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樂芳菲 > 第90頁(第2頁)

第90頁(第2頁)

婦人猶豫了一下道:“老祖宗,都城那邊...瑞兒他們一家...”

老祖宗歎了口氣:“都城已經陷落數日,你們就算過去也是晚了,瑞兒一家人的安危隻能憑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這位老祖宗便是一手将王瑞兒帶大的奶奶了。若是王瑞兒沒有嫁入王宮,她早就回到橫鎮跟在老祖宗身邊了。

可是沒有如果。

送走了該走的,王府還剩下大部分人。

老祖宗帶着子孫們,出了王府大門,來到橫鎮的城牆上頭。

橫鎮太守瞧見王家老祖宗,連忙上前行禮:“老祖宗親自來了...”

老祖宗擺了擺手,示意太守不要再說下去,她朗聲道:“當年王家先祖受封郡王,全族遷移到橫鎮,便是要替梁國守着這堵城牆,不教北邊的蠻人踏入我大梁國土。

後世子孫不成材,守不住爵位,若是再将這座城牆也丢了,有何顔面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今日,我王家百餘口人在此,誓于橫鎮共存亡。”

太守看着王家老祖宗身上的戎裝,在看看老祖宗身後的衆多身穿戎裝的王氏子弟,兩行老淚忍不住流下來。

大地震動,不遠處有煙塵升起,那是來自北方的趙國騎兵,他們在向橫鎮靠近。

梁國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可能是由于氣候的原因,晉國人似乎對這裡不太感興趣,一直沒有往這邊伸手,最多隻是派了一些探子監視着北地官員的動靜。

是以,梁國北方的官員大多是終于梁國的梁國人,當然他們終于梁國不等于終于晉人選出來的新梁王。

在晉人之前,僞帝甯沖時期,北方官員與甯沖不合,隻是維持着表面的和平,北方幾乎可以說是處于自治的狀态。

所以,跟梁國南方不同,梁國北方依然保留着前梁王時期的文武官員,軍隊和地方治理都是梁國人的土班子。其中橫鎮便是最典型的例子。晉王太後想要拉攏王瑞兒的父親便是因着這個。

所以說,橫鎮與梁都不同。

梁都被晉人占領,梁人手裡沒有權力,兵權地方治理都在晉人手裡。當那一個夜晚到來,晉人放棄了梁都,于是梁都連抵抗能力都沒有就被趙人占領了。

而橫鎮上,從民到官從儒到兵,都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梁國人。當趙國的鐵騎來到這裡,他們死戰橫鎮。

在王家之後,又有一個家族的老祖宗出現在城牆上,他來自書香門第林家。

王家在橫鎮代表了武,林家則代表了文。

王家老祖宗看着同樣一身戎裝的林家老祖宗,笑出了淚花:“林老頭,讀了一輩子書到頭來還是棄筆從戎了?”

林家老祖宗甩了甩袖子,笑得儒雅:“國難當頭,好男兒自當拿起刀槍保衛家園。老朽雖然上了年紀,平時卻也動動拳腳強身健體。王家丫頭,且看老朽是不是老當益壯,殺他十個八個的賊人...”

與橫鎮北城門緊閉嚴防死守不同,南城門此刻敞開着。人流不斷,從這裡離開,向南方逃命。

北城門上的人死守這座城,不是為了壯烈而壯烈,而是為這個城裡的百姓以及後人們争取逃命的時間。

像是王家林家這樣的,家族長輩以及輕壯留下來守城,孩子們則去逃命。像這樣的家族有很多,就連普通百姓也會這樣做。

這些逃命的人真大都口前營地的那些人不同,他們是真的在逃命。

在這除夕夜,有人歌舞升平,有人匆匆逃命...

除夕夜的梁都,一片廢墟。

那一夜,樂芳菲等人逃出了都城,也為城裡的其他人帶去了幾分生機。

有警惕的聰明人,趁着城内混亂逃出了城。也有一些心慌怕死的人,成了趙人洩憤的出氣口。

因為意外,趙人隻能改變計劃,他們臨時決定當夜離開。他們放棄了追捕樂芳菲等人,因為那樣得不償失。

趙人立刻整肅隊伍,即刻開拔前往陪都。

另外,他們沒忘記那些黑火石,派了一隊人留下引燃那些黑火石。結果卻發現城裡的黑火石受潮不能用了,隻有王宮裡那一些還能用,于是他們在離去前隻炸掉了梁王宮。

還在梁都的人們不知道他們躲過了一場屠城之災,隻有那座幾乎被夷為平地的梁王宮見證了那一夜。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今天總裁掉馬了  深情留在時間裡  明九方  末世之卡牌時代  授卿于漁  進京後成了萬人迷  月亮河上加速逃逸【CP完結】  相親那天,軍爺搬了一口缸來  光環之修真者颠覆星盟  美妝博主的古代日常  四合院:我有一個小世界  漢貴女  農家寡婦好種田  和我說  神算,我的左眼來自更高維度  唐醫生,為你打call愛不停  全球禦獸而我選擇肉身成聖  意外懷了對頭的孩子怎麼辦[穿書]  一如從前  四合院:系統傍身,荒年不慌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