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清和+番外 > 第403頁(第1頁)

第403頁(第1頁)

自永樂九年五月,南京城門前,朝貢的使臣隊伍便排成長列。北方的鞑靼,瓦剌,兀良哈,女真。南方的暹羅,占城,真臘,老撾。隔了一座喜馬拉雅山的古裡,錫蘭,柯枝,小葛藍,加異勒。乘船前來的舊港,南巫裡,爪哇,滿剌加,蘇門答臘。一波又一波朝貢隊伍抵達應天府,鴻胪寺和光祿寺忙得腳不沾地,會同館再次爆滿。随着朝貢隊伍抵達,聞訊趕來的商人也是絡繹不絕,客棧房間不夠,許多掌櫃都擠大通鋪,夥計隻能在客棧裡打地鋪。人一多,問題就多,治安問題頻發,五城兵馬司指揮和應天府府尹愁得嘴角起泡。沒辦法,朱棣下令北京會同館提前&ldo;開張&rdo;。女真,朝鮮,白帳汗國,以及立陶宛和莫斯科大公國的使臣,不必進京,直接由北京會同館接待安排。&ldo;敕漢王馳北京,設宴款待朝貢使節。&rdo;一道敕令,結束了朱高煦的屯田生涯。朱高煦打心裡不想離開宣府,忙活兩年,眼看要出成績,丢開手不管?舍不得啊!無奈老爹有令,不走也得走。換上親王常服,乘上象辂,望着漸遠的玉米地和土豆田,滿眼不舍。沈瑄忙着練兵,徐輝祖卧床養病,壓根不理會朝貢的使節。北京行部官員找上門,一句&ldo;留待漢王殿下抵達&rdo;就被打發。孟清和也變得忙碌。永樂八年,皇莊和勳貴莊田播種的玉米土豆已有收獲。産量不如想象中喜人,抗旱抗寒的特點卻顯露無疑。船隊帶回的幾名&ldo;紅人&rdo;都被留在大明,幫助解決番糧種植期間産生的問題。通過翻譯,孟清和了解到,這些人來自&ldo;庫斯科王國&rdo;。&ldo;庫斯科?&rdo;孟伯爺敲敲腦袋,沒一點印象。他對美洲曆史并不了解,壓根不知道,二十年後,這個還不起眼的國家将會征服整個南美洲西部,統治延續幾個世紀,成為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帝國。如果他知道……大概也不會改變什麼。頂多露出個吃驚的表情,然後該做什麼做什麼。他想要的是美洲的農産品,對生活在那裡的人并不感興趣。至于土地,這是上位者該操心的事。自被國公爺開導之後,孟清和清楚知道,很多時候,該糊塗就不能聰明。操心太過,勞心勞力太多,未必是好事。他現在該想的,是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收成問題。從九哥送來的消息看,今年的收成應該相當不錯。七月之後,孟清和留在軍屯的時間越來越長。時常蹲守尋人的換成了定國公。進入秋收時節,田裡的麥稻高粱陸續開始成熟,荒田中種植的玉米也結出手掌長的棒穗。孟清和試着掰下一穗,撥開,玉米粒算不上飽滿,清香的味道卻讓他笑咧了嘴。&ldo;伯爺?!&rdo;見孟清和生吃玉米,親衛來不及阻止,臉色驟變,差點上手去搶。番糧能吃,卻也是煮熟下口。沒聽說可以生吃。萬一吃出問題怎麼辦?&ldo;沒事,我隻是嘗嘗味道,沒打算吃。&rdo;孟清和笑笑,将咬過一口的玉米遞給親衛,&ldo;我再掰兩棒,回府煮了,大家都嘗嘗。&rdo;&ldo;謝伯爺。&rdo;這片荒田是孟清和的&ldo;軍田&rdo;,上一年開墾,今年方才開始種植。他不愁糧食,幹脆全部用來種植玉米。回城時,恰好遇上從宣府趕來的朱高煦。見到親王象辂,孟清和當即下馬,上前行禮。半天沒聲音,擡起頭,隻見朱高煦目光灼灼,盯着他身後,眼睛眨也不眨。回頭看一眼,明白了。&ldo;高福。&rdo;&ldo;卑職在。&rdo;&ldo;把你手裡的番麥呈給王爺。&rdo;&ldo;是。&rdo;接過玉米,朱高煦滿意了。躍身上馬,孟清和暗中嘀咕,愛好種糧的漢王,出海搶劫的趙王,沒事找鄰居打一架的永樂帝……大明果真是個神奇的朝代。孟伯爺尚且不知,城中還有一個驚喜等着他。成功從三頭身增高為四頭身的朱瞻壑,站在城門口,翹首以待。看到朱高煦的象辂,大眼睛一亮,見到跟在象辂旁的孟清和,小臉頓時笑成一朵花。&ldo;父王!&rdo;朱高煦見到朱瞻壑,疲憊一掃而空。見兒子&ldo;撲&rdo;過來,笑容滿面張開雙臂。不料朱瞻壑行禮之後,中途轉向,&ldo;少保,我長個了,能拉開鐵弓。