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現如今跟朕說這些有什麼意思,&rdo;啟隆帝面無表情的站在殿上,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道,&ldo;昨日盛郡王妃進宮後,就跟淑妃哀求,希望與你和離。說這話的時候,宮裡不少妃嫔都聽見了,你讓朕怎麼替你轉圜?&rdo;晏伯益面色微變,侯氏竟然說出了這種話,可是昨天發生的事情,為何沒有人傳到他耳中?想到這,他心情大變,這是有人刻意把消息攔了下來。他下意識的擡頭,扭頭看向安靜坐在角落裡的晏晉丘,卻隻看到對方平靜淡漠的樣子。&ldo;朕在說你的事情,你看子陵作甚?&rdo;啟隆帝冷着臉道,&ldo;事情鬧成這樣,全京城的百姓都等着看結果,你難道要讓朕強行把盛郡王妃給你押回去?&rdo;晏伯益知道自己這次遭了算計,算計他的還是身邊的女人,可是這個時候隻能打落牙齒活血吞,他壓下心頭的怒意,屈膝在啟隆帝面前跪下:&ldo;求陛下幫幫臣侄。&rdo;啟隆帝看着乖乖跪在自己面前的晏伯益,眼底露出一絲滿意的神情,沉吟半晌後道:&ldo;此事朕不好插手,你去勸勸侯氏,此事結果如何,全憑她的心意。&rdo;說到這,他臉色突然一變,&ldo;但是不管事情最後如何,你都不能因此遷怒侯氏一族。&rdo;這個婚是他賜下的,他可不想到了最後那些世家連他都怨上了。晏伯益的食指重重掐了一下掌心後才慢慢開口道:&ldo;臣侄記下了。&rdo;坐在旁邊有些微胖的甯王突然不陰不陽的開口道:&ldo;早知今日,賢侄又何必當初,這事鬧出去,咱們皇室的臉面都丢了。&rdo;晏伯益沉默不言。徐王看了眼落井下石的甯王,又看了眼默不作聲的顯王,思索片刻道:&ldo;陛下,這畢竟是他們夫妻間的事情,我們也不好插手,還是先行告退。&rdo;甯王瞪了徐王一樣,這個老王八蛋,這種時候還不忘給他挖坑跳,忒缺德!晏晉丘這時才不緊不慢的開口道:&ldo;陛下,臣侄以為,您賜婚的原意是好的,隻是親事這種事,誰也說不準結果,也許是兩人緣分不夠才會造成今日之結果。&rdo;&ldo;你說得對,你與你家王妃不是好好的麼,&rdo;啟隆帝仿佛給自己找到一個借口,随即便揮了揮手,&ldo;你們都退下吧,此事朕不打算再插手。你們年輕人的親事,自己去決定。&rdo;一行人退出正殿,晏晉丘笑眯眯的看着面色如墨的晏伯益:&ldo;堂兄,不如弟弟陪你去淑妃娘娘宮裡走一趟?&rdo;晏伯益單獨一人去淑妃宮中不合适,但是他們兩人一起去,反倒比一個人去妥當。&ldo;不敢勞煩堂弟,多謝了,&rdo;晏伯益淡漠的看了晏晉丘一眼,&ldo;有些事還是不由外人來插手比較好。&rdo;晏晉丘聞言笑了笑,不置可否。甯王與徐王二人一道往宮外走,甯王瞥了眼徐王:&ldo;真想不到,你與顯王的關系倒是頗親近。&rdo;徐王面色如常:&ldo;關心後輩乃是我們長輩之風,徐王您有何疑慮?&rdo;&ldo;呵,&rdo;甯王意味不明的冷哼一聲,等兩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程後道,&ldo;那你怎麼不多關心關心盛郡王。&rdo;徐王停下腳步斜眼看着甯王:&ldo;做長輩的,有些偏心不是很正常的事?&rdo;甯王:&ldo;……&rdo;呵呵。晏伯益最終還是以拜見長輩的名義去了淑妃宮裡一趟,隻可惜侯氏根本不願意見他,隻說傷透了心,不願意再與他相見。&ldo;郡王爺,主子說,請你多加珍重,她不願再回郡王府那個傷心地,&rdo;侯氏身邊的貼身丫鬟戰戰兢兢的看了面無表情的晏伯益一眼,繼續道,&ldo;請郡王爺成全。&rdo;&ldo;成全?&rdo;晏伯益往内殿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神如霜,&ldo;希望她日後沒有後悔的一天。&rdo;小丫鬟低着頭不敢說話。晏伯益轉身便出了門,毫無留戀之态。剛走出淑妃宮殿大門,他便遠遠瞧見一個盛裝女子帶着一群丫鬟太監朝這邊走來。他微微眯眼,這是華氏?往旁邊退了半步,他把頭微微扭到一邊,以示避嫌。華夕菀也看到了晏伯益,對方一身玄色錦袍,看起來器宇軒昂,從表面來看,任誰也猜不到他是個野心家。晏伯益朝她作揖,她回了一個萬福禮,兩人雖然看似擦肩而過,實際上卻隔着至少三步的距離。走出五六步遠的時候,晏伯益突然想起一位門客的話。如果不是義安候府嫡小姐的相貌太過醜陋,郡王爺您若是求娶了她,對你來說,是個極好的選擇。那時候他怎麼回答的?