稱為有司,有司共三位,本次冠禮中的第一頂冠的有司是由身為文臣之首的許丞相來擔任,在太傅從他手中接過玄端時,他便唱道:“首加缁布冠。”
顧舜雲便跪在團蒲上,任由姜太傅給他戴冠,姜太傅一邊戴一邊訓誡道:“望你勤奮上進、不忘本初。”
顧舜雲順服的拱手,太傅幫他将冠仔扶正,始加之禮便完成了。
緊接着便到了“再加”的儀節,此儀節也稱二加之禮,流程與始加相同,隻是二加的有司換成了武将之首的骠騎大将軍。
第二頂冠是由白鹿皮制作的,被稱為皮弁冠,姜太傅給顧舜雲戴冠時,訓誡的便是:“望你勇于軍事、為國盡忠”
第三次加冠的儀式與前面兩次雷同,隻是所加的冠比前面兩個等級高,被稱為爵弁,擔任有司的是主管宗廟社稷及禮樂祭祀的太常寺卿,故而這一次太傅的訓誡便是:“望你勿忘祖宗,四時祭祀。”
顧舜雲朝宗廟的方向一拜,三加之禮便完成了。
接下來,便到了“拜母”的儀節,本意是讓冠者以成年人的身份與母親和族親行禮,而作為顧舜雲母親的先皇後已經去逝,所以顧舜雲便隻需要拜見自己的兄弟姐妹和親戚宗老家眷等。
姜朝歌赫然在列,顧舜雲朝他們走來時,面上端方雅正,身姿挺拔修長,宛如屹立在雪中的松柏一般,紮根到了姜朝歌的心頭。
真好看啊,如此正經的一面,姜朝歌還是第一次見。
顧舜雲與衆位兄弟親族行禮時,特意朝着姜朝歌的方向移了一點,好似在說:娘子有禮了。
姜朝歌内心微顫,随即便用了最标準的動作還了顧舜雲一禮,兩人起身對視時,眼中皆有漫漫情誼。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别叫我混混 明昭帝姬 血月降臨,無敵的我帶來了寶可夢 小李飛刀之南柯 好感度飛升系統 誘入懷中 生正逢時(姐弟)+番外 我和她們的最美時光 逐日之月(兄妹虐戀) 我們的世界+番外 貴妃我啊,靠擺爛成宮裡萬人迷啦 (推手同人)念凡+番外 峽谷相逢坑者勝 本人是個神經病+番外 金主大人想複合+番外 金牌打手+番外 第六感女神[娛樂圈] 快穿之嬌媚菟絲花上位手冊 星際:帶着系統弘揚華夏文明 難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