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裡亞(PUGLIA)是意大利南方的一個大區,覆蓋了形如“高跟靴”的亞平甯半島的“後腳腕”和“鞋跟”。聽說我獨自乘夜車前往普裡亞,在米蘭附近生活了六十幾年的瑪麗萊娜驚奇地瞪大了雙眼:“你不害怕?”她的反應代表了北意人民中的大多數----一輩子不曾涉足南方,卻堅信那是愚昧落後危險的“另一個國家”;而安娜則是少數派:“普裡亞?哇,太棒了!好多好吃的,好便宜,好藍的海……我去過好幾次了,下次一起去啊!”羅伯特五十歲之前跟大多數北意人民一樣對南意不屑一顧,去了一次後欲罷不能,他給出了更多理由:“那邊的生活還是我小時候的樣子,大家到鄰居開的小店去買東西,日子過得很悠閑,不象我們,每天吃着不知道誰生産的食物,一天從早忙到晚……”
巴裡
從米蘭乘夜車,一覺醒來便是普裡亞的首府巴裡(BARI)。火車與車站的簡陋都為瑪麗萊娜的偏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意大利國營高鐵FRECCIAROSSA和私人高鐵ITALO之間的激烈競争幾年前就蔓延到同樣被北意人民輕視的那不勒斯地區,而2015年9月下旬巴裡火車站才第一次出現國營紅色高鐵的身影。而巴裡中央火車站隔壁還排列着三家更簡陋的地區火車站,想要去普裡亞大區許多小城,你恐怕隻能選擇它們的服務,要命的是,周日和節假日火車的班次還會大大減少。
但隻要你有足夠的耐心與時間,普裡亞會向你證明,一切都是值得的。
火車站外的新城區并不是想象中的落後,寬闊的林蔭道兩邊,店鋪的時髦程度不亞于米蘭,棕榈樹高挑的身姿更為之添加了一份熱帶風情。沿着路中央有着漂亮綠化帶和噴泉的卡沃爾大街(CORSOCAVOUR)一直往前走,便來到巴裡的老碼頭,色彩鮮豔的小木船靜靜地停泊在平靜的海面上,建于一百年前的瑪格麗塔劇院優雅的身影亦倒影在水中。海濱大道内側有一大段古城牆,穿過城門便是巴裡的老城區。
我承認剛踏進那些從十四到十九世紀慢慢積累下來的蛛網狀四通八達的小巷時,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自己的錢包,同時又為眼前的景象興奮不已:窄巷兩邊是大多有米色石牆的古老民居,陽台上晾着五顔六色的衣服,琳琅滿目略帶淩亂的雜貨攤,女人們坐在家門口制作傳統的“耳朵面”,老頭子們在小咖啡館門外聊天或發呆,體态撩人的女子的高跟鞋不緊不慢地從石闆路上走過,一群騎車的小男孩的目光集體追随着那鞋跟的回響……一切都仿佛從老電影中走來一樣,帶着一點地中海味兒一點阿拉伯味兒一點說不清道不白的混搭味兒。隐藏在擁擠的小巷中的是開闊的廣場和古老巍峨的教堂,聖尼古拉教堂有九百多歲了,裡面保存着天主教聖人尼古拉的遺體,巴裡大教堂也有八百多歲了,是普裡亞地區羅曼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據說巴裡老城區從前犯罪率很高,幾年前市政府下了不少功夫整治和改造。現在的老城區很安全,常看到警察巡邏。兩位騎摩托的女警實在太帥了,我忍不住詢問其能否拍一張,結果女警們滿臉笑容的整理衣帽擺起了造型。有次拍街景時,一位值勤的男警誤以為我在拍他,非但沒有制止我,反而主動配合鏡頭。
愛上鏡的不隻巴裡的警察,建于十二世紀的SWABIAN城堡下一個小夥子面對我的鏡頭張開雙臂唱起了詠歎調。他說:“你要把這張照片沖出來啊!最好放大,這樣你挂在家裡,就會記得巴裡了!”
走出老城區時,向路邊閑坐的一群老頭問路,結果其中兩人為到底哪條路更近争執起來,還引得一個不相識的過路老頭參與,望着這群熱情的老天真,我有點後悔自己挑起了這場“戰争”。
鬥笠屋之鄉
從巴裡換乘FSE公司的地區小火車就可以到達普裡亞最着名的旅遊城市阿爾貝洛貝羅(ALBEROBELLO)。這座隻有一萬人口的小城以造型獨特的鬥笠屋(TRULLO)吸引了世人的好奇。傳統上這種房子是不用水泥和灰漿,完全用石頭片堆出來的,這樣獨特的建築方式的動機居然是----為了拆起來方便!原來舊時這一帶房子蓋好了就要交地産稅的,稅收金額較高,貧苦百姓不堪重負,就想出這樣的辦法:用石頭片象搭積木那樣的堆房子,如果稅收檢察官到這個地區來了,趕緊拆掉屋頂,以示房子還沒蓋好,不需要上稅,等稅收官一走,大家又接着堆石頭搭積木,很快就能恢複房子。群衆的智慧果然無窮啊!
