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陳勝吳廣起義時早就讓“王侯将相,甯有種乎”這句話響徹蒼穹,但曆代以來,登臨頂峰之人大多仍是王侯将相,出身低些就拿不到入場券了,更别說平民。
史學大家孟森曾有個論調,說是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因為這兩朝的開國君主在起事前“無憑借威炳之嫌”,在前朝沒啥特别大的權力,身份也算不上高,初衷也并非當皇帝。劉邦大家知道,亭長嘛,朱元璋的開局比他還要低。
貧苦農戶人家的刷新點已經很難了,大多數人一輩子也走不出新手村。沒過幾年又遇見旱災、蝗蟲與瘟疫,親人皆死,但家裡窮得連塊墳地都沒有,還是靠心善的友鄰施舍才得來土地埋葬父母。
沒飯吃,朱元璋便去當和尚,但元末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寺廟也沒飯吃,隻能出門化緣——說是化緣,其實就是讨飯。
我們現在看元朝當然屬于上下五千年曆史中的一段,但對當時人來說,上頭這個王朝簡直爛透了。蒙古人色目人相比漢人少得可憐,卻憑借他們bug一般的武力值橫掃了整片國土,随後将漢人把控在他們的管束下。
除了大家熟知的“四等人”制度,将民衆劃分等級之外,元時統治還大量收繳民間武器,百姓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手無寸鐵;與此同時,蒙人以“裡甲”約束民衆,與明朝的裡甲不同,元時的甲主是蒙古人,對甲民權力極大,要啥就得給啥,堪稱另一種意義上的奉二十戶漢民養一戶蒙人。
漢人無法集會,無法習武,不能學習蒙文,從各種途徑堵死他們交流與上升的路徑。在這種統治下,想要漢人不反抗簡直是癡人說夢。
反抗持續不斷,元末更是高峰,人們在頭上裹起紅布稱紅巾軍,紅色的火光早就在這片土地為人民燃燒過一次了。
紅巾軍力圖推翻這腐朽的王朝,斥責他們“貧極江南,富極塞北。”朱元璋得了消息,也選擇投奔郭子興的義軍,就此開啟他的時代。】
趙匡胤本以為結束了,沒想到又氣一輪,南宋破後的元朝,竟把漢人皆當做蒙人的牲畜不成?四等人,天幕不說他也聽得出,無非是漢人最低,蒙古人與色目人排在頂端。
對漢人嚴苛至此,生怕他們有武力,生怕他們反抗蒙人統治,塞北這等偏僻之處都富裕過江南,足知南人如何困窘。
以武力得江山的異族,他握了握拳,還是兵,還是武事。大宋要活下去,要活到遼人死盡,活過金人入侵,活到能與蒙人一戰不輸他們的時候。
所有自他開始的錯誤,皆要被推翻。
·
朱元璋回憶幼時情景,窮人家都這樣,逢災就死人,借不到一鬥糧,人人在地裡扒野草,去山上剝樹皮,小吏還時不時到家中搶奪。
乞讨往事沒什麼值得羞愧的,他端着破碗當上了皇帝,天下人看見都會知道他和他們曾經是一樣的,會相信他這個皇帝與普通人一樣恨極了貪官,沒有那些貴族出身帝王的奢靡。
到那時,何愁我大明江山不能永固?
他是這麼想的,不知百姓還沒忘了之前提到的朱家奇葩們。黎庶埋頭田間,有人歎息本朝太祖從老農民的兒子當上皇帝着實了不起,亦有許多人破口大罵朱氏家族。
一個放羊的年輕人盯着天幕上在風霜中化緣的朱元璋看了許久,王侯将相,甯有種乎麼?旁人見他看呆了,推搡幾下:“李棗兒,回神哩!羊要瞧不見哩!”
·
“得國者正,唯朕與他?這說法倒有趣。”劉邦擊節而樂,“天下能得國的都算得上人傑,後人還要評個誰得國最正,啧啧……幸虧朕确實當得起啊!”
呂雉對着他呵呵冷笑,夫妻二人在天幕幽幽光輝下默契地舉杯而碰。
唯其強漢,徹我國邦。
【一段時間後,朱元璋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立下許多功業,也享有一定威望,聽從朱升建議,采取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謀略,悶聲發大财,開始秘密擴張。
而他的個人形象也發生了一定轉變,在娶妻時便改了“八八”為正兒八經的名字,自己也請來許多讀書人講解經文曆史。
元朝上層蒙古人的“文學”與漢人是沒什麼關系的,漢文人的思維依然承接自南宋,他當時接觸到的學者們,剖其核心其實是“宋儒”。
朱元璋在他們的指教下學了四書五經與孔儒道統,和大家刻闆印象裡的文盲乞丐也有了差異。其後攻占應天、大破陳漢、一統江南,建立大明,也開啟他褒貶不一的帝業。
大概是出身與少年時親人逝去所緻,和笑話裡常見的“朱标是個寶,其他兒子是根草”不一樣,朱元璋對自己兒子們還是挺在意的,皇族待遇很高,姓朱就意味着這輩子不缺小錢錢花。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網王同人)輪回+番外 [足球]湯姆的綠茵之旅 八卦心聲被秦始皇君臣聽見了 禁止毆打逃生遊戲npc[無限] 治愈一隻惡龍 [綜英美]超英又變方塊人 (綜漫同人)我要當米蟲+番外 仿生人也能戀愛嗎[娛樂圈] 年代文大佬的嬌妻重開了 (還珠同人)還珠同人之護國公主 (網王同人)小公主+番外 (綜瓊瑤同人)盈盈一夏 在柯學世界開玩偶店 (韓娛同人)韓娛之我的老公是明星+番外 滿級開局從貴族學院開始 對照組靠卷王老公躺赢了[娛樂圈] (綜漫同人)豔飛+番外 将軍,你拿錯劇本了[全息網遊]+番外 (網王同人)盜版人生+番外 當縣令的她跟叛國的奸臣好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