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霸王之志,天下歸一
劉邦已經離開,項王派陳平來召他回來。劉邦說:"我剛剛離開,還沒有告辭,你叫我回去做什麼?"樊哙說:"大事不拘小節,大禮沒有小禮節。現在人人都在為刀俎,而我是将軍,又何必親自辭别呢。"于是他們就離開了。然後項王命令張良留下來道謝。張良問:"大王來的時候帶了什麼東西?"項王說:"我帶了一對白玉璧,想獻給項王,還有一對玉鬥,想獻給亞父,但他們很生氣,我不敢獻出去。請你幫我獻給他們。"
張良答應了。當時,項王的軍隊在鴻門下,劉邦的軍隊在霸上,相距四十裡。劉邦安排了車騎,他自己騎馬,和樊哙、夏侯嬰、靳強、紀信等人手持劍盾步行,從郦山下,經過芷陽。劉邦對張良說:"從這條路走到我們的軍隊那裡隻有二十裡。等我到了軍中,你再進去。"劉邦離開後,不久就到了軍中,張良進去道謝,說:"劉邦因為不習慣禮儀,不能親自辭别,我這就代他獻上一對白玉璧,并再次磕首獻給大王;還有一對玉鬥,再次磕首獻給大将軍。"
項王說:"劉邦在哪裡?"張良回答說:"聽說大王有意監視他,他自己離開了,已經到了軍中。"項王接過璧,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亞父接過玉鬥,放在地上,然後拔出劍來砸碎了玉鬥,說:"唉!這個小人不足以謀劃大事。奪取天下的人必定是劉邦,我們目前都成為他的俘虜了。"劉邦到了軍中,立即殺了曹無傷。
幾天之後,項羽帶兵西征鹹陽,殺了秦降王子嬰,燒毀了秦宮殿,大火燃燒了三個月都沒有熄滅;他還收集了财寶、婦女,然後東歸。有人對項王說:"關中地勢險要,土地肥沃,可以都城以稱霸。"項王看到秦宮殿都被燒成殘破的樣子,心中也懷念家鄉,說:"富貴不歸故鄉,就像穿着華麗的衣物夜行一樣,誰會知道呢!"有人說:"人們說楚國人戴着猴子的皮冠,果然如此。"項王聽說後,将說這番話的人處死。
項王派人去通報懷王。懷王說:"按照約定來吧。"于是尊稱懷王為義帝。項王想自己做國王,先任命各将相。他說:"天下剛開始起義的時候,是借立諸侯之名來攻打秦國的。但是劉邦親身執掌兵權,強弩之末,在野外暴露三年,滅掉秦國并統一天下,都是将軍們和諸位的力量。義帝雖然沒有立下功績,但應該分給他一部分土地做王國。"諸将都說:"好的。"于是分封天下,讓将軍們成為侯王。項王和範增懷疑劉邦是否真的擁有天下,交情已經疏遠,又擔心諸侯會背叛他們,于是暗中密謀,說:"巴蜀之地險要,秦國遷徙過來的人都居住在蜀地。"
然後說:"巴蜀也屬于關中地區。"因此立劉邦為漢王,統治巴蜀和漢中,都設在南鄭。而關中分為三部分,讓降秦的将領王國來阻擋劉邦。項王任命章邯為雍王,統治鹹陽以西,都在廢丘。長史欣曾經是栎陽的獄掾,他在項梁時期曾表現出過才能;都尉董翳本來是勸說章邯投降楚國的。于是立司馬欣為塞王,統治鹹陽以東至河,都在栎陽;立董翳為翟王,統治上郡,都在高奴。将魏王豹遷去做西魏王,統治河東,都在平陽。瑕丘申陽本是張耳的親信,早前就南下,迎接楚軍過河,因此立申陽為河南王,都在洛陽。韓王成因為已經有了王國,所以王國設在陽翟。趙将司馬卬統治河内,屢次立下功勞,因此立卬為殷王,都在朝歌。
将趙王歇遷為代王。趙相張耳素來有才幹,也是從劉邦一起進入關中的,所以立耳為常山王,王國設在趙地,都在襄國。黥布因為是楚将,常領軍作戰,因此立布為九江王,都在六。吳芮率領百越輔助諸侯,也是從劉邦一起進入關中的,因此立芮為衡山王,都在邾。義帝柱國共敖率軍攻打南郡,戰功卓着,因此立敖為臨江王,都在江陵。将燕王韓廣遷為遼東王。燕将臧荼從楚國援助趙國時,也是從劉邦一起進入關中的,因此立荼為燕王,都在薊。将齊王田市遷為膠東王。
