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經過一百多公裡跋涉終于進入了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城區,想請向導給我們拍段視頻做紀念。向導說,到前面紅綠燈那裡拍,要拍地下那些字。她說的“那些字”,是用多種語言刻在老城區入口處人行道上的歌德的話:
“歐洲是建立在聖地亞哥朝聖之路上的”。(EuropewasmadeonthepilgrimroadtoCompostela)
隻有九萬多人口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DECOMPOSTELA)是西班牙西北部靠近大西洋的加利西亞自治區的首府。這座大多數中國遊客都沒聽說過的城市,在天主教世界裡卻僅僅排在耶路撒冷和羅馬之下,是朝聖者們奔赴的第三聖城。秘密就在這座大教堂裡。(因為我們到達時大教堂正面搭了腳架正在清洗,所以上圖翻拍自我從西班牙背回來的一本大畫冊《CAMINODESANTIAGO,PATRIMONIOMUNDIAL》
相傳,西班牙的守護神、耶稣的十二門徒之一聖雅各布被希律王殺害後,遺體用船運回西班牙簡單下葬在距離海不遠的地方。公元九世紀時,一位叫做PELAGIUS的隐士夜見原野上星光異常燦爛,循光一路前行,竟在林中發現了800年前的聖雅各布墓。他向當時的國王阿方索二世報告了此事,國王下令在墓地上修建一座教堂。聖雅各布的名字西班牙語裡是聖地亞哥(SANTIAGO),于是聖地亞哥也成了這個地方的名字。因為聖雅各布是西班牙的守護神,曾被西班牙殖民的許多國家如智利、古巴、阿根廷、多米尼加、巴拿馬等等都有城市叫做聖地亞哥,為了區别開來就在後面加上名号,西班牙的這座小城的名号是COMPOSTELA,通常認為是來源于拉丁文CAMPUSSTELLAE,意思是“星野”,所以其全稱SANTIAGODECOMPOSTELA的意思就是“星野上的聖地亞哥”。
聖體發現的消息漸漸傳遍了歐洲。最初是附近的信徒前來朝拜,漸漸的,其他國家信徒也不遠萬裡跋涉而來。年複一年,數以千萬疲憊而執着的腳步從歐洲各地出發走向這座西班牙小城,在漫長的曆史中走出了中世紀信仰的軌迹,走出了歐洲由基督教信仰代表的價值統一和歸屬感。正因如此,早在十世紀教皇阿曆山大三世就将聖地亞哥命名為聖城。而上世紀最受尊敬的教皇之一保羅二世曾說:“從聖地亞哥,我正在引導你----老歐洲,從充滿愛的呼喊中找到自己!發現自己的根源......"1987年,歐洲委員會開始了“歐洲文化之路”計劃(CULTURALROUTESOFTHECOUNCILOFEUROPE),而聖地亞哥朝聖之路是第一條歐洲文化之路。1993年西班牙的聖地亞哥朝聖之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單。如今,這條路已經超越了宗教本身的含義,許多遊客通過這種漫長的行走來領略西班牙北部的自然風光和文化遺産,同時挑戰自我發現自我。
通往聖地亞哥的朝聖之路有很多條,較為着名的有葡萄牙之路、英國之路、東南線路、北路......等等。甚至波蘭捷克等國家也有聖地亞哥朝聖之路,2007年時就有一個捷克朝聖者徒步了三千三百多公裡,從捷克到達了聖地亞哥。最為着名的一條朝聖之路則是法國之路,從法國出發越過比利牛斯山脈一路向西,最終到達聖城。2010年的美國電影《聖地亞哥朝聖之路》(THEWAY),描述的也是發生在法國之路上的故事。現在僅法國之路的最後112公裡,每年就有三十萬人徒步行走。沿着貝殼指引的方向前進。
朝聖之路如今得到了良好的組織管理,有以貝殼為标記的路标。傳說載有聖雅各布遺體的船入港時,一位騎士的馬受驚落海,騎士攀上了載有聖體的船才獲救,衣服上附滿了海貝殼。從此貝殼成了聖雅各布的象征,出現在各種紀念品、壁畫、旗幟或者海報上,并且跟木杖、葫蘆一起構成了朝聖者的三大标志。
記不清,一路見到多少個這樣帶有貝殼标志的路标了。傳說在朝聖之路上留下自己的私人物品會帶來好運,因此許多路标上有徒步者留下的鞋子之類的東西。路标下本是有公裡數的,但越靠近目的地,公裡數的牌子往往被徒步者挖下來做紀念了。說實話,對于這種行為,我隻能說,世界各國人民的素質似乎都有待提高嘛......
