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 第29章 改革之诏(第2頁)

第29章 改革之诏(第2頁)

對于此份诏令,朝堂之人,互相之間看了一眼,他們沒想到李世民竟然直接說出了玄武之變,要知道這兩個月來,不要說去說玄武門之變了,就連玄武這個詞衆人都諱莫如深。

但即便這樣,魏征還是想要說些什麼。

但一個字還沒說出口,李世民就直接道:“天家事宜,朕心已決,不得置喙!”

看着李世民決絕的眼神,還有強大的氣勢,魏征口邊的話最後還是咽了下去。

“大唐皇帝诏四,賢才招募:朕有感帝國人才之缺,将建立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大唐皇家醫學院,大唐皇家......”

“大唐皇帝诏五,科舉改制:國家級科舉定為每年五月份,為夏考,各州為九月份,為各州秋考,秋考通過即可來京參與國考,科目厘定清楚,進行整減,實行分數制,考試内容将以禮部拟訂的内容為準,禮部将盡快編撰好教學教材,發放各州學習,為力保公平公正,考生姓名當糊名處理,具體規則,禮部稍晚具體頒布!”

此诏令到此還沒有什麼,畢竟是為了找尋賢才,沒有大的反駁地方,但接下來的話,卻猶如深水炸彈,讓在座所有大臣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朕深覺治國當以人才為上,故,科舉入官将擴招,而門蔭和雜色入流當官方式則逐漸遞減,明年起實行,其中科舉入仕占至五成,隔年再增一成,至第六年所有入朝官員皆從科舉中來!”

宣旨内官說至此,大臣們不淡定了,魏征直接站出來道:“聖上,想法不錯,但不覺得太冒進了嗎?”

說實話,對這點,魏征和房玄齡應該舉雙手贊成,畢竟這樣選取官員,不僅公平公正,對他們這種讀書人簡直不要太友好,但就是太友好,魏征才要反對。

因為他知道,天下的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各方利益,多少年的累積,一個不慎,就有可能重現隋末亂世。

李世民當然知道魏征的意思,站起身給了魏征一個安撫眼神,然後道:“朕馬上打天下,實戰中累積經驗,不客氣說,以前很瞧不起那些窮酸書生,但是登臨帝位後,才發現自己才能缺少,治理國家力有不怠。”

“治天下容易,也難,但朕知道,你們也知道,有文化,會識文斷字的人是不是整體比那些受着父輩恩惠,大字不識一個的厲害?”

“朕知道你們有些大臣會不忿,想說虎父無犬子,但是朕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他們進步,國家等不了他們,我更等不了他們慢慢進步。”

“爾等本就享受了極大的恩惠,子孫衣食無憂,與寒門弟子相比,不過就是讀點書?學習點文化,這很難嗎?難道就是要躺在先人的功勞譜上嗎?爾等說,這樣的廢物後代有什麼用?”

“讓他們以後治理國家,這國家還有希望嗎?而且朕給了你們時間,讓你們學習,六年時間還不夠?若還有人覺得不公,說出來,朕親自給你解決!”

話說到這個份上,自然不會有人傻的站出來。

台下魏征語一滞,随後行大禮道:“聖上大才,此技必将引發全國學習熱潮,但有沒有想過,這樣會導緻冗員,以後如何安放?”

李世民擺擺手,“繼續!”

宣旨内官繼續道:“凡科舉過國考分數線,國家以需求招優秀學子進入朝堂,其餘人進入國家學院繼續深造,滿四年後再行分配;完善官員考核制度,施行末尾淘汰制,并同時預備建立官員退休制度,以為常态。”

衆人一聽,原來聖上早有辦法,擇優而取,還有了四年的緩沖期,确實可以減緩冗員,但治标不治本,可後續那官員退休制度常态化,末尾淘汰制,這才是釜底抽薪。

衆大臣不覺渾身一顫。

宣旨繼續,“大唐皇帝诏六,國家治理:朕深感治國需要群策群力,故效孔聖師,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衆大臣:“???”

“朕将設立内閣資政院,位于三省六部之上,統領國家事宜,對國家預算、稅收、任免官員及律法等皆有決策權,為最高行政權力機構,除軍國大事外,普通議決事項自可決斷,内閣資政院對皇帝負責,受皇帝監督!”

“什麼?”好不容易安靜的大臣再度吵翻天。

首先便是房玄齡站出來道:“聖上,此事萬萬不可,臣不同意,宰相乃為輔政,天子怎可輕易交出權柄,如此權相,難免不會重蹈霍光之禍。”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夫人讓我三更死  蒸汽之國的愛麗絲  百獸女王之初始逆命  洪荒:重生盧龍  大學畢業,被青梅竹馬拉去當聲優  資本皇帝  昭仙辭  長生不死,從洞天福地開始  鴻蒙生死樓  帶崽逃荒:農門悍妻有空間  以食為命  重生香江當大亨  豪門千金她以武服人  依着電子廠生長的草  莽荒紀之少炎醜  武道成聖:從皇家禁地開始  風流天才劍修  無極神醫  這個導演是拍土味廣告的!  偏執病嬌他說我有精神病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