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昉頓時大喜,
“原右中允黃道周,品質清修,學識淵博,為官更是清廉敢言。”
“我聽聞黃道周罷官後在家鄉耕讀,但是生活貧苦,連孩子飯都吃不飽。”
“但是黃道周拒不接受他人的饋贈,依然我行我素。雖遠在家鄉,卻是時刻心憂國家社稷。”
崇祯頓時想起來黃道周這個人,崇祯十一年在朝堂上和自己當時的寵臣楊嗣昌據理力争。自己偏袒楊嗣昌,将其連貶六級。
崇祯十三年,江西巡撫解學龍以“忠孝”為由向朝廷舉薦黃道周,自己以“僞學欺世”之罪重治罷官。
現在想起來當時确實是太過于沖動,關鍵原因就是黃道周冒犯自己的威嚴,據理力争。
沒有想到自己現在嘗到了惡果,朝堂之上再也沒有敢言的大臣。
“好,要不是愛卿提起,朕還險些忘了此人。”
“傳旨,将黃道周官複原職,進京入見,并賞賜白銀百兩。”
黃景昉和黃道周是福建老鄉,對黃道周的人品甚是佩服。
見好友官複原職,以後更是同殿為臣,一起為大明鞠躬盡瘁,不由感到心情舒暢。
黃景昉回到翰林院的公房以後,李适問了老黃和皇帝的對答。
見老黃應答得當,不由老淚縱橫,這個代言人還行,不負所望。
這時李适将剛才寫的吹捧皇帝的文章丢給老黃,黃景昉拿起來逐字閱讀,不過越往後看臉色越是難看。
“這是不是太過,萬一以後被其他大臣看到,我的老臉究竟往哪裡丢。”
其實李适寫得文章就是曆數崇祯登基以來,幹的好事,壞事那都甩鍋給大臣。反正中心思想就是大明皇帝英明神武,就是大臣不給力,天災人禍太多,非人力可以能成。
要知道黃景昉可是黃道周的好友,俗話說人以聚類,物以群分。黃道周那是品質清秀,學識淵博,清廉敢言。
那黃景昉也不可避免也或多或少沾惹這些特質,隻是現在被李适影響太大。
這類人怎麼說呢,你要是讓他們幹大事,那是萬萬不能成的。但是人品啊,節操啊那是萬中無一的。
曆史上明朝滅亡,黃道周在家鄉組織義軍抗清。不過戰敗被俘,甯死不屈。
雖然不是幹大事的料,但是人家堅持的信念才是我們漢族悠長至今的關鍵。
李适雖然對老黃的人品很不恥,就是那什麼既要又要。但是看在他開始慢慢和自己靠攏的份上,當然也就是人品啥的,不由說道,
“你可以回去潤色一下,但是中心思想可不能變。要知道我們的目标可是中興大明,現在時局危機,我們也不能墨守成規,非常時行非常事。”
黃景昉很想說怎麼變成了我們的目标,我來捋捋。
我不就是想當個内閣大學士,光宗耀祖,怎麼現在會和中興大明混到了一起。雖然我也很想有所功績,但是我有幾斤幾兩我還是知道的。
不過剛才和皇帝的對答,自己也是忠君愛國,口号喊得震天響,現在想想還渾身沸騰呢。
現在被你李适當作提線木偶一般,我還有沒有面子,還有沒有尊嚴。
但是如果能在内閣裡面站穩腳,順便再建功立業,那也很不錯啊。
想到這裡黃景昉,臉色好看了一點。
然後再拿起李适的文章,想到以後被好友們的鄙視,頓時臉色又不看起來。
喜歡大明崇祯最後的忠臣請大家收藏:(xiakezw)大明崇祯最後的忠臣【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酒後翻車 病恹恹的團寵 清年已遇 五月的秋 總有一種舍友喜歡我的錯覺 重返未來1999之第二司辰 戲精之路[娛樂圈]+番外 三國:與曹操拜把子 逆天團寵:小嬌妻馬甲掉不停 獨獨有晴天 江灣路七号男子宿舍 深海審判 小瞎乞江湖遊 苦作舟 憑本事當大佬[快穿] 失戀太長 豪門禁忌:邵總你的嬌妻已養成 便宜太太 不由 四合院:家有悍妻,逃荒四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