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李珰傳+番外 > 第46頁(第1頁)

第46頁(第1頁)

淮安衆人知曉将流民強制留置在淮水北岸非長久之計,然朝中重臣對此争論不休,一直未有定論,更不必說有何南渡良策。

除靖遠軍征召流民充任散兵,倒未有其他人對流民有何過問之舉了。皇帝在此時機提起南渡之策,便是心底有了定論,隻垂問具體方略。

度支曹主事官王昭海率先回話:“回禀陛下,流民南渡非一日之功,南方十三州各州安排多少人口、每人分得多少田地,這些都需各州州牧上呈地方情況後一一商榷。”

沈靜方說話總是溫文謙和,即便是朝堂上與人辯論,也侃侃而談從不紅臉。

“十三州各地情形六曹皆有記載,一年修訂一回。若由朝廷統籌,依各州情形定下綱要,想來也不是難事。”

王昭海啞口無言。一衆人規矩地跟在帝王身後,讨論暫時擱淺。

皇帝毫不避諱問題症結所在,一步一句,每句話分量頗重:“十三州中唯江州、荊州、益州為重,越州雖地遠,然地博物廣,人口較之稀薄。若這四州擇其一牽頭為表率,南渡之事則可解。”

禦花園跟着的都是皇帝心腹,與四王世家分庭抗禮。皇帝點明南渡之事關節所在,便是讓他們從這四州中擇其一攻破難關,拉攏勢力,順勢而為。

故而有大臣剖析建言:“江州毗鄰淮水,有遷民之便,然劉家素來明哲保身,輕易不入中樞。荊州、益州地大,南遷需溯長江而上,恐有諸多變數。越州地遠,地廣人稀,如今顧靈山陷于淮水動亂,或是良機。”

這便是委婉說明目前容易拉攏的且南遷之事便于操作的隻有越州顧家。

皇帝順勢抛出軍政之急問,語氣卻毫無焦灼意味,甚至有些笑意。

“那依此情勢,該派何人襄助中軍?”

一衆大臣眼觀鼻鼻觀心沉悶得很,皇帝威嚴之聲從前面悠揚而至:“李三思,你說說看。”

李三思不緊不慢,款款作答:“陛下有識人辨才之能,選賢任能之事非是君憂,臣不敢妄作分擔。”

這話聽得舒坦。

皇帝心中早有人選,此問不過特意針對李三思考驗一二,皇帝滿意地點點頭,聖旨很快定下:“那便派李珰吧,他賦閑在家數月,該是給個改過良機。先加封他做個右軍校尉,領兵一萬,同顧靈山協同平定淮水之亂。”

禦花園的石徑快是要走到頭了,李三思手掌在袖口間掙紮了片刻,深吸了一口氣,終于雙手握拳,決定嶄露鋒芒,不掩才情。

“陛下,臣以為南渡之事未必懸于四州。”

一言既發,君臣皆是錯愕驚訝,側身看向末尾芝蘭玉樹的少年人。尤其是皇帝與舉薦他的沈詠年,目含精光,期待他給出一個别具一格的見解。

“微臣聽聞羌州之地暴動猶多,若南渡之民安置在羌州,一來可馴化融合羌州遺民,二來繞開世家,于羌州培養新的勢力,安定西南之境,拱衛淮安北宸。”

滿羌國滅後舊地設羌州,因其遺民風俗習慣與晉國迥乎不同,一直由滿羌貴族擔任行政長官,軍事上由益州盧仲之遙控。雖如此,七年來羌州時有反抗晉國政權的暴動事件,大大小小平息了不少,不至釀成大禍,卻讓朝廷頭疼已久。

但羌州離淮水甚遠,便是西遷,人力物力耗費之資又是一筆難算的賬,故而沒人聯想到将原本的南遷改為西遷。

李三思提出西遷之計并不稀奇,關鍵在于他給出了解決西遷之難的合理方案。

“羌州暴動,由來已久。我朝流民之軍,亦設置多年。平羌戰役也有流民軍之功。陛下可選任能将,布置流民軍,先期編入軍籍開征羌州,以作定局之用。而後西遷,固有保障。一舉兩得。其中資費,或由朝廷撥給,不足之數,可效仿靖遠軍,由沿路各州補足。”

大臣們自覺散開,皇帝踱步站在李三思身前,少年跪伏在天子腳邊,一席話說得不緊不慢,條理清晰,句句切實。

李三思此舉幾乎在懸崖邊遊走,之前皇帝正借問淮水之事考驗他,後者馬上再舉對策。雖然字字句句未提到某個人,可總是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李三思出于靖遠大将軍府;而朝廷若有意徹底平定羌州之亂,唯昔年親手傾覆了芙蓉城的少年将軍莫屬。

皇帝沒什麼情緒起伏,俯視着腳邊謙卑恭謹的臣子,他欽點的中書侍郎,淡淡開口:“起來吧。”

内侍拔高嗓子傳令:“起駕回宮!”

“臣恭送聖駕。”

李三思宮禮行得周全,實則後背浸了冷汗,雙股戰戰。他不敢流露慌亂之态,同其他大臣一樣,翩然起身。

沈靜方一直站在他身前,大臣們由内侍領着出宮,李三思跟在他身邊,沈詠年沖他點點頭,又搖搖頭,不知心中作何感想。沈靜方倒是拍了拍少年人的肩膀,寬慰說不必憂心。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就要尾巴貼貼  舞風肆·重樓吟柳  (綜漫同人)我真是海軍  (綜漫同人)我的無聊日常  炮灰雄蟲靠綠茶追妻[蟲族]  陰雷  種族BOSS都被我修理過[無限]  黑蓮花攻嫁我為妻後[穿書]  我想吃棗糕了  披着馬甲闖江湖  逃婚後懷了戰神的崽[穿書]  抽抽後我誤入相親相愛一家人?群聊  至尊新紀元  誤入官路  替嫁後影衛小夫郎揣崽了+番外  蛻皮重生  龍婆  曾有一朵花開  染塵鶴  韓國前女友變頂頭上司怎麼辦+番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