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孟十二郎的話來說,那就是曆史的車輪,終于沿着原本的軌迹,咔咔咔咔的開始轉動了。捅馬蜂窩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一,南京城。天還沒亮,便有大量的京官候在了宮門前。禮部定議,在京官員聞喪次日,需到内府聽皇帝遺诏。宮門前的官員,無論文武,也不論品級,均需着一身素服,戴烏紗帽,束黑角帶,沒誰敢在這個時候出奇。往日的朝廷大佬,文魁武首,如今都低着頭,垂着眼,面帶哀泣,淚如雨下。幾個年齡大的,身體不好的,哭着哭着險些一頭栽倒。聽遺诏是主要的,哭也是不能免的。至于是哭洪武帝的駕崩,還是哭壓在頭頂的一座大山終于被搬開了,就不得而知。官員們也曾私下交流過,聽說皇太孫和英年早逝的太子一樣是個厚道人,很尊重讀書人,也不樂于砍人腦袋。之前出門上朝必須提前交代好後事的日子,應該是到頭了吧?朝中文武心懷忐忑,隐隐中又帶着希望,面上卻絲毫看不出端倪。經曆過風吹雨打而僥幸不死,也沒因各種罪名流放充軍的洪武朝官員們,很快就會發現,年輕的建文帝比想象中的更加和藹可親,更加平易近人。屬于文官的日子,貌似終于來到了。大明朝的讀書人,終于可以抖起來了!雖然,這段日子着實有些短……吱呀一聲,宮門緩緩開啟,官員們來不及擦去淚水,匆忙間整理衣帽,以品級文武排成兩列,由内官指引,魚貫踏進宮門。于此同事,從京城出發的快馬接連到達南北各處驿站。補給換馬之後,再次出發。各地藩王,在外文武,陸續得知洪武帝大行的消息,立刻頒發署令,貼出告示,換上素服,并令家人趕制衰服。所用一應器具衣物皆按照禮部定議,隻要有犯忌諱的器物全部收起,不敢有絲毫逾矩。同時下令轄下民匠軍商等,一個月内不得婚嫁祭祀,無論男女均要穿着素服,婦人不得妝點首飾。京城軍民需穿素服二十七日,京外各地,在诏令到達日起,着十三日素服即可。官員需停婚嫁百日,京官上朝時要穿着素服,用白布裹住紗帽,腰纏麻布,腳穿麻鞋,穿滿二十七日為止。若有違制,就算建文帝再平易近人,後果也不會太美好。此時交通尚不發達,基本上是陸路靠馬,水路行船,遇到山高林密的地方,還要考研一下人的野外生存能力。因此诏令到達各地的時間慢且不說,時間上也各不相同。例如從南京到北平,後世坐火車頂多是幾個小時,就算慢車也不過十小時左右。飛機就更快了。可在當下,幾天的路程是必須的。從北平傳到塞外的開平衛,就更慢了。當開平衛指揮使司貼出告示,建文帝早已正式登基繼位了。饒是如此,該走的程序也是必須的。衛所中儲備的布料不足,一時間無法趕制上萬人的衰服,隻能每個兵卒先分兩條葛麻布帶,一條綁腰上,一條綁頭上,倒也看得過去。孟清和榮升總旗,手下領着五十個大頭兵,五個小旗,擱在後世,怎麼也算得上一個加強排排長了。可在明朝的邊軍體系中,仍是不入流的小官,可小官也是官,也得帶着手下這五十幾号兄弟,表情嚴肅的排排站,面相京城方向,吸氣,呼氣,再吸氣,預備,哭。邊軍就是邊軍,哭都是按照鼓點來,不服不行。整個開平衛,加上左右前後中五個屯衛,上萬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放開了嗓子,其聲勢,何等的驚人。由于交通閉塞,對面的草原鄰居還不知道洪武帝駕崩的消息,聽到開平衛,全甯衛,大同各衛等地接連傳來狼嚎似的吼聲,還以為明朝的某個或某幾個藩王又打算來一場邊境軍事演習,吓得差點連夜拆帳篷搬家。雖說自己也不是什麼厚道人,經常想着法的去踹鄰居房門,可一旦被踹的鄰居比自己更不厚道,更兇悍那就麻煩大了。草原上的北元騎兵,無數次的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饒是如此,洪武帝大行之前仍不放心北邊這群鄰居,曾于四五月間經屢次下诏,令左軍都督楊文,武定侯郭英為總兵官,都督劉真,宋晟為副總兵,率軍往北平布防,受燕王節制。并聯合遼王,代王,甯王,谷王等加強邊境防禦,時刻警惕北邊的鄰居秋收時過來打谷草。當時,洪武帝已經預料到自己的生命将走到盡頭,提前為即将登位的年輕皇帝打造了一條堅固的邊防。但百密一疏,洪武帝錯估了建文帝和各地藩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也沒預料到,在他眼中是國之棟梁,負鼎之臣的燕王朱棣,并不打算繼續為侄子打工。