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20:44
今日推薦歌曲:《圖書館要關門了》是香港大學Landman陸人計劃2014年“Landing着陸”演唱會的主題曲,通過輕松的旋律和筆調描寫了港大生活的點滴,表達了港大學子對母校的熱愛。
《悠·自得·閑·自益》這篇文章是我當時寫的圖書館征文,以此表達對圖書館這個象征的愛。
圖書館,一個城市文化标志的象征。透過設計師不同的設計理念,圖書館會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在初見這些不同的建築時,就已經給你留下了不同的讀書回憶。
圖書館,一個神聖,厚重的校園象征。隻要看這所學校的圖書館,就能知道這所大學的涵養和曆史。因而每走進一個圖書館,你不僅要看,外面的建築曆史;還要走進去看,裡面的書籍曆史。
圖書館,公益和私立結合,意在給人們營造讀書的不同氛圍,隻要你身處在圖書館,無論它是在公路邊,廣場内,城郊外,還是在一望無際的海邊,都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在圖書館裡漫步,在書海中徜徉,在讀書中成長。圖書館裡,有圖書:人情世事,世間百态,都通過書籍字裡行間的動情語言來表達;有管理員:每天給各個圖書編号,收集整理圖書資料,将同類書籍歸類,便于人們閱讀;有讀者:坐在書桌邊的,靠在書架邊的,席地而坐的,看着自己喜歡的書籍;有名人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亦或,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有轉角樓梯:站在不同角度看圖書館會有不同的感覺,一個轉角,就是一個視覺。
最初見到新疆大學圖書館,是在新生入校報到的時候。來了學校幾天後,逛校園才知道,這幢建築就是我們的圖書館,裡面有校史展示館,電子圖書館,自習室,報刊閱覽室,還有計算機室等。曾試過在圖書館裡每天堅持讀一本書的一個章節,每天做着讀書筆記,幾周後,意外地發現,自己的讀書速度又有了長進,對于書中的情節更為融入,因為圖書館讀書的氛圍,讓人難以不融入。曾在圖書館中見過一位年近百歲的老人坐在我平時常坐的位置上,認真讀報,看着老人專注的神情,不忍打擾,隻想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雖然讀書不會讓人有突飛猛進,但能讓人有潛移默化。
我和新疆大學圖書館的故事,還有一年多就要說再見了,感謝它已陪伴我度過三年的大學時光。在圖書館裡,見過正在奮筆疾書趕作業的同學,見過為未來拼命奮鬥的考研人,見過在樓道内坐在樓梯上大聲朗讀所學知識的同學,見過一包一包咖啡喝着,從早到晚,抱着把“牢底”坐穿的念頭,一直坐在自習室裡學習的同學……想到這一幕幕,我明白,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應該得到尊重。在圖書館裡,雖然表面上大家互不相識,但是在同一個自習室裡學習,大家互相較着勁,怎麼能夠落後,在冥冥之中,大家彼此互相激勵着。這些同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同樣值得我們懷念。
在這個必須自己奮鬥的年紀,誰都幫不了你,一切都得靠自己,隻有奮鬥,才能有今後的美好未來,也隻有在圖書館裡,才能有這番與大學校園外不同的景象。雖然前路漫漫,荊棘坎坷,但是憑借這些圖書館精神,我們一步步走下去,踏踏實實的去走,永不抗拒。畢竟在我們最無助最困難的時刻都已經挺了過去,還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呢?大學隻有四年,而若你跟圖書館都沒有感情,那還有什麼值得留念的地方呢?每逢畢業季,學姐學長們帶着學士帽碩士帽,穿着學士服碩士服,在圖書館門前一定要留下一張合照。
是啊,圖書館承載了我們每一個人太多的夢想。如果說教室是老師賦予我們夢想的地方,那圖書館就是我們自己實現夢想的地方。圖書館精神告訴我們:别辜負受過的苦難,讓自己去變得更好。——讀書自立,讀書自益。
最初進到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是一次機緣巧合,我來廣州旅遊,随處逛逛,就來到了這裡。館外立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玖秩态度“吾粵有材惟實學”,下聯是曾景光書的“斯樓不朽是藏書”。館的周圍有一排參天大樹,郁郁蔥蔥,擁着這古老的建築。走進館内,一尊孫文的像立于館中,館中正上方立有一塊匾,寫着“天下為公”,給人一種浩然大氣之感。在館内的草坪上分布了很多名人的雕像,當然還少不了轉角樓梯,館内的房檐牆壁上刻有不同風格的風景畫,還有很多的畫壁和牆報,靜靜地漫步在圖書館外欣賞這些書籍以外的藝術也别有一番景緻。