齊将田都也是從共救趙的行動中,也是從劉邦一起進入關中的,因此立都為齊王,都在臨菑。秦國曾經滅掉的齊國建立後裔田安,項羽剛過河援助趙,而田安接連攻下濟北數城,引領其部隊投降項羽,因此立安為濟北王,都在博陽。田榮曾經與項梁結下過私交,又不願意帶兵從楚國出發攻打秦國,因此沒有被封賞。成安君陳馀棄掉将印離開,沒有進入關中,但是他素來有才能,對趙國有戰功,聽說他在南皮,因此封給他三個縣。番君将梅鋗因功多,被封賜了十萬戶侯。項王自封為西楚霸王,王國設在彭城,統治九個郡,都在彭城。
《霸王之志,天下歸一》是一部曆史性的文獻,記錄了漢朝創立之初的動蕩時期。作品以戰國末期的楚漢之争為背景,描述了項羽與劉邦之間的角力與明争暗鬥。
在作品中,作者生動地展現了項王的雄心壯志,以及他帶領楚軍征戰沙場的決心和勇氣。項羽雖然最終敗給了劉邦,但其雄圖霸業,以及為了實現這個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令人敬佩。與此同時,劉邦的智謀和決斷力也得以展現,他憑借着聰明才智和對形勢的準确判斷,最終成功奪取了天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作品展現的人物形象鮮明且豐滿,他們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性格和野心。從沛公(劉邦)的機智和謀略,到項羽的豪氣和勇武,再到張良的智謀和忠誠,每個人物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過閱讀此文,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中國古代曆史的發展,感受到那個時代的動蕩與變革。在這個時期,各個諸侯國争霸,割據一方,而劉邦則憑借着聰明才智和勇氣,最終統一天下,開創了漢朝的輝煌時代。
總之,《霸王之志,天下歸一》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曆史作品,通過描繪人物形象和戰争場景,展現了那個戰争時代的烽火硝煙。同時,作品也啟示我們,勇氣、智慧、膽識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堅定的信念,都是取得偉大成就的關鍵。
86、權謀與忠誠,亂世中的楚漢之争
公曆元年四月,諸侯結束戲劇表演後各自回到國家。項王離開國家,派人将義帝遷往長沙郴縣,說:“古代的帝王,如果有千裡之地,一定會選擇上遊之地作為居所。”于是派人将義帝遷到了長沙郴縣。在義帝出發的過程中,他的臣子們逐漸背叛了他,并暗中命令衡山、臨江王在江中殺死他。韓王成沒有軍功,項王沒有讓他回國,而是與他一起去了彭城,然後廢黜了他并将其殺死。臧荼的國家被陳韓廣驅逐到遼東,但廣拒絕了,荼殺死了廣無終,并且自封為王統治了那片地區。
田榮聽說項羽遷移了齊王去膠東,并立了田都為齊王,于是大怒,拒絕将齊王送往膠東,反而以齊王叛變的罪名向田都發起進攻。田都逃往楚國。齊王害怕項王,于是逃往了膠東去國。田榮非常憤怒,追擊并殺死了齊王在即墨。田榮自立為齊王,然後又殺死了擊敗濟北王田安,并統治了三個齊國。榮與彭越将軍共同起兵,在梁地反抗漢朝。
陳馀暗中派張同、夏說去說服齊王田榮說:“項羽霸占天下,不公平。現在他将原來的諸侯立為醜地的國王,并且讓他們統治自己的地區,驅逐了他們的原主趙王,然後北上侵占了代國。我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聽說大王起兵,也不願意聽從不合理的命令,我請求大王提供一部分兵力,讓我們一起攻打常山,恢複趙王的地位,并且請大王以國力為防護。”齊王同意了,于是派兵前往趙國。陳馀調動了三縣的軍隊,與齊國聯合進攻常山,大獲全勝。張耳逃回漢國。陳馀在代國歡迎了原趙王歇,并且成為了代王。
