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未來之戀:愛上機器人 > 第86章 從西興出發 看見國之大運(第1頁)

第86章 從西興出發 看見國之大運(第1頁)

從西興出發:看見國之大運

濱江發布

2024-06-2108:56濱江發布官方賬号

關注

上船下船西陵渡,前纖後纖官道路。

子夜人家寂靜時,大叫一聲靠塘去!

這是晚清來又山詩作《西興夜航船》中的生動畫面,一聲氣勢如虹的“靠塘去”,就是西興過塘行留下的遺迹,這種景象已經延續了上千年。

早在西晉時,就由會稽内史賀循主持開鑿了西興運河,并開始出現了特殊行業——“過塘行”,也即江河轉運棧,在大運河與錢塘江之間無法直接行船通航時,專門負責貨物與人員的轉運工作。尤其到了明清之際,過塘行的興盛帶動了當地其他各行各業的發展,形成了濃厚的商業氛圍,商品集散、客商雲集,各種酒肆、茶坊、店鋪等應運而生。

西興古鎮,即因過塘行而“興”。此地古稱固陵、西陵,位于今天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既是浙東運河的起點,也是“浙東唐詩之路”出發地。西興老街的距離不長,西起鐵嶺關,東到資福橋,全長不足千米。老街的歲月很長,古往今來,不乏從西興出發者,往事已曆千年。商賈攜貨來,錨定下一片市場;使臣持書來,過江沿大運河一路北上進谒帝王;文人載詩來,憶上西陵故驿樓,觀潮賞景興盡乃返……

在考察浙東運河文化園時,拾級登上園内高拱石橋,曾感歎:“在這裡可以暢想一下古今滄桑。”走進浙東運河博物館,詳細了解這段綿延千年的“運河史話”,叮囑“要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好好挖掘大運河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流動的文化遺産”。

運河之“興”,可以興業,可以興文,亦可以興邦。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在中國大運河南端,浙東運河已煥發新顔。時至今日,當我們再從浙東運河西興古鎮出發,又能看見什麼?

杭州西興,詩路浙江的紐結地;浙東運河,海上絲路的連接段;浙江全域,共同富裕的示範區。以點連線,從古鎮到運河,從杭州到甯波,從山河到大海,沿着文化繁盛的浙東唐詩之路,追索通江達海的海上絲綢之路,定格共同富裕的浙江創新思路,共同邁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強國之路。

由此,從西興出發,浙東運河通江達海,我們能看見“國之大運”。

國之大運,首先在于“從西興出發”所指向的千年文脈。

回到過去,對照今日,觸摸未來。中國人的習慣,是凡事都要向古代尋找答案。

西興古鎮,是浙東唐詩之路的出發地:經浙東運河入紹興古鏡湖,再由曹娥江上溯至剡溪,經天姥山,水盡則登天台山石梁而至華頂,在魏晉六朝即成為名流高士隐居遨遊好去處,全長将近200公裡。全唐詩收錄的2200餘位詩人中,有460多位詩人遊覽過這條風景線,或壯遊,或尋道,或歸隐,留下了1500餘首燦爛詩篇。“浙東唐詩之路”,是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又一條文化古道,見證了中國人的千古風流與鄉愁。

李白“出遊”,提到了“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台”;白居易“望遠”,看見“煙波盡處一點白,應是西陵古驿台”;蘇東波“出行”,則要“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晖”……千年以來,留下了涉及“西陵、固陵、樟亭、西陵驿、白馬湖、城山”等與西興相關地名的詩作數百篇。浙江正在推動建設的“四條詩路”中,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與錢塘江詩路三條都與西興有關,都把西興當作了一個關鍵的紐結點。

西興有詩,是因為這裡曾經映射過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必勝決心,這裡也考驗過秦始皇渡江祭大禹的帝王雄心,這裡橫陳着唐宋吳越水師閱兵的演習沙場,這裡見證過陸遊一家攜書萬卷的南渡歸來,這裡還目擊過烈士秋瑾的決絕,這裡更記錄過鬥士魯迅的北上……浙江精神的決絕與勇敢,全都橫亘在這條大江之上,全都濃縮于西興這個古渡碼頭。

浙東運河,肇始于春秋時期的山陰故水道,曆經約2500年的發展演變,延續使用至今,它是甯紹平原航運、洩洪、灌溉、輸水的主幹水道,更是一條鮮活的大運之河。舊時,甯紹平原盛産的稻米、茶葉、絲綢、黃酒等随着船隻搖曳而來,在西興中轉經京杭大運河向北而去;來自北方的貨物也會沿大運河南下,過西興進浙東運河,轉運至紹興、甯波一帶,最終踏上“海上絲綢之路”。水運路線環環相扣,串聯起不盡其數的城鎮與富饒豐盈的物産,也讓通江達海的西興成為古代水運大動脈的“物流中心”。

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從西興出發,我們能看見曆朝曆代昔日經濟商貿的繁榮。有鎮上老人遙想當年,更是自豪于在西興什麼貨品都能找得到。上船下船西陵渡,人來人往長街喧。自此,這裡便有了故事,有了情感,有了詩興遄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漫步西興古鎮,千米長街石闆路延伸開來,兩岸民居依舊是清末民初的粉牆黛瓦,老街坊們安居樂業其樂融融。沿着河埠頭拾級而下,橋洞與倒影拼成滿圓,不禁感慨江南的橋總是這般讓人眷戀……在高樓林立、公司雲集的濱江區,西興古鎮頗有“大隐隐于市”的詩畫江南之靜雅,亦有“弄潮兒向濤頭立”的活力浙江之動感。

西興不僅是物流集散地,更是文化聚合地。交通運輸日新月異,西興早已不承擔河運重任,但鱗次栉比的房屋與川流不息的江河,延續着珍貴的人間煙火氣,流淌着綿延的人文氣韻,更是激發着“國際濱”的無限遐想。古今遊人與文人墨客皆可從西興出發,奔赴詩畫江南。

從西興老街出發,我們看見的是一個民族在大運河上的“履痕”。

1986年,央視《話說運河》紀錄片,開篇就是西興這個“浙東運河之頭”。

紀錄片裡說:古時西興是一個瀕臨錢塘江的繁華商埠,富饒的甯紹平原上的稻米、食鹽和其他物産,都是通過這條運河,在西興渡口進入錢塘江直通京城。來自日本、高麗、中東和東南亞諸國的使臣、商賈和貨物,從甯波上岸後,改乘内河船隻,也從這裡進入錢塘江去晉谒中國皇帝。所謂濱江“國際濱”之美名,其實古已有之。

大運河,就是中國古代的互聯網。有了大運河,每一座内陸城市就擁有了出海的港口,中國就有了連接世界的龐大水網。大運河,讓萬物流動起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臨塵初上  買!買!買!凝脂嬌妃有購物系統  大明:從寫話本到一字并肩王  在後宮拒寵的八百個心眼子  水浒之浪子燕青  向風柳如雲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  苟在明末當宗室  娘娘超會撩,誘得禁欲太子心肝顫  穿越之我成為了天道的救世主  退婚女配?無所謂我的愛人是蒼生  藍星評估報告  穿越獸世:唯一人類她殺瘋了  我在青雲峰教徒弟的日子  綜漫緻郁系作家,讓女主淚灑  穿越獸世之滅世  繁花似錦,盛世不衰  謀妝  我為了少主威嚴欺負下老婆沒錯吧  太平軍在明末  神奇的時空之旅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