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你說什麼呢!”孟齊一聲斷喝,打斷了劉耀的口不擇言。
他扭頭看向已經完全愣住了的陶暮,神色放緩,耐心說道:“總而言之,也算是一個權宜之計。不管外界對你對夜色有什麼不堪的猜忌。隻要咱們家的領養關系正式确定下來,他們要是再敢亂說,我們就拿着領養手續一個個告過去。絕對不讓你受丁點委屈。”
陶暮死死咬着牙,捏緊拳頭,隻覺得眼睛一辣,豆大的淚珠很不争氣的,自己就落了下來。
華夏的領養審核其實是很麻煩的。不過在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是社會福利院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親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這方面,條件卻又放的很寬。隻要求收養人年滿三十周歲即可。劉耀今年三十九周歲,孟齊比他小三歲,兩口子都符合領養人的年齡要求。而且他們兩個又是同性結婚,就算将來也不會有孩子。
最主要的是被領養人陶暮已經年滿十八周歲了。在法律上說已經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也就意味着就算劉耀領養陶暮,雙方也不會因為領養人性取向的問題存在什麼道德上和法律上的風險。
所以他們要辦領養手續,隻需要雙方都同意,然後向孤兒院遞交一下收養申請書,然後去收養登記機關辦理一下相關登記手續,最後再去當地派出所上個戶口就行了。
比收養十四周歲以下的孩子要簡單多了。
可饒是如此,等劉耀三人把所有手續跑下來,也足足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
新戶口本發下來當天,陶暮抱着簇新的戶口本傻樂半天。修長的手指在戶主頁和标有所有家庭成員那頁翻來翻去,時不時還翻到印有自己信息的單獨頁。上面寫着陶暮,性别男,與戶主關系……
長143毫米,寬105毫米的幾頁紙,被陶暮翻來覆去的折騰,都快翻爛了。
陶暮沒有自己的戶口本。孤兒院長大的孩子,隻有屬于自己的身份證,但是沒有戶口本。所有孤兒的戶籍全都登記在孤兒院的集體戶口上。就像上大學的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戶口挂靠在大學裡一樣。
陶暮上輩子回到沈家時,也沒有遷戶口。不知道是原書過于瑪麗蘇的劇情光環讓所有人都忽略了這一點,還是因為什麼别的原因,反正沈家人都沒有提到過遷戶口這件事。陶暮自己提過一次,被沈妍冷嘲熱諷的說他“剛回沈家連人都沒認全就迫不及待的想确定關系分家産,是不是還盼着爸媽早死”的話給怼回去了。之後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直到陶暮後來被沈家人逐出家門,陶暮也沒上過沈家的戶口本。
上輩子他直到死,都還留着能再次回到沈家,被沈家人接受的奢望。所以他即便被沈家趕出去,也沒有想過自己單立一個戶口本,哪怕他後來在滬城買了自己的房産和别墅,他的戶口也一直挂在滬城大學的集體戶口上。就算他已經畢業了,校方也沒有催他把戶口遷出去。也不知道是劇情光環輻射的,讓大家都忘了這一點。還是因為别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上輩子陶暮把沈毓趕出沈家時,并沒有提出把沈毓的戶口從沈家遷走這件事。所以直到他死的時候,沈毓的戶口還一直立在沈家。現在想想也是好笑,他身為沈家血脈相連的親生兒子,連個戶口本都沒上去。倒是那個鸠占鵲巢的家夥,一直堂而皇之的留在沈家的戶口本甚至是族譜裡。
也難怪陶暮刁難沈毓的時候,沈家的世交故舊全都站出來阻攔他。他當時還以為沈毓的魅力确實大,現在想想,分明就是沈家的态度太明确,以至于所有人都樂得給沈家一個順水人情。
重活一世,陶暮兜兜轉轉三四十年,總算有了自己的戶口本。上戶口的時候劉耀還小心翼翼地問他要不要改個姓什麼的——劉耀倒是沒别的意思,他就是想告訴陶暮,不管他們家小崽子姓什麼,他是把陶暮當親兒子看的。将來要讓陶暮給他養老送終,他也會把所有家産交給孟齊和陶暮繼承——就是這麼一個正式的,法律認可的家庭關系。
