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用颛顼曆,十月為年初,此時天氣已經相當寒涼了。
特别是關中地處北方,也就是後世陝西渭河一帶,雖說古早時期和後世氣溫有一定差異,但其實主要體現在夏季——此時北方大地的夏季還活動着大量的鳄魚、犀牛、大象,仿佛是熱帶世界一樣!
而冬天,其實是一樣寒冷。
十月十六,這一日從早上起就天陰陰的,有經驗的老人知道恐怕要下雪,除非是有要事的,不然都窩在家中不出門了。此時物質缺乏,即使是生活在都城長安、天子腳下的國人也大多缺乏取暖、避寒的工具。
光是一件厚實保暖的衣物就是稀罕物件了!
每逢冬天國人無事肯定是呆在家中,若是凍出個好歹,以此時的醫療水平…也隻能靠自身的免疫力了。
雪剛開始下的時候并不大,雪粒子比粟米差不多,然後就越下越大,仿佛飛絮一樣。
此時長安城很安靜,忽然有飛馬自禦道上馳過,顯然是傳遞重要消息的騎士,看方向是往未央宮去。
直到午後,尚冠裡堂邑侯府第熱鬧起來。
長安這座都城和後世的都城有些不太一樣,在這裡民居很少,絕大多數土地都被宮殿占據,隻剩下三分之一成為民居。而這少少的土地被劃分成了一百多個闾裡,供二十多萬長安居民居住,可以想見其中的逼仄。
而這一百多個闾裡還有很大一部分被長安的權貴們占據,這些權貴的府第的規模?拿建國之初普遍樸實的社會來說吧…當時呂後當政,曾經規定徹侯也不許府第超過‘百五宅’!
也就是說,當時恐怕有不少權貴都超過了這個大小,不然不必特意這樣規定。
而漢代作為面積單位的‘宅’大約為現代的1800個平方…呵呵。
普通小民和後世的小老百姓居住實際面積其實差不了太多,至少在長安如此。
而在土地如此寶貴的長安,要說哪裡的地段最好,那應該是緊靠宮城的那些闾裡了,進一步說,是緊靠天子居所未央宮宮城的闾裡!
其中最為有名的大概要數‘尚冠裡’,堂邑侯作為開國之初獲封的徹侯,也落腳在這塊地方——其實堂邑侯祖上在徹侯裡邊排不上位次,本沒有府第在尚冠裡這一黃金地段,隻不過後來老陳家祖墳冒青煙,不知道怎麼的竟然尚公主成功!
而且還是當今天子的親姐姐…分量十足啊!
後來有徹侯犯錯的,尚冠裡就空出了地方,天子擇了一處送給了姐姐一家居住。
因為是權貴雲集的地方,就不比普通國人所在的闾裡那樣嘈雜有人氣,這個時候堂邑侯府這樣熱鬧,就連旁邊住的挺遠的‘鄰居’都驚動了。
還沒瞧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呢,就有一隊儀仗車馬從章台街上駛來,有人在其中看到了皇家徽記。不一會兒,儀仗車馬離開,走的時候人更多了。
過了一會兒,消息才算是打聽回來——不夜翁主比預計的提前了三天回長安,回來之後自然是拜見父母。隻是才在老陳家落地,未央宮的宦官便領着儀仗出來接人了,将小貴人麻利兒地打包回了宮中。
哦…看熱鬧的‘鄰居們’滿足了。
互相看了看,眼裡有一種心照不宣的羨慕、嫉妒、恨…
“宮中恐怕比堂邑侯府還早知道這事兒呢!必定有騎士先行回來報信!”有人這樣說,語氣酸溜溜的,内心恰了一百個檸檬。
“呵呵,就是怕堂邑侯面上無光,自家女兒卻得奉若上賓。”另一人說的更加刻薄。
衆人傳遞眼神,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這已經是長安城裡一個人人皆知的八卦了,誰都知道堂邑侯與館陶公主生了兩子兩女,與别家男兒頂立門戶不同,陳家卻是‘陰盛陽衰’,長子陳須、次子陳蟜皆是資質平庸之輩,和别的普通徹侯子弟沒什麼不同,最多就是次子陳蟜因為母親是館陶公主的緣故,也能撈到一個侯位。
但陳家兩個女兒就不一樣了,三女陳嬌自出生起就得到了外祖母窦太後的喜愛。相比起兩個兒子家多的數不清,根本親不起來的親孫女,唯一女兒生的外孫女更像是親孫女。而作為‘外姓人’的外孫女嫁到自家來,這不是很完美?
天底下的老太太都和賈母一個樣,最喜歡的孫子和最喜歡的外孫女在一起,完美!
不過窦太後這裡可能要調個個兒,畢竟物以稀為貴,孫子太多,外孫女就這麼一個,所以是先有了外孫女,然後再論那一個孫子合适。
沒有比将來要做皇帝的那一個更好了!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館陶公主與母親窦太後将目标放在了粟太子劉榮身上,但誰知粟太子母親粟姬是個政治修養不過關的十三點,一口拒絕了自己一向讨厭的大姑子——館陶公主常常給自己的天子弟弟送美人,粟姬又是一個嫉妒心很重的女人,啧……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意外懷了對頭的孩子怎麼辦[穿書] 神算,我的左眼來自更高維度 穿成校草的死對頭[穿書] 農家寡婦好種田 月亮河上加速逃逸【CP完結】 全球禦獸而我選擇肉身成聖 明九方 和我說 進京後成了萬人迷 相親那天,軍爺搬了一口缸來 一如從前 末世之卡牌時代 今天總裁掉馬了 唐醫生,為你打call愛不停 光環之修真者颠覆星盟 重生丫鬟一胎多寶,瘋批反派麻了 深情留在時間裡 美妝博主的古代日常 四合院:我有一個小世界 四合院:系統傍身,荒年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