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驅黃犬,黃犬噬狡兔。
犬逐愚人死,帝國安可複。
聽完三人這一樁公案,堂上衆人憤恨李斯行差踏錯将自己與帝國一同推入深淵的行徑,王女王子們卻又多一重思考:胡亥要屠戮他們時,李斯究竟是否阻攔?
怎麼想都無解,如今的李斯如何知當時抉擇,依天幕所言此事也未被史料記載,但一日思索不出,心中便一日橫着根刺,夜夜扯動心脈。
【講完這三個人,鏡頭調轉回嬴政和扶蘇這一對父子。
始皇究竟看不看重這個長子也是老生常談的議題了,扶蘇和爹頂牛,後果是被趕去監軍了,就這一點引出不少争議。
首先是扶蘇非太子派别。呂思勉在《秦漢史》提出“古太子皆不将兵”一說,你瞅瞅申生的事兒呢?
以此為論點,大家認為邊防當然重要,但如果是儲位人選,不會把他趕到完全遠離政治中心的地方,更何況是在觸怒父親之後,這看起來就是火氣大了直接放逐。
更何況,如果是下一任繼承人,那麼帝王自然會為其組建政治班底,李斯沒道理不和扶蘇親密,順勢對自己的身後事做點安排啊。
再者,真是屬意的太子,軍隊會順理成章直接效忠正統繼承人,根本不用把他下派了在軍隊搞工作。
扶蘇太子派也有觀點,核心很明确:裂土之國與大一統王朝的繼承人思路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在此之前沒有如秦一般的國家,沒有如嬴政一樣的皇帝,王朝的太子和小國的太子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始皇帝能是拘泥這個的人?
秦惠文王時期便有戰亂,“庶長疾與戰修魚,虜其将申差,敗趙公子渴、韓太子奂,斬首八萬二千。”這不也是韓太子領兵的證明嘛,太子皆不将兵也不算很穩固的理論。
而且扶蘇被派去監軍還經常寫信給爸爸對政事發表意見,真不讓他參與朝政,真被發配了的兒子能這麼幹?要麼矯诏說“數上書直言诽謗我所為”呢。
既然秦向來有“擇勇猛者而立之”的傳統,那扶蘇監軍,再聯系到秦以軍功立身的政治思路,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是不是意定繼承人先說到這裡,始皇怎麼想的隻有他清楚,但他有沒有把自己的意圖表現出來?估計是沒有的,要真表達過,扶蘇不會死得那麼痛快,胡亥也沒那麼容易坐上位子了,就是大臣們也得鬧騰啊。
要論起來,還是得說陛下您死得太早太突然了呀!不管是真以為自己能夠得長生所以沒想過繼承人的事,還是想了但覺得還早沒到時候,抑或是身為第一個皇帝對太子有别的思量,總之,直到始皇身死,大秦的太子之位也沒有明确定下。
将曆史重新劃分的帝王死去了,雄主太威重,此時就顯出一些壞處,即人們對那一紙遺诏不會做出質疑。
于是陰謀家登場,愚蠢者得利,聰明人做了推手,而那位年長的公子看着父親巍巍如崇山的功績,對着并沒有完全傳達的親情,給自己橫上了劍鋒。】
王绾皺起眉頭:“陛下當早立太子。”
雖說這話有點不太盼着皇帝好的意思,但衆人也能聽出來,這位是被天幕所言的二世事驚到了。天命無常,人壽難以計,總要留些後手。
嬴政看了失魂落魄的扶蘇一眼:“明日先考教一番公子公主,再論其他。”
【就扶蘇自盡得太果斷這件事吧,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争論,扶蘇崇尚儒家懦弱、扶蘇被始皇嫌棄、扶蘇發覺自己被冷待絕望、扶蘇發現大勢已去等等說法層出不窮。
但在這所有之先,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曆史故事中,早期的人們經常有不畏死的言論,為什麼總有在後世看來匪夷所思無法理解之事?
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七年還政成王。後人稱贊其德行,說他是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的“古聖人”。後世有些人看見可能挺莫名其妙,你都做到這個程度了,你居然還政?
晉靈公讨厭一直勸谏他的趙盾,派鉏麑刺殺他。鉏麑到了樸素的趙家,看見朝服整齊的趙盾,表示這樣的忠臣才是百姓的靠山,如果殺了趙盾,是不忠;但不殺他,違背國君的命令,是失信,怎麼想都是錯,最後隻能撞死在庭院中的槐樹上。
放到後世就很多人不理解,大家覺得你要麼把趙盾殺了回去複命,要麼直接閃擊宮廷把昏君做掉拉倒,怎麼一個搞刺殺的想着想着最後把自己給搞死了呢。
還有諸如二桃殺三士的故事,讀來很詫異啊,桃子不夠吃就不夠吃呗,怎麼你們倆就羞愧自殺了,怎麼剩下那一個也反省自殺了,你們說來說去到底搞雞毛啊!
>br>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網王同人)小公主+番外 治愈一隻惡龍 (綜瓊瑤同人)盈盈一夏 (網王同人)盜版人生+番外 (韓娛同人)韓娛之我的老公是明星+番外 禁止毆打逃生遊戲npc[無限] (綜漫同人)豔飛+番外 年代文大佬的嬌妻重開了 八卦心聲被秦始皇君臣聽見了 (網王同人)輪回+番外 将軍,你拿錯劇本了[全息網遊]+番外 仿生人也能戀愛嗎[娛樂圈] 滿級開局從貴族學院開始 [綜英美]超英又變方塊人 當縣令的她跟叛國的奸臣好像啊 [足球]湯姆的綠茵之旅 (還珠同人)還珠同人之護國公主 對照組靠卷王老公躺赢了[娛樂圈] (綜漫同人)我要當米蟲+番外 在柯學世界開玩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