可是陶暮思前想後,考慮了好幾天,直到上戶口之前,還是決定不改姓——他就是陶暮,既不是沈暮,也不是劉暮,他隻做他自己。從今往後,再也不會因為那些不在乎他的人傷害自己了。
既然上輩子沒活明白,這輩子就再活一次。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就想用陶暮這個名字,明明白白的活一回。
劉耀和孟齊認的是陶暮這個兒子,并不看重陶暮叫什麼。陶暮也好劉暮也罷,總歸是這麼個人就行。當下也不墨迹,幹脆利落的上了戶口本。從派出所出來,劉耀開着他那輛大切諾基,副駕駛照例坐着他們家孟齊,後邊拉着新鮮出爐的大寶貝兒子,一家三口樂颠颠的開到宋記。
宋老爺子親自上竈,差點沒整出一桌滿漢全席。琳琅滿目近三十道菜,全都是陶暮愛吃的。幫廚的是陶院長、馮遠還有飯館那兩個夥計,秦妙茹和她那票兄弟也幫着打下手。
——秦妙茹這票人來燕京時,曾被陶暮特意拉到宋記接風洗塵。秦妙茹當時就看中後海這片風水寶地,覺得這邊特有人情味兒,就連每天早上起來聽到的那些走街串巷的叫賣聲都特别有意思。當下一拍大腿,就開始在後海這片兒到處尋摸,最後在離宋記兩條胡同的那條大街上租了個三層樓的鋪子開網吧。生意也做的紅紅火火。
而且秦妙茹他們人多,古道熱腸又愛熱鬧。知道陶暮跟陶院長和宋老爺子的關系,有事兒沒事兒就愛往這邊跑。尤其是這十月份,家家戶戶都開始儲存白菜土豆大蘿蔔,還有腌酸菜腌鹹菜的。秦妙茹就讓她那幾個膀大腰圓的兄弟來孤兒院和宋記幫忙。偶爾忙活晚了就在宋老爺子的四合院住一宿。反正老爺子家裡房間多。
到了後來,一幫人索性還給老爺子的四合院裡通了網線,非逼着老爺子學習怎麼在網上打遊戲。還給他找了幾個線上能下象棋的遊戲。美其名曰“找不到棋友的時候就跟網友下兩盤,省的無聊”。老爺子不喜歡,他們就死纏硬泡,非得讓老爺子接受新鮮事物。
把宋老頭煩的恨不得舉起掃帚疙瘩把這幫人轟出去。
陶暮被姚文霄買通十幾家媒體全網黑的時候,老爺子剛剛學會拼音打字。見網上有人罵他們家小崽子,氣的連夜注冊了飛訊賬号,拿他的一指禅跟人對掐,對方罵了一百句他連一句都回不上。氣的老爺子破口大罵。着實叫秦妙茹這幫人體會了一把京罵的精髓。
秦妙茹頓時指揮着她那幫兄弟還有來網吧玩的網友,按照幫忙罵一個小時能免費再玩一個小時的宗旨,按照老爺子罵人的風格,在網上跟那幫黑子足足怼了三天三夜。連她們家網吧都跟着一罵成名!
有了這麼一段戰友同袍般的交情,老爺子對秦妙茹這幫人的态度也緩和不少。孤拐老頭終于習慣了這幫鬧騰的小破孩,甚至把宋記關了幾天,找了工程隊把四合院的幾間廂房重新裝修一番,給通了網線,挂了空調,那些陶暮原先怎麼勸也不讓動的缺胳膊少腿的桌椅門窗也都重新修好了,換上新玻璃,不亮的電燈泡也都換上新的,罩好燈罩。最後冷着臉把幾間廂房租給秦妙茹他們了——省的一幫大小夥子大閨女的成天擠在網吧包房裡睡覺。實在不像個樣子。
所以陶暮這回來四合院的時候,驚喜的發現院子裡比以前有了許多人氣兒。從前空空蕩蕩讓人看了就覺得空落落的天井裡,擺滿了各種零零亂亂的雜物,都是秦妙茹他們從網吧搬過來的東西,還沒來得及整理完。秋日的陽光從茂盛的老槐樹的枝杈縫隙傾灑下來,将整個院子暈染的暖洋洋的,感覺特别有人情味兒。
他們勾了勾嘴角,給秦妙茹遞了個特别滿意的眼神兒——真不枉費他把秦妙茹這票人千裡迢迢的,從h鎮拉來宋記。果然他們家老爺子就是喜歡這種“仗義每多屠狗輩”的調調。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如果深情不對等[好萊塢] 重生之償情+番外 末世漫遊2619 火影戰國,宇智波斑竟然禅位給我 同桌他對我有非分之想 等天亮 當家 民國:上海灘枭雄 永州風雲 重返上重天 我,C位出殡+番外 食魂圖+番外 新婚夜,反派夫君他哭紅了眼 無限重生,全球隻有我知道劇情 開局和美女大明星互換身體 末世涅盤,囤積上億物資躺赢 雲間小農場+番外 沒錢 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番外 退路+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