好像是說他還用不着委屈自己一輩子來換取一個不知道究竟怎麼樣的嶽家。腳步一停,晏伯益鬼使神差的回頭看了一眼,隻見路的盡頭,那個宮裝女人步步生蓮,衆星拱月般的踏上了淑妃宮門前的台階。突然對方回了頭,似乎沒有料到他也回了頭,愣了一下後,便回了一個淺淡禮貌的笑意,随後便快步進了淑妃宮殿大門。華,榮也。晏伯益眼神微黯,慢慢走過長長的宮道。侯氏鐵了心要算計晏伯益,并且占了輿論的最高點,晏伯益隻好默默吃了這個暗虧,同意了侯氏和離。為了挽回一些顔面,他大方的送返侯氏所有嫁妝,并且還額外贈送了一些東西。可惜這些行為,在别人眼裡,都不過是掩飾。華夕菀搖了搖頭,如果是她前世生活的那個年代,隻怕侯氏的算計還沒那麼容易成功。因為那時候有一種叫能把白說成黑,把黑說成白的水軍,像晏伯益與侯氏這樣的,大概能大戰三百回合,也不一定能分出勝負。兩日後,啟隆帝親自下旨,恩準侯氏與晏伯益和離,侯氏到京郊的道觀靜修祈福。這事看似已經落下帷幕,但是私下仍有不少百姓覺得,一定是盛郡王與太子妃往日不清不楚的來往被侯氏知道,所以盛郡王才要軟禁侯氏,而侯氏僥幸逃離後,才甯可進道觀也要與盛郡王和離。那麼問題來了,現在被皇上親自撫養的皇孫,真的是皇上的孫子嗎?百姓的腦洞很大,但不是所有百姓的嘴都很嚴。所有,再低調的流言,也有屬于流言的力度。也不知道皇帝知道這些流言後,心裡怎麼想?&ldo;王妃,前兩日我們在淑妃娘娘宮外遇見盛郡王,他會不會猜到您是支持郡王妃……侯氏和離的?&rdo;紅纓聽到外面的流言,想起前兩日的事情,忍不住有些擔心,萬一自家主子被盛郡王記恨了怎麼辦?&ldo;如今我們與盛郡王府已經是撕破臉,他知道或者不知道已經不重要,&rdo;華夕菀搖了搖頭,&ldo;就像我們都知道上次的刺殺事件與盛郡王有關,但是卻沒有證據。所以盛郡王就算懷疑此事不對勁,也隻能吃下這個暗虧。&rdo;紅纓恍然:&ldo;您的意思是,這事……&rdo;華夕菀看了紅纓一眼,紅纓立刻閉上嘴,随即笑着道:&ldo;可見是天道好輪回。&rdo;她就說這事怎麼越想越有些不對勁,原來背後還真有一些蹊跷,隻是不知王爺此舉是為了替王妃出氣,還是為了打壓盛郡王?也許兩者都有?紅纓笑眯眯的看着臉色紅潤的華夕菀,不管怎麼樣,那些算計自家主子的人,得到報應就好。100、繼後三日後,啟隆帝以繼後之禮迎娶張清顔入宮為後,舉國同慶。新後入宮的第三日,京城中三品以上的命婦宗婦都要進宮參。華夕菀作為宗室超品親王妃,排在拜見皇後第一縱隊的隊伍裡,與她一同進殿的還有其他幾位親王妃,隻是她的年紀在幾人中最小。&ldo;顯王妃,請小心台階,&rdo;引路的太監小心殷勤的在前面引路,對華夕菀的态度雖然看不出半分谄媚,但是舉手投足間去處處透着敬重。&ldo;多謝,&rdo;華夕菀進了殿門,見殿内已經坐了兩位老親王妃,便上前給兩位親王妃行了一個晚輩禮。&ldo;快快請坐,&rdo;徐王妃笑得一臉和藹的示意華夕菀在自己旁邊坐下,借着喝茶的動作微笑着對華夕菀道,&ldo;皇後娘娘今日想來起得晚了些。&rdo;華夕菀聽這話不太對勁,不到一刻鐘,所有的親王妃已經到了殿内,但是仍舊不見張後的身影。在場的幾位親王妃卻看不出半分不滿,言語神态皆是如常。剛進宮便如此做派,張後此舉太不妥當了。雖說皇後乃是一國之母,但是在場皆是超品宗婦,于情于理,張後都不該讓這麼多宗婦久等。難道她還以為這是普通家宅的宅鬥,讓對方多等一會兒就能當成下馬威?皇室的女人最不缺的演技與膽量,這點手段隻能讓宗婦不滿,根本談不上什麼威。約莫又過了一刻鐘,身着鳳袍的張後終于在太監宮女前呼後擁下出現,華夕菀與其他親王妃齊齊起身給張後行大禮。張清顔坐在鳳座之上,細細打量着玉階下的諸位宗婦,最後把目光落在一個青絲如墨,肌膚賽雪的年輕女子身上。因為對方低着頭,她看不清對方面容,但僅僅那曼妙的身段以及露出袖袍的手,就讓人忍不住魂牽夢繞。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逆天之縱情天地 不死+番外 妃嫔這職業+番外 江湖遍地是奇葩+番外 她從地獄而來,一身煞 Blood X Blood+番外 穿越與反穿越 入獄 我可不止是導演啊 東方不敗之暖陽+番外 福澤有餘[重生]+番外 遷徙後,我修仙了 農女珍珠的悠閑生活+番外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觑 那一年的奇怪事件 網遊:變成錦鯉的我真的是奶媽 留學+番外 弟弟都是狼 術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