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副版就比較多元了,有廣告類,可登展商家和貨物訊息,方便宣傳。
有生活類,可刊登一些不同地方的物價。
有新聞類,刊登的是長安城發生的的事。
有文學類,可刊登詩詞歌賦。
還有故事類。
這其中,還伴随有一個插曲。
第一批報紙售賣效果很差,雖然李長河也進行了先期宣傳,但購買者還是甚少,且這報紙是按月收費,每月五文錢。
這五文錢看着不多,但對大唐現在大部分人來說,還是一筆不小開支,這五文錢可購快兩鬥米了。
于是李長河想了一夜,終于想出辦法,那就是刊登四大名着中的《三國演義》。
新穎的題材,有趣的曆史故事,吸引了不少人,也讓報紙知名度逐漸打開,買的人是越來越多。
最重要一點就是報紙的功效也逐漸顯露出來,國家政策等可以快速直達長安城各處。
這不,近幾日肉眼可見,長安環境好了起來,原因就是報紙的宣傳,讓人們意識到了衛生對健康的重要性。
而且李世民也在報紙刊登诏令,要求長安城百姓勿要亂扔垃圾和随地大小便,為此成立了糾察隊,專門負責街道巡查。
當然,堵不如疏,這個時代,糞便可是一種資源,一種良好的肥料。
本來長安城的掏糞工主要是有官身的人幹,李世民下令放開限制,普及大衆,加之報紙稍微一宣傳,很快頭腦機靈的人就想要進入了掏糞行業。
但萬萬沒有想到竟然已有人捷足先登了,有一個叫羅會的人已經壟斷了六成的掏糞行當。這怎麼回事?
羅會此人聰明異常,本就是個中間商,原來掏糞工是朝廷管理,工作都是有官身的人做,但讀書人哪受得了這事啊,所以羅會抓住機會,主動表示可幫忙,還掏錢分成。
于是乎,不少負責此事的小吏将掏糞大業交給了他。
但也因朝廷法度限制,羅會負責的區域也不過是如平康坊這樣的少數富裕區,窮人那邊并未開發,不然,或許就不會有修政坊霍亂的爆發。
這幾日羅會聽到朝廷廢除官辦掏糞工,民間承接時,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于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脈,聯系關系較好的官家,相互介紹,短短三天時間,便掌握了長安城六成的掏糞市場份額,妥妥的糞工老大。
當然傳奇不止如此,他更知道利益動人,所以一人富不如一起富,所以他也是趕時髦,還在《長安日報》上刊登消息,要拉衆人入夥,一起分享長安市場,這操作讓李長河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果然,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也正是有了類似千千萬萬羅會這樣的人,長安街市的環境才會越來越好。
當然報紙上刊登的内容不止這些,隐隐透出一些其他信息,讓不少精明的商人心中穩定。
那就是便橋之盟。
在這場突厥圍城危機中,李世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單人退敵,這是何等的英武,這自然在報紙上大書特書,再加上透漏出些許的李世民為百姓受傷的消息,于是一個偉大的、愛民如子的形象豎立起來了。
風評的扭轉,也讓兩個多月前的玄武門之變風向也發生逆轉,不少百姓認為這其中有陰謀,對李世民的惡感少了很多。
畢竟對他們來說,誰當皇帝都可以,隻要他們的生活不受影響。
報紙還有一重作用,那就是對民族自信心和脾性的影響塑造,如今長安城内百姓對突厥的惡感比天還高,比海還深,每個人都迸發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每個人無不想着一雪前恥。
而此時的李長河在做什麼呢?
他此刻正行走在塵土飛揚的修政坊,他要去見見那個越州王李天保,跟在他身後的三個人分别是安氏姐弟和鐵完山。
唐朝在華夏中華曆史上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輝煌的時代,但如今的初唐之景并不那麼美好,一路走來,李長河看到更多的是乞讨的人。
攔住一個乞讨者問詢片刻,李長河得知一個消息,那就是這些人都是災民,都是家裡糧食減産逃荒來的。
李長河猛然想起了一件事,顧不得前往李天保家,直接道:“你們三人先回,我有事先走一步!”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莽荒紀之少炎醜 鴻蒙生死樓 依着電子廠生長的草 偏執病嬌他說我有精神病 昭仙辭 夫人讓我三更死 無極神醫 洪荒:重生盧龍 大學畢業,被青梅竹馬拉去當聲優 風流天才劍修 以食為命 蒸汽之國的愛麗絲 重生香江當大亨 資本皇帝 豪門千金她以武服人 武道成聖:從皇家禁地開始 長生不死,從洞天福地開始 百獸女王之初始逆命 帶崽逃荒:農門悍妻有空間 這個導演是拍土味廣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