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黑着臉離開了夜月學宮,他甚至都沒叫上曾纡,臉色陰郁極了。
曾纡趕忙跟上趙官家離開夜月學宮。
隻有程頤還坐在涼亭内發呆,許久後他輕輕歎口氣,搖頭道:“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氣,更何況他還是大宋官家。”
咱對外唯唯諾諾,收拾你們這些朝堂賊厮還不重拳出擊?
這個趙挺之啊,究竟培養了個什麼傻兒子?書是這麼讀的嗎?腦子讀傻了?
真正的讀書人應該像陳甯那樣左右逢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和陳甯比,他差遠了!
等等,老夫為什麼會欣賞那臭小子?
程頤惡狠狠的搖搖頭,摒棄掉這種想法,然後又歎口氣,擡頭望着天。
“天陰了。”
……
趙官家回到大内,坐在大殿,胸脯起伏不定,許久後才問内宦楊戬道:“明年秋闱的同知貢舉選出來沒有?”
楊戬忙欠身對趙佶道:“回官家,一共兩名同知貢舉,都選出來了呢。”
“給朕看看。”
宋代的省、州兩試都會提前定下同知貢舉,一般會在六部侍郎和台谏官中選差,每舉兩到三名。
主要差遣是協助知貢舉主持考試、評定試卷、決定去取高下。
在察舉制被科舉制取代後,到宋朝更注重國家掄才大典,選取的官員都是國家未來的基石,帝國從上到下不可能不重視掄才大事。
能被推舉同知貢舉的差遣,在文人士大夫官吏中,是神聖高尚的,沒有人不眼紅,每兩年就選兩三個人,這差遣多麼精貴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三冗問題,首當其沖的是冗官,官、職、差遣、職事官、寄祿官、散階官、散官……你敢想象,這些官位都能被加在同一個人身上?
趙官家拿着名錄看了一眼,眉宇微蹙,提起朱筆,将其中吏部侍郎、給事中趙挺之劃去,對楊戬道:“讓知貢舉給朕重新推選人來!”
楊戬不知道趙挺之怎麼得罪了官家,但也不敢多問,忙不叠道:“遵旨。”
趙佶沉思片刻,叫住楊戬道:“你再去指點指點禦史右丞蔡京,讓他給朕找罪證彈劾秘書少監趙存誠,中書舍人趙思誠,中書檢正陳右中。”
“喏。”
……
吏部。
趙挺之正在衙門喝着早茶,随意翻看着吏部衙署的文書。
他的職事是吏部侍郎,但最近有了差遣,差遣是實官,吏部侍郎是挂職。
少頃,一名文書小吏走來,對趙挺之道:“趙大人,勞煩去一下樞密院。”
同知樞密院事是林希,也是明年秋闱發解的知貢舉。
現在他就需要對兩名同知貢舉進行具體任務分配,為明年汴京的發解試做準備。
趙挺之面色溫和,笑容滿面的道:“好!本官一會過去。”
待樞密院的小吏走後,趙挺之将最後的茶水喝完,便走出吏部。
吏部許多同僚見到趙挺之,無不拱手恭喜,眼中嫉妒之色已經溢于言表,能被選中同知貢舉的差遣,這是士大夫何等的榮幸,将來他的門生可以遍布汴京,權柄通天。
這預示着趙挺之即将發迹,吏部的這些同僚怎能不提前舔他一波,以示尊敬。
“恭喜趙大人啊。”
“恭喜趙大人。”
趙挺之隻是淡漠的點點頭,闆着臉道:“去辦差吧,官家給你們發了俸祿,不可屍位素餐。”
“謹遵趙大人訓示。”
吏部這群官吏慌忙離去,轉身那一刻都在低聲罵罵咧咧。
“神氣什麼,看你幾時完!”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始亂·成名之路 她嬌軟撩人+番外 癡戀你/讨寵 校花請自重,我隻是在教你修仙! 可是我隻喜歡你+番外 我有一家清潔公司 被讀心聲後,花少馬甲一個不保 觀之清香,飲之可口 流雲散 錦城舊事 初見情深+番外 我家的鬼會賣萌[穿書] 可惜是配角 那個小白臉呀 旖旎熱戀 她每天都在撩我 我在忍界修仙,誅仙劍斬九尾! 掌心寵愛+番外 步步攀升 殘疾大佬的心尖小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