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
聽到陶煉鐵的問題。
衆院士們的腦中頓時回想起他們看過的機甲方面的電影。
高達、神龍鬥士、鋼鐵俠……
就在衆人思考哪種機甲最為合理的時候,陶煉鐵也沒有賣關子,而是直接講道。
“那就是《環太平洋》!運動就是走、跳、跑步、向前、向後、向左走、向右走等等……”
動作指令則是對于機甲小部位的精密控制,比如大腿小腿、大臂小臂小臂、腰部、胸部等部位的精細操縱。
我剛剛說的翻滾,放在機甲上,至少需要輸入九個指令!”
九個指令?!
聽到陶煉鐵的話,衆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這個複雜嗎?
其實也并不複雜。
用陶煉鐵的說法就是,機甲的操縱,比如說翻滾。
首先,需要駕駛員下達指令,将機甲的能量由能量中心輸送到機甲的腿部,這樣它才能夠彈跳,這就已經是兩個指令了。
然後還要身體腰部彎曲,大臂、小臂彎曲、支撐,這又是三個指令。
機甲手掌撐地之後,機甲的腰部還要帶動腿部的翻滾。
手臂的能量供應加大。
大臂、小臂同時推動機甲身體,重新回到站立姿态。
這就又是四道命令。
加起來一共九道,機甲才能做到向人類一樣翻滾。
複雜嗎?
很複雜!
但是對于人類而言又太過簡單了。
人體想要做到這些,大腦有了“想法”後,身體就會自然而然地分配體力,然後執行大腦的命令。
但是機甲不同,操縱員才是他的大腦、神經和血管。
任何一個微小的決策,它都需要人類做出決定性的指令,輸入後它們才能夠執行。
加大能量卻不輸送指令的話,機器人也隻能站在原地幹吼。
輸入指令不調動能量,機甲同樣不能行動。
想到這裡,陶煉鐵不由搖頭贊歎地看向承影戰術機甲。
“我們日常制作的軍用ai機器人,其實都是為了滿足工廠制作的需求,它們的指令往往十分的單一,比如擰螺絲就是擰動,加上ai的話,也隻是能更加智能地操縱機器人瞄準螺絲帽和螺絲口的位置,在頂多就三五個指令,但即便是這樣,也需要工程師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調試。
但是承影戰術機甲……不敢想象編程它的工程師到底下達了多少的指令。
更重要的是,它被錄入了那麼多的指令後,程序居然還沒有崩潰,而是如此絲滑地行動了起來,簡直不可能!
相較于老楊你剛剛說的智能駕駛汽車,ai需要控制的東西其實很少,最多不會超過20個指令,但是你知道ai操縱一台機甲,需要用到的指令有多少嗎?
剛剛通過視頻,光是跑步、擺動手臂、跳躍、彎腰、側身躲避、旋轉等等操縱,我大概計算了一下,不少低于140個指令!這其中還有大量重複的指令我沒有算在其中,但是你們看,那個承影戰術機甲有出現任何失誤嗎?沒有!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八零:我被退役軍官寵上天 被趕離家後,我和豪門闊少閃婚了 (僞裝者同人)青年明樓的煩惱 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番外 大佬的副本考試日常 魔臨淵 上策 言不過此 (曆史同人)遺劍歸唐 (霹靂布袋戲同人)同袍 快穿之桃妖修行記 小世子 (曆史同人)我當燕王妃那些年 全家讀心被迫吃瓜,我喝奶躺赢 我,柔弱輔助,暴打入侵者 何必當初 和校草同桌二三事 ABB征戰高考團 執手挑燈看劍+番外 重生成校霸的親閨女+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