因為它是一座公共圖書館,出入館的人很多,如若你能踏進這大門,就能立刻被裡面讀書的氛圍所吸引。它跟新大圖書館的不同在于,它是一座公共圖書館,還有就是它給書籍的分類相當細緻,涉及範圍很廣,每本書籍上都會印有中山圖書館的藏書印“廣東省中山圖書館藏書”。有緣進到了裡面的閱覽室(因為沒有借書證的人是不能進的),大緻看到閱覽室内包括中文圖書、中文期刊報紙、外文圖書報刊、文獻檢索、港澳台圖書、地方文獻、善本等。
跟閱覽室分隔的一面牆上,刻有高爾基的名言:“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松;它會友愛地幫助你了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會教導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以此來引導大家多讀書。——嶺南風韻,傳承傳統。
最初知道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是在微博的博客上看到的,短短五分鐘的視頻配上靜靜的海浪聲,看完後讓人有種恍如隔世之感,亦有孤獨之感。它被稱為是最孤獨的圖書館,伫立在秦皇島市的黃金海岸上。設計師董功的設計理念源于懷斯的一幅畫,畫中:一位老人孤坐在礁石上,面朝大海,畫中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孤獨感。設計師就是希望建築簡單到讓人覺得有走進去的感覺,甚至有些神秘感。建築裡面牆壁未加任何修飾,當讀者走進去的時候,會感覺到裡面的那種打動他或她的東西——孤獨感。
一進圖書館是一個矮的入口空間,接着會進到一個兩層高的閱覽空間,它大體呈階梯狀,座位之間的空間不大不小,坐在裡面的人不會被外面的人擋住,讀書的視線不被别人幹擾,也不會妨礙别人取閱書籍。最底下一排是小木凳和靠背椅,你可以悠閑地坐在上面靜靜地欣賞外面的海之景;坐在上面的人可以欣賞奔向沙面的海浪,讓大家有一個均等的看到大海的關系。圖書館的屋頂上有一個陳列式的小光筒,也同樣是通風孔。在下午的某一特定時間段裡,會有瞬間的小光斑從此射入,穿透到這個空間中去,會形成像生命一樣的,像呼吸一樣的一種感覺。
光可以有情趣,光可以有氣氛,所以在這個圖書館的這個房間裡面去揭示光的完整性。我們都喜歡這光,雖然轉瞬即逝,但我們已竭盡全力去挽留它。和這種空間相鄰的是一個冥想空間,為個人提供一個思考和發呆的空間,這個空間在一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暗的,也隻是在一天某一特定時間光線會從那個窄縫射進那個空間,這道光随着時間在不斷移動,像舞蹈一樣的劇情……由此想到了克勞德莫奈:追光追了一輩子,拿起畫筆,留下了他妻子生前臉上的最後一縷光,但最終,他也沒有留住……
和這些空間相脫離的就是與室外平台相隔離的一個活動室,在活動室中有兩個主要的光源,在早晨的時候你會看到東邊的光線是暖的,從西邊滲透進來的天光是冷的,下午則反之。設計師希望的就是一種人在一個空間中自己與大海的存在關系,然後你手裡有一本書……
靜靜地看完視頻,讓人意味深長:讀書隻有在一個人的時候,讀得才有感覺;讀書隻有在深夜的時候,讀得才有深意;讀書隻有在設身處地的時候,讀得才有韻味。有時候,想想,讀書本就是一件孤獨的事情。——面朝大海,伴随書香。
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有太多的無奈心不得已,此時,在圖書館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裡,靜下心,坐下來,讀書能讓你看見未見過的世界。
聲明:全文均為微信公衆号“走吧去遠方”原文,且本人為原文作者,如需轉載,請聯系後台,謝謝。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竟擁有了宿主系統 奔跑吧爸爸 和同學爸爸談戀愛 成為遊戲裡要打敗的反派boss 一不小心惹了個大佬回來 蒼藍赤白之冥淵鼎 大夢南北朝 全局 我的貓系女友,外冷内甜,愛貼貼 在柯南世界的悠閑生活 遲到的玫瑰 墓旁的相思 在下客京華 嘿!我是孔明! 刑偵:海城破案錄 火影:直男在佐鳴文會艱難生存 穿越之山居種田即事 原着盜墓筆記 流放三千裡?不慌,夫人有空間 神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