皇祖父許我到順天,繼續跟着少保讀書!&rdo;話落,兩個人臉綠了。一個是被兒子扔在一邊的朱高煦,另一個,就是與朱瞻壑一同北上的戶部尚書夏元吉。南京遷都之議尚未過去多久,各番邦使臣尚未離京,早朝之上,永樂帝又抛出一個大雷。&ldo;為國家社稷,朕欲立皇太子。&rdo;立皇太子?朝堂上靜默許久。早些年,誰提這事都要挨闆子,遇上天子心情不好,下錦衣獄,全家流放。這兩年大家都學乖了,天子反倒主動提起?曾支持平王的文臣難免有些不是滋味,可也知道,如今的平王,無論如何擔負不起太子重任。從哪個方面考慮,最合适的人選都是漢王。大勢所驅,天子之意。再堅持已毫無意義。奉天殿中,群臣跪拜,齊聲道:&ldo;陛下聖明!&rdo;大典永樂九年,十月朔,天子下诏,立漢王朱高煦為皇太子,布告天下。冊漢王妃韋氏為太子妃。以宣府為漢王嫡長子朱瞻壑封地,不就藩,享親王祿。餘子暫不封爵,享郡王祿。諸藩王子未受爵者,嫡長子為世子,衆子為郡王。長子不為嫡,有嫡子,以嫡子為世子。違者降爵。平王久病不愈,許其長住金陵,不歸藩,享普安州一地賦稅。平王府不設官屬,隻立王府左長史行朝賀之儀。以校尉五十人護衛王府,聽宮中調遣。平王世子留京侍疾,增俸祿至九千石,入宮中讀書。對于平王妃,聖旨未提一字。随後,天子令禮部議封皇太子大典,并進東宮朝儀。南京禮部同北京禮部查閱洪武舊例,參照封懿文皇太子大典定下章程,卻未得天子首肯。兩位禮部尚書,四位禮部侍郎及部下郎中等人,捧着打回的奏疏不明所以。眼巴巴瞅着皇帝,不通過沒關系,至少給點提示。具體怎麼改,大家也好有個參照。永樂帝偏偏不從人願,一目十行看過,表情不變,禦案上一壓,直接抛出兩個字,&ldo;再議。&rdo;參不透上司的喜怒,工作能力再強也是白費。連續折騰一個多月,奏疏改了不下十次,東宮官屬名單都拟好了,冊立皇太子的典禮章程仍沒定下。這樣的日子,猴年馬月才算完?說到底,什麼樣的章程才能讓天子滿意?兩京禮部再沒心思争長短,完不成天子的交代,争出子醜寅卯也沒用。為集思廣益,禮部尚書發動部下官員,洪武朝舊例不通過,可以參照前朝。元朝一樣行不通,還有前宋,前唐。北京禮部左侍郎記憶力超群,家學淵源,自幼博覽群書典籍,竟将漢時冊封皇太子的相關資料找了出來。興沖沖帶到衙門,與部中同僚一起研究。人手不足,便綁上布條,挑燈夜戰。數日後,北京禮部上下都挂着兩個黑眼圈,拿出拟定的章程,雙眼發紅,雙手發抖,顫巍巍活似古稀老人。&ldo;如此,陛下總該滿意了吧?&rdo;奏疏由快馬飛送入京。經南京禮部潤色補充,查無缺漏,上呈禦覽。暖閣内,禮部尚書屏息靜氣,生怕再被皇帝将奏疏打回來。好在永樂帝沒說再議論,勉強點頭通過。提起禦筆,在奏疏上批了個準字。一個&ldo;準&rdo;字,着實得來不易。得到準信,兩京禮部無不激動萬分,抱頭痛哭,淚如泉湧,連端茶送水的小吏都忍不住紅了眼圈。皇帝再不批,怕是部中老爺不得不挑戰上古先秦的禮儀典章,不容易啊!冊封皇太子的儀式雖未舉行,東宮儀仗俱已備妥。比親王制,略有增減。香爐,香盒,旗幡,節髦幢,稍刀盾戟,圓傘方扇,令旗花鼓等,凡器具均為金,漆必為大紅。朱高煦身在北京,出入不再打親王儀仗,但也沒有馬上行太子儀仗。經過歲月磨砺,朱高煦性格未變,行事卻日漸穩重。南京官員尚無所覺,北京行部和邊塞武将卻深有體會。&ldo;殿下愈發肖似今上。&rdo;脫去一身傲慢之氣,哪怕被驢踢了腦袋,朱高煦也不會再說出&ldo;天策上将&rdo;之類缺心眼的話。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林門嬌  喬路  蜜寵100分:重生鮮妻,狠美味+番外  導演之王2000  謹言+番外  我叫馬丁  網遊之暗黑巫神  飼養小怪物  歸鸾  崩壞三,開局獲得大寶技能  路人甲全家讀我心術後,帶富全村  斷刀崖  秦甯的奮鬥  我在修仙界搞心态  原神:和芙甯娜那些不能說的事  網遊開局西涼雙雄,準備當人義父  每天都有人給我組cp[電競]  社恐被迫秀恩愛[快穿]  男巫  劍起蒼玄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