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名人理财(出書版) > 第40頁(第1頁)

第40頁(第1頁)

對于盛傳昆朋網站年内要在美國上市,姜昆說,原先準備在海外上市,但牽涉到政策與法律程序的問題。他現在的準備是兩手抓:能在國外上市就國外上市,如果不能,公司也積極争取國内上市。

姜昆很自豪地披露,他的網絡公司一期股值是四千萬美元,折合人民币三億多,二期融資正在進行,第三期就是準備上市。姜昆笑說,他現在幾乎慌了神,這麼多錢,自己原本不是個商人,有時候都不知道下一步做什麼好,但是他說,盡管有很多公司願意提供"殼",但他還是堅持要獨立上市。

十幾年的春節晚會,我賺到了四千元"出場費"

從1983年有春節聯歡晚會以來,我們很多人都是等着盼着姜昆的相聲節目出場的。而這些年,演員的出場費日漸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那麼,這位春節晚會"常青"到底從中賺到了多少的出場費呢?姜昆剛聽到這個問題,不免有點意外,"好像還沒人這樣問過我這個問題。"随即,在心裡的一陣計算之後,他笑了十幾年了,大概加上稿費什麼的,也就賺了三四千元錢吧。"

姜昆:從文到商,一路走來(2)

生意場上的姜昆春風得意:"在1999年年底的時候,昆朋網做了一個很大的改革,就是轉向寬帶,做寬帶内容。目前我們已經和四川廣播電視局簽了一個合同,在做一個娛樂節目。四川有4000萬的電視觀衆,而四川有線的觀衆群就有700多萬,哪怕是我每個觀衆隻收一元錢,也有700萬元的收入,要是每個觀衆收1角錢的話,也有70多萬元的收入,我想,這些都是很可觀的。"

半月前,姜昆還在北京和廣州舉辦了個人專場相聲表演,廣州二場共計6000張門票被哄搶一空,北京的五場表演會也是場場爆滿,更被黃牛将票價從200元炒到了600元,将同來開演唱會的港台明星們打得落花流水。

網蟲姜昆:我還是相聲演員

多年前,姜昆以笨笨的網名馳騁"網壇",可如今,名字已是品牌的他隻需要輸入"姜昆"便可進得聊天室與衆網友大侃一番,網蟲姜昆已名副其實地深陷網絡的"泥沼"不可自拔。但對網絡的愛也并未磨滅他對相聲藝術的執着:"無論我做生意、做網站,我都不會忘記我還是一個相聲演員。對我來說,網絡隻是一個工具,相聲才是本行。"

對于網絡與相聲這兩個至愛,姜昆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相聲是我的農村兒子,網絡就是城市兒子。後者好管呀,因為懂得太多,比他爸爸知道的還多。所以創辦之初,就要立下規。而我也深愛着農村兒子,我要帶他進城,帶他學習新鮮的東西。"

俊朗的外表,潇灑的風度,使外國選手聞風喪膽的中國式直闆快攻,曾經威風凜凜地奪得過6項世界冠軍,其中包括兩屆世界錦标賽男單冠軍,這就是人們印象中的江嘉良。最近,再見退役後的他,依然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加上妻女在旁相伴更顯得其樂融融。接過他的名片一看,嗬:香港有利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鄧建國:賺大錢的大活寶(1)

建國從不忌諱别人炒作他的绯聞,也從來不隐瞞自己近乎半文盲的農民出身。

前些年有媒體稱他"影視大鳄",而他的親密戰友張國立則叫他"中國草包",他的鐵哥們姜湯甚至公開說:"我沒見過比鄧建國臉皮更厚的人。"

他經常在嘴裡念叨的一句話是:"做娛樂業的人要有奉獻精神,要不怕人家拿你娛樂。"他的個人傳記取名為《中國活寶》。他決不以當活寶為恥,他引以為榮。

然而,如果你真的以為他是一個稀裡馬哈憨厚逗笑的草包活寶的話,你就錯得很離譜了。他的所有作為,裝瘋賣傻也好,扮豬吃虎也好,僞君子也罷,真小人也罷,目的都隻有一個:賺錢,賺大錢。

其實,在諸如"改革開放20周年"等一系列和中國經濟近20年來發展史有關的紀念活動中,鄧建國是一個不應該被媒體忽略的重要人物,他的象征意義和實際效果絕對不會比"楊百萬"與"王海"們遜色。

