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錢春華家歡快的氣氛不同,黃花嶺今日趕往縣城的村民家中,無一例外,氣氛都非常地沉重。
在縣城裡的所見所聞,讓他們知曉,外面地事态比村長口中所講的更加嚴重,哪怕南洲縣的現任縣令已經明令禁止傳播此類消息。
但各種茶肆、酒樓,就連街頭巷尾,都有人議論紛紛,更有親臨過現場逃回的人,為大家講述。
上午因為沒帶戶帖,所以大家都沒能買到糧食。
徐婆婆家,江河海濤五個兒子齊聚一堂。
徐江一臉的愁容,他們這一大家子,足足五十多口人,因為沒有分家,家中所有的糧食都放在了一起。
别看地窖裡堆滿了糧食,但讓一大家子敞開了吃,撐不過三個月,就算頓頓喝粥,也最多撐半年。
今秋收成本就不好,交完田稅後,又賣了一半的糧食,本以為年後可以種一茬土豆和紅薯,剛好能接上饑荒。
隻是沒想到突旱災,年後還能不能成功種植難說了。
徐江今日帶着四個弟弟,本打算去縣城裡尋摸一番,想把家裡的栗米和玉米,去換成最便宜的黑面,也能多吃一段時間。
沒想到縣裡不光是沒有人換,就連黑面,也被限購了。
花銀子去糧行買糧食,但家裡總共就隻有十八兩銀子了。
徐婆婆經過一陣沉思後,開口道,“還是去買的,把戶帖上的額度都買完。”
這位已年過花甲的老人,始終堅信,隻要人還在,一切都會有的,徐家多少次撐過不少難關,靠的也是人多力量大。
徐婆婆從房裡摸出自己的存銀,遞給了大兒子。
徐江:“娘,我下午帶弟弟們再去一趟,争取把糧食都拉回來。”
徐婆婆點點頭,“回來的時候,避着點人。”
江河湖海濤五人都點點頭,表示明白。
這一幕不光生在徐家,還生在黃花嶺的不少人家,上午縣城的見聞,讓他們知曉,村長所講并非是危言聳聽,而真實情況可能比村長所說更嚴重。
有遠見的人家馬上拍闆,下午趕去縣城買糧,能買多少買多少。
也有部分人同李翠紅一樣,認為完全沒必要,不光是沒必要,還嘲笑村中那些趕去囤糧的人。
李翠紅他們這幫人,正齊聚老槐樹下,嘲笑着推着獨輪車浩浩蕩蕩趕往縣城的人。
不過這一切都與錢春華無關,吃過午飯後,趁着錢興山還能幫自己一個下午的時間,錢春華決定去獅子山走一趟。
山頂上的山泉水,錢春華要把空間裡的五十個噸桶裝滿。
還有木柴,錢春華也需要大量囤積。
帶着三個孩子,錢春華母子四人一同朝着獅子山走去。
原身在趙家,常年忙碌着為一家老少做飯,做家務,對獅子山的地形,反而沒有青松熟悉。
青松興緻勃勃的領着錢春華,一邊走,一邊給娘介紹着。
“娘,我們以前經常從這裡進去割豬草。”走了大約半個鐘,趙青松指着山路旁的一條小道說道。
說完後,趙青松還一臉的惋惜,“可惜這裡已經沒有豬草了。”
錢春華知道,快半年沒下雨了,野草野菜生長也受到極大的影響,整個黃花嶺的人,都靠這座山養活,沒有野草也很正常。
母子四人邊走邊聊,在半山腰以下,都沒有了野菜、野草和木柴了。
一直走過半山腰,青松停了下來,“娘,從這裡進去,還有木柴。上午我們就在這裡撿的。”
三個孩子還小,他們隻能撿掉落下來的樹枝,斧頭這些工具他們是沒有的。
錢春華還要去山頂,不能帶三個孩子。
“你們就在這裡撿,娘再去山上看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閃婚後,夫人馬甲太多藏不住! 嬌軟美人要抱抱,謝九爺下跪哄她 當初要不是你長得好看 我姜子牙,垂釣成聖入朝歌 惡障練成傳 無限,從絕世唐門開始 能戰虛空 都市戀愛談 非吉非兇 甜寵!重生後,在陸爺的心頭放肆 四合院:我的諸天好坑爹 失憶後我靠女裝大佬躺赢 開了,子彈能穿牆透視,飛天遁地 我可接天道之眼 妖妃就該死嗎 古代種田文裡,老黃牛大房不幹了 炮灰不在服務區 深度試婚 我好煩!偏執世子太愛我怎麼辦 傅先生每天都在撩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