此時,漢朝已經統一了三秦地區。項羽聽說漢王已經占領了關中,并向東出發,而齊國和趙國背叛了他,他非常憤怒。于是任命吳國原來的令鄭昌為韓王,以對抗漢朝。同時命令蕭公角等人進攻彭越。彭越擊敗了蕭公角等人。漢朝派張良征服韓國,并送信給項王,說:“漢王失職,隻想要得到關中,如果你履行約定,他就不敢東進。”又送信給項王稱齊、梁叛變,說:“齊國想與趙國一起滅掉楚國。”
楚國因此沒有西進的意圖,反而北擊齊國。征兵來自九江的王布。王布聲稱生病不能前往,派将領率領數千人前往。項王因此對王布懷恨在心。漢朝的第二年冬天,項羽最終北上至城陽,田榮也率軍會戰。田榮不勝,逃到平原,被平原的居民殺害。然後燒毀了夷齊的城郭、室屋,屠殺了田榮投降楚軍的士兵,擄掠了老弱婦女。攻打齊國一直到北海,犯下了許多暴行。齊國人緊緊團結起來叛變。于是田榮的弟弟田橫集結了齊國的殘餘士兵得到了數萬人,并反攻城陽。項王因此留下來,連續作戰卻未能攻下城陽。
春天,漢王分兵東征楚國的五諸侯兵力,共計五十六萬人。項王聽說後下令各将領進攻齊國,而自己率領三萬精兵南下從魯國出發到達胡陵。四月,漢朝已經占領了彭城,搜刮了财寶美人,每日宴飲高會。項王于是從蕭地出發,淩晨攻擊漢軍向東進發,到達彭城後,中午大敗漢軍。漢軍都四散而逃,相互跟随着進入谷、泗水,殺死了十餘萬漢軍士兵。漢軍都南逃到山中,楚國追擊到靈壁東邊的睢水上。漢軍在睢水邊防守,被楚國死死包圍三圈。于是突然刮起大風,倒下了樹木,卷起沙石,昏暗了白天,楚軍被弄得狼狽不堪。楚軍徹底崩潰,四散逃竄,而漢王則随着數十騎兵成功逃離,打算經過沛城,收拾家當向西方逃去;楚國也派人追趕漢王,在沛城奪取漢王的家産,但都沒有找到漢王,漢王的家屬都已逃之夭夭。漢王在途中意外遇見了孝惠、魯元,于是接載他們一同逃離。
楚國騎兵繼續追擊漢王,漢王非常緊急,将孝惠、魯元推下馬車,滕公常下去接納他們。這樣的情形發生了三次。漢王說:“緊急情況下不能棄人,怎能抛棄他們?”于是最終成功逃脫。尋找太公、呂後卻沒有相遇。審食其和太公、呂後分開行動,尋找漢王,卻不料遇到了楚軍。楚軍俘虜了他們,并向項王報告,項王一直在軍隊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段曆史故事讓我領略了戰争的殘酷與政治鬥争的複雜。在這個混亂的時期,各個勢力争奪權力,背叛和忠誠交織在一起,人們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不惜背叛信仰和盟約。同時,故事中的項羽和漢王劉邦展現出了不同的領導風格和軍事策略,兩者在戰場上進行了殊死搏鬥。
87、權謀與忠誠,亂世中的楚漢之争
當時呂後的兄弟周呂侯在漢軍中擔任将領,在下轄地定居。漢王經過時,逐漸收編了他的士兵。到了荥陽,所有潰敗的軍隊都會合在一起,蕭何也帶領關中的老弱士兵前來,重新振奮士氣。楚國從彭城起兵,不斷取勝北進,與漢軍在荥陽南京、索間交戰,漢軍失敗,楚軍因此無法越荥陽而向西。
項王前去解救彭城,追擊漢王到荥陽,田橫也接管了齊國,立田榮的兒子廣為齊王。漢王失敗于彭城後,諸侯紛紛與楚國合作,背棄了漢。漢軍在荥陽築起甬道與河相連,以獲得敖倉的糧食。漢三年,項王多次侵奪漢的甬道,漢王糧食匮乏,恐怕請求和解,割讓荥陽以西給漢。
項王想要聽從。曆陽侯範增說:“漢易與,現在釋放他們不取,日後必會後悔。”于是項王急速圍攻荥陽。漢王感到困擾,于是采納了陳平的計策來離間項王。項王的使者前來,攜帶着豐盛的祭祀物品,打算進城。見到使者後,詳細吃驚地說:“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卻原來是項王的使者。”随後将其趕走,并給項王的使者提供了劣質的食物。使者回報給項王,項王開始懷疑範增與漢有私下勾結,逐漸剝奪了他的權力。範增大怒,說:“天下事已經定了,君王自己去做吧。請賜我屍骨,我要歸于士卒。”項王答應了。在彭城還沒有到達之前,範增的背部發疽而死。