各種貝殼紀念品。我和朋友也各買了一個本色基本款的貝殼,挂在背包後面,以示自己是來走朝聖之路的。
行走朝聖之路的人每天必做的事之一就是往朝聖護照上蓋章。朝聖護照可以在路上的主要教堂裡領取,如果你參加的是旅行團或者由旅行社代訂住宿,旅行社也會替你領取護照留在你下榻的第一家飯店。甚至,你可以自己拿一張白紙作為你的護照,隻要一路上每天收集兩個以上的圖章,到達終點時就可以換取證書。在古代隻有教堂的章才是有效圖章,現在圖章的意義更多是一種紀念和趣味,所以除了教堂,一路上的各家旅館、餐廳、酒吧、紀念品店等等,也都可以蓋章。上圖就是我們出發第一天酒店前台在給我蓋章,以及第一天走完二十多公裡之後我收集的章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班牙政府非常鼓勵信徒或者非信徒走朝聖之路,在沿途設置了很多價格非常低廉的朝聖者宿舍。上面四張圖就是一個由古代貴族鄉間宮殿改建的,古典的結構和現代的裝修相映成趣。這家宿舍每晚住宿費是6個歐元。
這個修道院裡面也有朝聖者宿舍。住在這種地方,辛苦了一天的朝聖者站在幽靜的回廊下,仰望中庭上方燦爛的星光的時候,一定特别有感覺吧。住宿費也是6歐元。
但我們沒有選擇這些價廉物美的宿舍,而是住的酒店。一是因為住這裡得自備床單被套,咱們阿姨級别的人背不動;二是這些宿舍都是先到先得謝絕預定的,阿姨我對自己的速度實在沒把握。萬一累得半死終于到達一個宿舍卻發現已經客滿,周邊又沒地方住,豈不是崩潰。
有很多小客棧價格也很便宜,比如上圖這家。而我們是請旅行社代訂的星級酒店,每天一大早吃完早飯把行李放在大堂裡,自己隻背水和午餐還有相機,旅行社會負責把行李送到下一站的酒店。如今走朝聖之路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旅行項目,許多加利西亞的旅行社都有這種服務。
路上也有酒吧客棧提供午餐的。不過顧客太多,經常忙不過來。氣候溫和的春秋季節是朝聖的旺季,休息的地方洗手間排大隊、點一份炸薯條可能半小時都還吃不上,所以我們才自己背午餐。我們還在上圖中這個小院休息過,院門口寫着“朝聖之路上一個休息點”,院子裡有桌椅,有簡單的食物和水還有些小紀念品,卻沒有人看管。朝聖者看到需要的東西,自己留下錢拿走東西就是。
至于晚餐嘛,還是找個好館子好好吃一頓吧!西班牙美食種類豐富,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肴,辛辛苦苦走了一天之後洗個澡,然後慢慢享用美食美酒,那是多麼幸福的感覺啊!
