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曆史上,淮河作為南北的界線多次起到過重要的作用。在那分分合合的歲月裡,多少性命曾為了争奪它而厮殺拼搏!
誰能說明白,時清時混的河水裡包含了多少亡魂枯骨?
他們沒日夜地随着波濤翻滾、咆哮着,眷戀着這片值得犧牲的土地,想再多看一眼它的美麗、富庶,以及後來那些義無反顧的心是如何繼續為它傾灑熱血的。
從河南入安徽,淮河擁抱了幾條支流後流量陡然增大。它漫過山麓餘脈的坡地,把它沖刷得支離破碎、狼狽不堪。
年年洪季泛濫、改道,使河道間夾着許多寬窄不一的沙洲,人們在上面種植瓜果糧食,直到下一次泛濫被淹,然後再不屈不撓地重新墾殖。
大河對這一切當然理也不理,它肆意地奔跑。正要向東去,卻被兩岸的高崗夾住,動彈不得,隻好憤怒地扭轉臉來往南走。
猛擡頭,身邊已是開闊的平野了,登時一身輕松,甩下沿途夾帶的泥沙,哼着舒緩、平和的曲調漸漸遠去。
西陳家集就坐落在河道呈幾字型彎道的南岸丘陵間。這地方古名三河原,顧名思義是淮河、潤河及谷河彙集處的一塊高地。
這裡屬三省交界,淮河東、西、北三面環抱,南邊遍布山丘、密林,間雜着危險的沼澤,灌木叢裡的小道隻有本地人才能分辨。
唯一通往外界的路被稱做“官道”,也隻并排走兩輛牛車而已。
無論當年的太平軍還是當下的各位大帥,誰都不耐煩争奪這塊雞肋之土,也就任本地三十九個大小村鎮在相對安定的環境下,自由自在地過着小日子。
陳家在這裡由一個小院落開始,逐漸繁衍成勢,開了各色作坊、店鋪。
由于村莊位置好,地面較為平整、離河岸又近,在水流平緩處不知哪代前輩很有戰略眼光地修了個渡口,于是它又成為鄰近各村與對岸交流、往來的方便所在。
漸漸地,這裡出現了每月逢十的大集和逢五的小集,加上從丘陵間那所若隐若現的小通寺不時飄來的齋飯香火,于是前朝維新時出現了“西陳家集”這個稱呼。
民國初年危局動蕩,陸續有些外姓遷入、本地人遷出的事情。
陳家的人口未見增添太多,财勢倒是蒸蒸日上,甚至議事堂門口如今居然也換成了“三河原第二區西陳家集鎮公所”的牌子,可見這座村莊在左近一帶的影響力!
當初太平軍三占揚州,陳氏從高郵那邊遷來,共兄弟三個,姐妹兩人。長兄勤勉供奉先人牌位,其他兄弟姐妹陸續分房單過。
陳家是祖傳的細工木匠手藝,桌椅、櫃案做得嚴絲合縫,據說他家的手藝曾經被南巡的皇上贊過的。
這些細作活計,恰恰為本地人所不擅長。
因此陳家隻辛苦積累了一輩人,很快置地、蓋房子,生活在新落籍的地方有了樣子。
卻不知怎麼人們開始悄悄傳說,陳家是把糧食和鹽賣給長毛(太平軍)才發起來的。
不管怎麼說,一切交到老太爺手裡時,家裡已擁有了八百畝水田、七百畝旱地,畜力石磨坊及一個木器作坊,全家過着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
外界局勢對這個邊緣角落的村莊來說像是十分遙遠。人們習慣了看紅日在對岸升起,又在山邊林梢的薄霧中落下。
直到幾十年後有一天,家裡的老大陳壽禮被叫到病榻旁,聽長輩交代後事的時候,才發現常挽着袖子,把稀疏的白發辮草草地盤在頭上,穿身土藍色補丁褂子,倒背着兩手習慣地蹒跚而行的老父親,居然留給自己如此超出想象的家業!
陳壽禮在床邊反複翻看着這本并不厚、三寸寬窄的藍皮竹紙簿子,裡面的記錄讓他幾乎停止了呼吸!
他從沒想過父親會真地把這一切交給自己,也沒想到過自家的院子裡藏着這麼多财富。
除去那些明面上産糧的土地,還有一百二十畝茶園,六十畝果園,三十七畝菜地和十一處房産;大牲畜四十幾頭、十五倉的存糧和種糧;
銀洋一萬七千三百二十四元,十兩銀錠一百二十塊,英吉利金币四十枚,鷹币(西班牙鑄造銀币)三百七十五枚;
金條三百根,銀票金額四十一萬六千四百五十兩,花旗行存款兩萬六千三百二十九元整;
佃戶一百三十一人,有身契的丫頭十七名,長工十二人……。
“這,父親,這是真的嗎?”陳壽禮手有點哆嗦。
老太爺看着兒子呵呵地笑。誰也想不到他使這個家變得多麼的富有,誰也不知道他畢生努力創下了多大一份産業!
當年自己年輕有力氣,花十五個銅錢從伐木者手裡買進樹根,匏開來做成制陶的轉盤和底座,然後一兩銀子賣給瓷器坊的工匠們,下腳料做成碾棒以及各種木工工具賣掉。
一樁樹根就能純賺好幾倍,多麼聰明呵!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齊樂思的信 公主萬萬歲 守藏(上卷) 克星 慈悲與玫瑰 皇家幼兒園 戲很多+番外 TNT:天上掉下來個小仙女 讓你去變形記,沒讓你帶鄉村緻富 呼吸 走入你的良夜 彼此彼此+番外 天鵝灣殺人事件+番外 嫡女重生,嫁病弱權臣被寵冠京城 廢柴師妹才是全能大佬 我勸你善良+番外 啞舍的·零·秦失其鹿 入錯洞房後,我跟陰鸷權臣去種田 2013 熱夏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