阿爾貝洛貝羅在1996年被列入了聯合國世遺名單。如今小城中心已有些過于旅遊化了,各種旅遊品工藝品店進駐到鬥笠屋裡,雖然這些店的裝飾和商品都不乏個性與格調,但畢竟令老城少了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其實包括阿爾貝洛貝羅在内,普裡亞共有十三個城鎮聯合組成了“鬥笠屋之鄉”(TERRADEITRULLI),巴裡以南的一段海岸還被稱為“鬥笠屋海岸”(COSTADEITRULLI),在那些長滿橄榄樹的山谷裡或是碧海藍天之間,散布着很多鬥笠屋,因為冬暖夏涼,不少當地人依然眷戀這種傳統的居住方式,不少鬥笠屋也被作為度假屋出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迷人的海邊小鎮
波利尼亞諾阿馬萊(POLIGNANOAMARE)是鬥笠屋海岸上的一個小鎮,從巴裡乘國鐵半小時可以到達。古老的白色房子層疊伫立于海邊的懸崖上,看上去如同海上城堡。懸崖下有不少溶洞,乘船探尋這些水上溶洞的奧秘會是非常獨特的體驗。最出名的溶洞屬于那家叫做GROTTAPALAZZESE的餐廳,餐廳位于懸崖半腰上的一個岩洞裡,當夜幕降臨,洞外的海天化作神秘沉靜的幽蘭,洞内燈光搖曳衣香鬓影美酒美食,難怪不少外國媒體評價其為“全世界最浪漫的餐廳”之一,很多遊客飛過半個地球就為到這裡享用一頓終身難忘的晚餐。
GROTTAPALAZZESE在外國遊客心目中地位很高,其性價比卻頗被食不厭精的本國遊客批評。意大利本來就是個到處美食的國度,何況普裡亞的餐館普遍價廉物美。波利尼亞諾的第一晚,我随便進了一家叫做LALOCANDAPORTAPICC的小餐館,餐廳在有着石頭拱頂的老屋裡,裝飾很是用心。二十歐元的套餐居然包括開胃小菜和面包、一盤奶油焗青口、一盤海鮮面、一盤炸海鮮、還有一份甜點!每一道的量都很大,我不得不為每一道都吃不完而向老闆表示歉意。翌日到一家叫“老城牆”(ANTICAMURA)的餐館用餐,是那種排隊等座時都會為你遞上一杯氣泡酒的上檔次的餐廳,從水箱裡撈出來的活蹦亂跳的大龍蝦的價格也不過是65歐元公斤,折合人民币兩百元一市斤。
從波利尼亞諾阿瑪萊到莫諾波利(MONOPOLI)的火車隻需要幾分鐘時間,票價一歐元。這座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小城集中了普裡亞海濱小城所有迷人的元素:詩情畫意的老港灣,雄踞海邊五百多年的查理五世城堡,老城區迷宮一樣的白色小巷,還有許多藏在小巷裡不時給你驚喜的華美教堂。那些巷子實在太窄,而教堂又太過宏偉,經常讓人為找不到角度拍攝而抓狂。一位叫做朱塞佩的中年男子主動上前問我是否願意到正對教堂的他家二樓窗戶去拍照。這個腼腆安靜的男人是個木匠,他以五十萬歐元的價格盤下一座近乎廢棄地三層老樓,然後自己動手一點一點地改造裝修,再把房間出租出去。他苦笑着說意大利的經濟危機讓他實現計劃變得越來越困難,卻在說到自己去年終于還完所有按揭時眼裡閃過一絲光彩。朱塞佩就象許多南意最普通的百姓,默默懷着改善生活的夢想,在現實面前卻也逆來順受,平靜度日。
莫諾波利有很多教堂,最獨特的一個很不起眼地藏在地面六米之下:一千多年前它本是海邊懸崖下的一個山洞,一群阿瑪菲的水手在附近經曆風暴後幸存下來,按當地傳統到岩洞裡拜謝神靈,後來就把它雕琢成一個岩洞教堂。一千年來海平面不斷升高,它便跑到地下去了。教堂祭壇旁邊的地面有一塊是空的,可以看見下面的海水,老人說,莫諾波利所在在位置是一個瀉湖,城市是建在海面上的,就跟威尼斯一樣。
白色的城鎮
奧斯圖尼(OSTUNI)在意大利的綽号是“白城”,它很容易讓你想起希臘的聖托裡尼島。海邊的小山上,密密麻麻的地中海風格的白色房子,狹窄的小巷,很多台階,很多拱。從建築風格來說,奧斯圖尼的确很象聖托裡尼,但它卻白得不一樣。希臘白得純淨天真出世,而奧斯圖尼白得斑駁滄桑世故,那是一種有深有淺有雜色有質感的白,它更象葡萄牙西班牙和突尼斯的白色。奧斯圖尼至今被堅固的古代城牆包圍着,那城牆也被刷成了白色,老城裡沒有被刷成白色的是幾處精美的巴洛克大教堂,它們和本地幾大家族留下的老宅子一起炫耀着比聖托裡尼更為繁華的往昔。
奧斯圖尼居民中英國人的比例在全意大利排第五,不光英國人,不少愛爾蘭人、北歐人、德國人都喜歡來這裡享受陽光與美食。這裡冬季的常駐人口是三萬,到夏天迅速膨脹到十萬。