而年紀不大的孫子也不是善茬,收拾起叔叔來一點也不手軟。所謂以德服人和以理服人,都被扔到牆角種蘑菇去了。如果他料到了……世上的事,本就沒有如果。大人物之間的博弈,同此時的孟清和扯不上丁點關系,唯一受到影響的,大概就是沈副千戶應下的恩賞要拖一段時日。對這一點,孟總旗表示理解,手下的兄弟也沒提出異議。非常時期,沒辦法的事情。如今衛所上下都在忙,隐隐之中似有暗潮湧動。孟清和有自知之明,他現在還是隻小蝦米,明哲保身才最為重要。前幾日,洪武帝遺诏也頒行天下。遺诏中寫明,各地藩王留守,不得到京城祭奠。燕王是在去京城奔喪的路上接到的诏令,同行的還有北平府各地官署派出的官員。想起自己老爹去世,這些下級都能去緻祭,自己這個做兒子卻不行,心中難免不是滋味。有同樣感想的不隻是燕王,也包括分封到其他各地的藩王,礙于洪武帝定下的诏令,倒也沒哪個藩王敢在此時公開抗議。燕王在路上折返,心裡有火氣發不出來,燕王府中的道衍和尚再次看到了時機,幾乎是一天三遍的開始對燕王進行疲勞轟炸。王爺,如您這般雄主英才,應該全身心的投入到造反這一偉大事業中來!王爺,造反是有理想有道德有報複的人才能做到的偉大事業!王爺,皇帝輪流坐,今天到您家啊!平日裡,道衍和尚幾乎見天的把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挂在嘴邊,燕王的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了,說一點心思沒有,平白清正是假的,但他需要考慮的事情遠比道衍和尚多得多。造反成功,坐上皇位,擁得天下,大善。造反失敗,一無所有,去見老爹,大大的不善。反還是不反?這是個問題。就在燕王舉棋不定,還拿不定主意時,建文帝朱允炆已經準備幫他做出決定了。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剛登基一個月,周王次子突然密報周王向朝廷圖謀不軌,建文帝立刻下令曹國公李景隆率兵奔赴周王封地,二話不說把周王抓了起來。很快,周王就因&ldo;罪名确鑿&rdo;被貶為庶人,流放雲南勞動改造去了。不得不承認,建文帝的确洪武帝的親孫子,當初流放沈萬三,洪武帝選擇的也是雲南。風水寶地啊。收拾了周王之後,建文帝沒再急着動手,或許也是想看看叔叔們反應。周王是燕王的親兄弟,同父同母,無論怎麼看,建文帝此舉都和捅了馬蜂窩無異。這是殺雞給看呢?這下子,就算燕王還有猶豫,也不得不認真考慮道衍所鼓吹的造反理論了。進入八月,距離秋收越來越近,北疆諸衛開始進入全面的戒備。洪武帝駕崩,新皇登基的消息已經傳到了草原,今年的打草谷,這些鄰居是來還是不來?怎麼想,都是前一種的可能性更大些。不隻來,怕是人頭不會少。孟清和仍奉命戍守城北十裡處的瞭望墩台。地堡已經建好,鄭千戶親自來看過,對整個工程大表贊賞。衛指揮使徐忠的奏疏已經送出,在送往京城之前,先送到了北平府,放到了有司的案頭。孟清和同前郎中大人商量過,用野物換糧食的交易可以暫停了。秋後就要麥收,換來的糧食也足夠支應弟兄們這段時間的生活,還有沈副千戶發下的布匹,鹽巴,不需要繼續冒險。手下多了不少新面孔,及時收手,小心些才是上策。而且……孟清和直起身,站在山頂,眺望遠處,洪武帝大行了,建文帝登基了,他應該認真計劃一下,接下來該幹點什麼了。小蝦米也有小蝦米的優勢,不是嗎?遠處卷起一片煙塵,一支騎兵正飛馳而來,瞭望墩台的邊軍立刻提高了警覺。騎兵徑直朝墩台而來,待到兩百步左右,騎士們一勒馬缰,駿馬揚起前蹄,踏起一片塵土。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網遊開局西涼雙雄,準備當人義父 每天都有人給我組cp[電競] 謹言+番外 歸鸾 飼養小怪物 社恐被迫秀恩愛[快穿] 斷刀崖 劍起蒼玄 網遊之暗黑巫神 男巫 秦甯的奮鬥 原神:和芙甯娜那些不能說的事 蜜寵100分:重生鮮妻,狠美味+番外 我叫馬丁 崩壞三,開局獲得大寶技能 路人甲全家讀我心術後,帶富全村 林門嬌 我在修仙界搞心态 喬路 導演之王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