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的心悸隻持續了一瞬,就像無盡群山間乍然響起的一聲烏啼,短暫打破遼遠空曠的沉寂,随後又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當朝峰再想去捕捉那一刹的驚悸,它卻早已經在試圖凝神的間隙悄悄消弭,隻留下一段使人久久不能平複的憂慮。
一切歸于平靜,夜幕一如既往的黑壓壓一片,遵循着本能的妖之眷族們依然在火圈外徘徊不去,隻是兩個武人錯愕的面部表情。
行商們驚恐的目光都毫無疑問證明了剛才确有其事,而不是因為力竭産生的幻覺。
書生面色凝重,他不知道剛才的動靜是由什麼引發,但那種身體僵直失去控制權的感覺卻令他極其不安。
他一個個掃視了周圍的和尚們,除了死氣還是死氣,也隻有身材相貌能看出不同,沒有任何異常。
而在這種情境下,沒有異常才是最大的異常。
這是一個武人的覺給出的預警。
尤其是像他這樣非同一般的覺,給出的預感則更加強烈。書生可以無條件相信。
不是書生自負,而是因為憑借他這一點,不止一次救他兩的小命于水火。
吾州道,他的覺在一頭地牯牛引發地陷前一個時辰給出預示,讓他和林鸢提前避開早已被挖空地下的山間平原。
河内三道之一的鄂州道,也在他們後來遊曆的路線上,在途徑一條百丈寬的大河時,他們二人提前下船凫水前行,遠遠吊在渡船後,結果剛行到江心的樓船就被常年潛伏在水下的不知名魚精給連船帶人拖進水面。
同是河内三道之一的湘潭道,兄弟兩人夜宿荒村,他守前半夜,林鸢守後半夜,然而他到了後半夜卻怎麼也睡不踏實,趕緊拉着蹲在房頂的鳥人跑路,沒過多久,就有一具前朝僵屍來此吸食月華之氣,兩人在村外一座小山頭隐匿氣息,才得以目睹,觀其模樣,身長不過六尺,漆黑的指甲就有八寸之長,面生黑毛,來去如風。
顯然是已經得道的黑僵,戰力相當于銅皮鐵骨的歸真境武人,那時候的他們倆,還真對付不了。
除了這些以外,這一路行來,大到遊曆路線選取,趨吉避兇,小如吃飯時咬到石頭粒,天上掉鳥屎,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預示。
之前他始終能夠“臨危不亂”的原因,除了信任這個做事不地道但勉強算個小高手的鳥人以外,更多是對自己“實力”的自信。
關于自己的覺,他從來沒有對鳥人隐瞞什麼,這麼些年下來,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也習慣了以自己的意見為主。
指望他那個一心修煉劍術的混賬鳥人來做決定,還不如相信運氣。
還記得那鳥人曾經嘴賤問他武人的覺是怎麼回事,結果才聽到一半的布衣青年就嫌其虛無缥缈,不如練劍來的實在,說什麼反正有你在懂不懂都一樣。
把他氣得想拿書揍人,隻好耐着性子在他耳邊絮絮叨叨了一些常識。
雖然武人有境界高低之劃分,對于武人的覺卻沒有準确的名詞來描述強弱,隻是大緻分為望氣,感物,聞風,預示幾個方面,各有妙用。
正常來說武人的覺是生來如此,高低由天定,隻會随着境界的提升而有所成長。
除非修行一些精妙玄奇的術法神通可以在短時間之内提高武人覺的強度,不過卻極少有野武人能掌握。
要麼是欽天監外圍的羽衛,對于這些背負着探查,傳信,定位等任務,奔赴在一線的武人們,提升覺的強度确實是剛需,不過那注定是一些較為粗淺的法門。
要麼是在歲引司專職鎮壓妖亂的高階武人,才會學習一種足以登堂入室的升覺術法。
至于為什麼要高階武人才能學習,一個是出于拼殺的需要,另一個原因當然是學得會,守得住,避免欽天監的高階術法外流。
除了這兩類人以外,再就是那些正經有師承的門派,才可能有一些秘傳的高階術法傍身。
一些自願鎮守一方的高門大派,或者是在斬妖剿鬼行動中立下戰功的勢力,有時會獲封額外獎勵,其中就包括珍稀的術法或寶物。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修仙路上美女多 悟性滿級:開局領悟萬劍歸宗 我于群星深處 盛唐風雲記 靈虛開天劫 紅樓:從狀元到皇帝 從獸語開始通神 反派:收服諸天從掠奪氣運開始 亂世武道:從偷看鄰家姐姐開始 統馭 我有一顆泣血珠 從殡葬一條龍開始長生 三國秘事第四部 穿越:想要成為惡魔召喚師 詭秘:雙外神途徑遊離之人 我在妖魔亂世吃成不死不滅 玄起滄辰 冰與血之詩 殺戮九變 她隻求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