漢将紀信對漢王說:“情勢已經危急,我建議您假裝向楚國投降,您可以間接逃出。”于是漢王夜間穿着女子服裝,帶領兩千人穿過荥陽東門,楚軍從四面圍攻。紀信乘坐黃屋車,旗幟高舉,說:“城中食物已經耗盡,漢王要投降了。”楚軍都呼萬歲。漢王也和數十騎士一起從城西門出發,逃往成臯。項王見到紀信,問:“漢王在哪裡?”紀信回答:“漢王已經離開了。”項王殺害了紀信。
漢王派禦史大夫周苛、枞公、魏豹守荥陽。周苛、枞公商量說:“叛國之王,難以守城。”于是共同殺害了魏豹。楚軍攻下荥陽城後,活捉了周苛。項王對周苛說:“你為我作将領,我任命你為上将軍,封你三萬戶。”周苛辱罵道:“如果不速速投降漢,漢國現在應該抓住你,你根本就不是漢的敵人。”項王憤怒,将周苛烹饪,把枞公井殺。
漢王離開荥陽後,南逃至宛、葉,遇到了九江王布,集結兵力,重新進入保護成臯。漢四年,項王進軍圍攻成臯。漢王逃脫,獨自和滕公從成臯北門出發,過河逃往修武,和張耳、韓信的軍隊彙合。其他将領逐漸從成臯逃出,跟随漢王一起行動。楚軍最終攻下了成臯,打算向西前進。漢派兵阻擋他們在鞏地,不讓他們西行。
這個故事發生在楚漢相争的時期,描繪了呂後的兄弟周呂侯為漢王盡力收編士兵,一路戰勝楚國,最終取得荥陽的勝利。然後,項王為了救援彭城追擊漢王,但漢王卻利用謀士陳平的計策成功離間了項王。最後,漢王夜間出城,欺騙楚軍,成功逃出成為勝利者。
這個故事展現了權謀與忠誠在亂世時期的重要性。呂後的兄弟周呂侯在為漢王服務時展現出了出色的權謀能力,恢複了士氣并幫助漢王取得勝利。而陳平的計謀更是巧妙地離間了項王,為漢王赢得了生機。在這個混亂的時期,忠誠和背信棄義交織在一起,各個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鬥争。同時,這個故事也展現了漢王真正的智慧和勇氣,他能夠在危急時刻冷靜應對,并成功逃出楚軍包圍。
這個故事不僅僅是曆史上的一個片段,它也反映了人性的複雜性和政治鬥争的殘酷性。在亂世中,忠誠和背叛常常交織在一起,人們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不惜背叛信仰和盟約。這個故事中的各個角色都展現了不同的領導風格和策略,他們在戰場上進行了殊死搏鬥,努力争取勝利。
這個故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讓我重新認識了曆史中的權謀與忠誠,以及戰争和政治的複雜性。同時,它也提醒我們,在亂世中要保持清醒頭腦和智慧,勇敢面對挑戰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xiakezw)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侯門貴女 大漠狂歌(GL) 光芒如你+番外 乖軟夫郎馴夫記 福女寵後(穿書)+番外 我本厚道(gl) 雙姝劫匪(古仙魔) 嬌軟知青太純欲,糙漢一眼淪陷 我在星際供奉老祖宗 奪過來,搶不走 妖書/養靈人(gl)【第1部完結】 狼狐千世情 血櫻散漫 假千金撿破爛?系統虐渣變廢為寶 邪王追妻:廢柴小獸妃 周一見 救命!系統竟然讓我攻略四個男人 凡修奇幻組合 就想和你在一起 師兄馬甲暴了後,男主秒變偏執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