朝聖的方式有很多,徒步自然是最普遍的一種,騎馬也是古代的傳統,後來又允許騎自行車或者開船。徒步100公裡、騎自行車200公裡以上按規定就可以取得證書,于是從加利西亞的SARRIA小城到聖地亞哥的法國之路的最後112公裡成了衆多以體驗和旅遊為主要目的的參與者的選擇。我和老朋友北角山妖也是走的這一段。
西班牙整體炎熱幹燥,但靠近大西洋的加利西亞卻是歐洲降雨最豐沛的地區,所以一路林木蔥郁。看了朋友拍的法國之路上前面的地段,萬裡無雲的藍天下原野望不到盡頭,路邊偶爾有兩棵絲柏,遠方隐約有一座小城,像極了梵高的畫。美是美了,可是太曬了。加利西亞的朝聖之路上有不少茂密的樹林,對于那些希望以吃苦的方式贖罪的宗教信徒來說,可能不夠艱難,對我這種遊客來說則剛好。
暮春時節,原野上繁花如星。這種紫紅色一串串的喇叭狀的野花最為常見。
還有金雀花,經常熱熱鬧鬧地開滿山坡,在藍天下彰顯着耀眼的金黃。
路過小村小鎮時經常可以看到開的擠擠攘攘的玫瑰月季或薔薇,老外一概都叫做ROSE的。上圖這種有濃郁的香氣,是我們的西班牙美女向導的最愛。她一路老是提醒我們加快速度,可遇上這花她自己就挪不動步子了。
不過也有不少這樣光秃秃無遮擋也無亮點的地段。這種時候就是考驗毅力的時刻了。向導說過很多次她太愛我和山妖了,說我倆總是超級樂觀從不抱怨。其實她不知道,每當遇到這種沒有一棵樹還要上坡的路段,我心裡對西班牙萬裡無雲的藍天充滿了怨念啊!但走過之後回頭看,又覺得困難好像沒有之前想的那麼可怕。
一路很多小教堂,大多是羅馬風(又叫羅曼式)建築,難怪有人說朝聖之路也是羅馬風建築的傳播之路。
也路過了一些美麗的小鎮。PORTOMARIN原本是一個河邊的古鎮,後來因為修水壩搬遷到了山上。造型獨特的羅馬風小教堂和通往城門的老碼頭台階都整體搬遷到了山上,重修的小鎮古色古香保存着傳統的風格。山妖同學總結說“這就是朝聖之路上的酆都城嘛!”
Melide也是一個有着可愛小廣場和美麗老建築的小鎮。許多朝聖者會選在那裡過夜。我們隻停下來吃了個午飯。而且那天我中招拉肚子,山妖腳腕疼,于是我們在Melide的時間主要是找藥店找洗手間......汗。
印象最深的還是路上的那些人。有孤獨的行者,有牽手而行的情侶,有淡定默契的老夫老妻,最多的是成群結隊的退休大叔大媽。尤其是大媽們,一個個精神抖擻興緻高昂,很多大媽身形挺拔腿形緊實,從背後看就像年輕姑娘一樣,真讓人羨慕。
所有的朝聖者都學會了一句西班牙語BUENCAMINO,意思是一路平安。後來者超過前面的人了,說一句BUENCAMINO,這是安慰;坐在路邊休息的朝聖者看到經過的後來者,也會說一句BUENCAMINO,這是鼓勵。短短的幾個音節,充滿友善與溫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越獸世:唯一人類她殺瘋了 穿越之我成為了天道的救世主 臨塵初上 繁花似錦,盛世不衰 神奇的時空之旅 穿越獸世之滅世 在後宮拒寵的八百個心眼子 向風柳如雲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 大明:從寫話本到一字并肩王 我為了少主威嚴欺負下老婆沒錯吧 謀妝 娘娘超會撩,誘得禁欲太子心肝顫 藍星評估報告 太平軍在明末 買!買!買!凝脂嬌妃有購物系統 我在青雲峰教徒弟的日子 水浒之浪子燕青 退婚女配?無所謂我的愛人是蒼生 綜漫緻郁系作家,讓女主淚灑 苟在明末當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