鄧建國的發家史就是活脫脫一部中國娛樂業"20年之怪現狀"。

挾"紀曉岚"來滬

即使在新聞發布會這樣比較正式的場合,鄧建國的表演也決不會讓初次見面的人看出他有哪怕一丁點的制片人模樣。

不要說藝術家的修養氣質,就是普通的暴發老闆的場面派頭他也一點沒有。一頭黃發,身着花夾克的鄧建國時而趴在桌上歪着臉看人,時而高翹二郎腿斜倚在椅子靠背上,活像那個正在我家裝修房子刷牆的民工。

可就是這個毫無規矩方圓的農民,多年來在規矩最多的中國影視圈,楞是憑借一通無招勝有招的莊稼把勢,東一鋤頭西一鏟地刨出了一條不規則的路。

這次跑路到上海,鄧建國是來推銷他的巨星影業公司制作的即将在上海電視台播出的連續劇《風流才子紀曉岚》。據說拍這個片子時,鄧建國經常到中國各地談生意,每到一地他必去當地洗腳房,一邊洗腳一邊把故事梗概說給洗腳妹聽,問她們"這樣的故事可愛看"。總結下來,"應該可以打動大多數女性"。

不知是喜歡和别人交流還是好炒作的習性已經深入骨髓。在發布會上放樣片的間隙,鄧建國還不忘拉着幾個比較熟的上海記者聊家常,一會兒又在提問時間裡頗有些失望地問大家"有沒有什麼尖銳一點的問題",他甚至在飯局上還熱乎地要給一位本地帥哥娛記介紹女朋友。

終于等到宴終人散,我總算把他逮到了一個角落裡,和他聊起了他一直避而不提的關于錢的話題。

"皮包公司"賺回第一桶金

具體學曆已無從考證了,反正鄧建國說他是高中畢業,那就當他畢業了吧。

故事就從他高中畢業後講起。江西人鄧建國到縣裡的農場工作。他說當時他有4種工作:給領導倒水、收發信件報紙、打掃辦公室門口的衛生、負責敲鐘(上下班敲鐘)。這樣幹了一兩年,由于賣力的表現,領導安排他做了電影放映員。

電影放映員可是一個好差事,6年裡,國内國外的好看的難看的電影,鄧建國都看了個夠。最重要的收獲還是每個星期,他都要到二十多裡外的城裡換拷貝,也交了一些城裡的朋友。有了放電影這個"窗口工作",鄧建國見的世面越來越大,心也有點蠢蠢欲動了。

這是80年代的中期,改革開放才起步,下海經商開皮包公司倒東西就像現在到外資公司當白領一樣時髦。某一天鄧建國看見報紙上有一個關于科技信息方面的消息,就是利用科技信息在全國建立信息網緻富。這對他有些震動。他開始着手準備利用信息網絡發财了。借着城裡一個朋友的執照,他開始運作他的信息發财夢。這個從小學開始數理化就從來沒有及格過的差生鄧建國,居然搞開了科學技術開發。

1984年開始,鄧建國先後在江西臨川和九江等地開辦科技培訓班,開講蚊香和無塵粉筆制作技術,并和南京、北京的信息公司、報社合作項目開發,短短的一兩年内就賺到了二十多萬元錢。

"那段時間什麼項目賺錢我就搞什麼,自己搞不起來就去找合夥人一起搞,最多的時候我有過100多萬的資産,也屬于中國最早一批靠勞動緻富成為百萬富翁的人。"鄧建國回憶往昔還有點得意,"可是那都是泡沫,不久市場整頓開始了,我也跟着縮水了,大概還剩下20來萬。這對我日後的經營非常有借鑒意義,我養成了永不追求泡沫式發展的習慣。"

1991年,鄧建國開始了那段在影視圈挺有名的"1000元闖廣州"的經曆。

那時他和一位合作人一起從珠海去廣州闖蕩,随身隻帶了1000元,沒想過要在那裡幹什麼,純粹想試試運氣,失敗也隻有1000元的損失。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成八零軍嫂,炮灰女配開啟逆襲  撿了一條尋寶蛇[六零]/巫姬的六零生活  末世遊戲之大赢家  神豪:從王者李白天秀亂殺開始  為我稱臣  龍族Ⅲ·黑月之潮(下)  (快穿)就想好好睡一覺  龍族I:火之晨曦(出書版)  這警察怎麼什麼都知道啊!  滿級女主:學霸嬌妻不好惹  龍族Ⅲ·黑月之潮(上)  驚,蓄謀已久!白切黑太子不放手  龍族Ⅲ:黑月之潮(三卷完結出書版)  上海堡壘+番外  (許你浮生若夢同人)許你浮生若夢同人之許你一罐糖  這個Alpha的白月光有點炸毛  九州·缥缈錄【6部】  天之熾①紅龍的歸來(出書版)  (綜漫同人)[綜]我在平行世界當王  讓你嫁入豪門,你擱這打螺絲?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