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拓片,俞樾嗎?”她撇撇嘴,心想我三歲時就有了。
“不是,鴻雅集序。”
“能問一個庸俗的問題嗎。”
“……”
“值多少錢?”
……
“你這麼愛問問題,以後當記者吧。”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那個……”
“我看,我還是拿回去吧……”
沈從舟想,禍從口出就是這樣。今天一不該妄加議論,二不該前來賠罪。否則現在也不用說這麼多話,糾纏不休,腦殼生疼。
原其朗一直以為,這是他們倆的第一次見面,其實他們很久前就見過,不過這要等到很久之後她才知道。因為和她在一起時,沈從舟說話真的不多。有一說一,有二也說一。他怕抛出一片樹葉,就要收獲整個森林。
原其朗發現,家裡的兩個男人已經成了沈從舟的“袍下之臣”,每天不是在一起搗鼓拓片,就是參研書畫印章,關系好得就像蜜裡調油。當然,主要是原玉和原其龍剃頭挑子一頭熱,整天巴巴地堆着笑,沈從舟面上總是淡淡的。原其朗給他們分别取了外号:古人玉、古人龍、古人舟。花前月下遇到了,也不好好叫人,總是一句,“嗨,人舟。”原玉耳背,還以為她叫的是”嗨,人豬”,教訓了她好幾次。
沈從舟來了還沒半個月,就已經成了傳奇人物。
一天,有人送來一幅鄭闆橋的《墨蘭圖》托原研齋鑒定,店裡的幾位老師在一起品評,都說是赝品,送到後園來的時候,原老捋須道:“我這目力大不如前,還是讓我的學生看看吧。”沈從舟看過畫後說:“是真的。”
後來經省裡的行家鑒定,果然是真迹。從此,若有朋友來鑒定書畫古物,店裡常請從舟協助。原阿爹也把自己壓箱底的鑒藏絕學相授于他。
原其朗觀察下來,這對師徒分工非常明确:
有事,弟子服其勞。
有酒食,先生馔。
原齊朗虧損她阿爹,“原玉者,真雞賊也。”
沈從舟還是“撿漏”的一把好手。坊間傳聞,他晨跑的時候看到一個老太太頂個青花大盤子盛着花環叫賣,本着惜老憐貧的心,“斥巨資”連盤子帶花一起買了下來。接着他抱着盤子走到歲柳居,要了二兩奧竈面,加了蝦仁、爆鳝,還有素澆。桌子小,澆頭都放在瓷盤上面,他一邊吃一邊看,一會兒,澆頭被端了下來,又過了一會兒,花也被撥拉到桌子上。面沒吃完,他就把盤子端到了原研齋,店裡鑒定了一下,竟然是明初的官窯。從此,他每天晨跑時都要去找那位老太太,等他離開蘇州的時候,還特意委托店裡發啟事以便物歸原主。據說這個瓷盤到現在還存放在原研齋,這事都已經過去十來年了。原其朗到現在都還記得,因為當時她正在店裡玩,那幾位老師發現沈從舟在街上撿回來一個明初官窯的時候,差點沒給他跪下。
當然沈才子也不是隻有奇譚佳話的。有人來找原玉投訴,“您可勸勸他吧,自打他來了,廊後街的文物販子都不敢出街。都要做成的生意了,他在旁邊說,這個不是真的,跟老師家的不一樣。生意大家做,您不帶這樣拆台的。”
“算命的也不敢出街擺攤,正在那算着呢,他跑過來說,您這個周易八卦圖畫錯了。可憐皮瞎子都沒被放過,他非說人家推演八字的方法不對。現在人家跑去做盲人推拿去了。”
每次都要原玉拍拍胸口保證,上半年實習結束他就走了。來人才肯做罷。
☆、花有花香冬有回憶一把
語言人類學家原其龍對青春期的原齊朗有一句評價:她五行缺揍。
她的阿爹原玉曾為族中女性們定下了一個“功課單”:
晨起,做小菜面點之類食事。日間,浣衣、熨燙,衣事。睡前,做插花練字之類細工。吾家男子于看讀寫作四字樣樣精通,婦女亦于衣食粗細四字缺一不可。吾已教訓數年,總未做出一定規矩。自後每日立定功課,吾親自驗功。
原玉某天早上起來練氣功,發現“樣樣精通”被打了紅圈修訂,改成了“樣樣稀松”。原齊朗被罰站之後,在家裡家外上演感天動地窦娥冤。以至于原宅大院輿論一時竟真被她扭轉下來。
廚房門口有塊牌匾,還是原玉他阿爹題的字:“君子遠庖廚”。某天被改成了“女子遠庖廚”,原其朗照舊是不認賬。她有套奇怪的“耿直”哲學:放屁不該死,死也不認賬。
這天沈從舟正在和原其龍下棋,遠遠看她眼圈紅紅的走了進來。“她怎麼了?”“早起被揍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小鹿吾妻+番外 心心念着你[電競]+番外 當一條鹹魚被迫成為大佬進行時 (綜同人)這個付喪神大有問題+番外 【凹凸世界】暧昧拉扯! 玄學大師的當紅人生[重生] 王爺,王妃來自未來 我的世界:化身HIM,君臨天下 全世界都在求我交易[靈異] 重生後四個哥哥都團寵我 我在地球撒野的日子[娛樂圈] 農女福到 教你如何一把爛牌打出王者的氣勢 一胎兩寶!戰神家胖媳婦是虎娘們 不二情書[快穿] 公子,藏玉不如藏我[快穿] 閉嘴吧,将軍 用美食征服男主[快穿] 影後的隐婚日常+番外 穿書後成了男配的心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