奧斯圖尼老城在山頂上,而火車站在山腳下,往返于二者之間的巴士不算頻繁也不算準時。我接受了火車上剛認識的一位中學體育老師的邀請,搭他的順風車進城,瑪麗萊娜要是聽到,估計更吓壞了。
奇斯泰爾尼諾(CISTERNINO)是奧斯圖尼的濃縮版,這個被列入意大利最美小鎮(IPIU’BELLIBORGHID’ITALIA)名單的白色小城比奧斯圖尼規模更小、遊客更少,也更難到達。事實上我曾在五年前的周日到達了它的火車站,而位于海邊平地的車站距離山頂上的古城居然有十幾公裡,周日巴士停開!五年之後再次嘗試又遇到複活節假期,幸虧我在波利尼亞諾下榻的那家小酒店的服務員在BOOKING網上被住客們評價為“熱情得難以置信”,她在打了無數個電話後替我查好了節日期間如何成乘火車轉汽車前往,并把當地警察的電話抄在打印的時刻表上:“有困難找警察,他們很好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南方的佛羅倫薩
我懷念到達過的普裡亞的每一座城市,但如果隻能選一個地方重返,那必然是萊切。萊切位于意大利的“鞋跟”上,因為古建築的豐富華美而享有“南方的佛羅倫薩”的美譽。
“萊切石”是一種質地柔軟特别合适雕刻的米色石灰石,天生此才加上十五世紀巴洛克藝術盛行時萊切曾是意大利南方最重要的城市,于是滿城都是從頭到腳仿佛披戴着蕾絲珠寶的巴洛克建築。非但教堂如此,許多民居的陽台下的承重構件上也精雕細刻着人物花草動物,甚至有的陽台每一根柱子上的人物面孔都互不相同。雖然雕琢繁麗至此,巴洛克建築在萊切卻并不象在許多歐洲北方國家那樣給人笨重之感,想來是因為意大利人在造型和比例上的天分以及這米色石頭天生輕盈雅緻的感覺吧!
萊切的紙藝也令人稱奇,一開始我把它們誤以為是陶藝甚至鐵藝!這種意大利語叫CARTAPESTA的手藝起源于十六世紀,用這種方法制作的聖像比木頭的輕得多,搞宗教活動的時候扛着省勁。而在萊切,CARTAPESTA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脫離宗教進入了生活,成為當地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城裡很多紙藝店,紙做的日用器皿、家居裝飾品、首飾、雕塑……五花八門風格多樣。女紙藝藝術家卡門.藍皮諾(CARMENRAMPINO)更象一個用紙漿為原料的雕塑家,她辦過一次展覽,主題是“女性神話中的愛”,都是些相當神秘的現代雕塑作品。卡門的小店裡的商品比曲高和寡的展品更誘人:布滿花瓣的高跟鞋仿佛仙女在林間狂歡時遺落的,各種花卉造型的紙質耳墜、項鍊、胸針、發卡、手镯看得我不僅走不動路,也管不住錢包了!
萊切最讓我驚奇的是它的周末之夜。歐洲的夜晚通常是甯靜的,米蘭冬天晚上過了九點半,街上就人影稀疏了;号稱花花世界的巴黎除了紅磨坊麗都等極少數場合,夜生活的主流也就是燈影朦胧下酒盞之間的呢喃;西班牙稍微熱鬧些但也集中在大城市。萊切隻是個九萬人口的小城,我在那兒的那個冬天的周六,半夜十二點居然滿街人潮人海,人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街頭聚會吃喝聊天圍觀賣藝或者幹脆沒事壓馬路。問一個主動向我求合影的賣氣球的小販:“怎麼街上人這麼多?”“因為今天是周六啊!”“每個周六晚上都這麼多人?”“還有周日晚上啊!”好吧,這裡是遙遠而明媚的普裡亞,這些是擅長享受生活的普裡亞人,每個周末都值得歡天喜地!
喜歡未來之戀:愛上機器人請大家收藏:()未來之戀:愛上機器人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神奇的時空之旅 苟在明末當宗室 大明:從寫話本到一字并肩王 太平軍在明末 娘娘超會撩,誘得禁欲太子心肝顫 臨塵初上 藍星評估報告 退婚女配?無所謂我的愛人是蒼生 穿越之我成為了天道的救世主 在後宮拒寵的八百個心眼子 謀妝 買!買!買!凝脂嬌妃有購物系統 我為了少主威嚴欺負下老婆沒錯吧 水浒之浪子燕青 向風柳如雲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 綜漫緻郁系作家,讓女主淚灑 繁花似錦,盛世不衰 穿越獸世之滅世 我在青雲峰教徒弟的日子 穿越獸世:唯一人類她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