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這是心結,如果不能解開,根骨再合适也練不到巅峰,那他何苦還廢那力。
這話有些道理。陶洛想起幾個月前自己找工作的經曆,她也迷茫過。
“當導演就可以解心結了嗎?”
“我想拍一個武俠故事。”譚暮青道,“我曾在家中的藏書裡發現過一本手劄,說了一位江湖前輩的故事,我想把它拍出來,也許在拍的過程中能悟到什麼也說不定。”那故事看的時候蕩氣回腸,一股想要将之重現的沖動呼之欲出,也不知道戳中了他心中的哪個點,這麼多年都沒消下去。
靠拍片子悟道?陶洛想,不愧是一家人,這和譚暮青“演戲悟道”的理論有多少區别?再一想到藏書樓中的手劄,她的臉黑了。
為什麼又是手劄。她當年就是因為一本手劄入了神。破碎虛空到此,離鄉背井的,也不知道值不值當。
這麼想着,對譚慶餘不免起了同病相憐之感:“方便的話,能否将那故事說與我聽?”
“行啊。”故事在譚慶餘心中盤旋了十多年,早已滾瓜爛熟,陶洛算來也不是外人,說就說吧。
“千百年前,武學昌盛,武林中,人傑輩出,很多傳承久遠的家族都有珍藏的功法叫家中子弟習練。故事裡主要說的是一大族,姓陶。”
“姓陶?”陶洛一愣,那不是和她一個姓?
“對,姓陶,說不定幾百年前你還是一家。哈哈哈。”譚慶餘打了個哈哈,想到自己現在身處的就是武館,這個猜測也不無可能嘛。
“繼續。”
“行,你别打斷。”譚慶餘接着講,“那陶家文武雙修,子弟個個都是好漢,還出了不少任武林盟主。據手劄記載,當時能與陶家齊名的,隻有另一世家譚家。哦對,那個譚家,就是我家祖先。”
越聽越覺得不對頭,陶洛忍不住催:“重點。”還說要當導演呢,就這叙述的啰嗦勁。
“别急啊,好故事就得要娓娓道來。”譚慶餘喝了口茶,繼續說得慢條斯理,“陶、譚兩家都是心有大志之人,習文定國,習武安邦,因着家風相近,兩大世家子弟相交莫逆,不知從哪一代起,就結成了世代相交的通家之好。”
譚家也是文武雙修的大族,但與陶家子弟衆多不同的是,譚家一直子嗣不豐,到了那一代,家中隻得了兩兒一女。
因着兩家交好,又門戶相當,當時的譚家家主在女兒十來歲時做主給她與陶家大少訂了親。
當時的陶家大少陶坤然是陶家最為器重的繼承人,文韬武略均為同輩中的佼佼,兩家的這門親事不知羨煞多少人。
一轉眼,譚家女及笄,隻待再過兩年便可成婚,譚家卻遭了滅門之災。因為被指通敵叛國,譚家滿門抄斬,隻有那小女兒被一忠仆護送着逃了出去。
這故事真是越聽越熟悉,陶洛接口:“譚家女勢要查明譚家被誣告的真相,所有的一切卻指向了陶家。而此時的陶家剛得知譚家女未死,也在為了是否履行婚約而起了争執。”
“咦,你怎麼猜到的?”譚慶餘大驚。
陶洛臉色驚疑不定:“不是我猜的,我家也有一本類似的手劄。”不能說的真實原因是,那故事,就是她家伯父的真實經曆啊。
第46章投資
譚家叛國案從事發到行刑速度太快,陶家援手不及。事已至此,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忙查明真相,代死去之人報仇。但這婚事卻是有些麻煩。
古人最講究信義,如若隻是家道中落,陶家人斷然不會毀約,但這次的事太過嚴重,被牽涉進去的還是陶坤然,陶家上下選定的家主之位繼承人。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開局下鄉教曆史 隔壁姚姐姐 盜得天機 啟蟄之門 科學家與大木頭 一年有365天不想營業 長生兩千年,開局穿越到東漢末年 對他好一點兒[快穿] 縱吻玫瑰 災變紀元:原來我才是最強英靈 好欲!七零細腰美人,撩的痞野糙漢紅了眼 當玄學風靡世界 大明星寵梨日常+番外 這個精神病太過謹慎,殺了所有的鬼 反派夫婦的摸魚日常 全帝國都知道他老攻死了 穿到異世做地主/地主家惡霸 重生陳玉成之再塑中華 (BTS同人)[娛樂圈]忙内很閑 團寵三歲半崽崽超兇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