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日月燃明 > 第十七章 史筆(第1頁)

第十七章 史筆(第1頁)

“表面上愛面子,實質上卻不要臉的狗東西。”王戰在心中暗罵。

王戰不是研究曆史的學者,卻總算是愛讀曆史的人,當然知道《明史》是誰修撰的,自然也知道現在的“自己”在曆史上的名聲是怎麼來的:

“《明史》成於國初遺老之手”,這是清朝經學家楊椿的話。

這些“國初遺老”是誰?除了早就投效的範文程,就是後來投降的洪承疇、馮铨,還有其他類似迅速投降投效的東林魁首錢謙益之類的“名士”了。

王戰知道,東林黃尊素的兒子黃宗羲,在魏忠賢死後來到京城,被崇祯贊為“忠臣孤子”,在公堂之上拿錐子猛紮許顯純,紮得滋滋冒血。他的《明夷待訪錄》中的民本思想非常有名,說君主乃天下大害,害天下私一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可王戰也知道,黃宗羲抗了幾天清後就自己回老家去了,滋潤到老,子孫都在清廷為官。而他這個口口聲聲“君主乃天下大害”的人,在和康熙這個君主的來往書信中卻口稱聖天子,并且派兒子黃百家和弟子萬斯同一起參修官修《明史》——在範文程、洪承疇、馮铨、李建泰、剛林等人的主導下。

《明史》初稿由萬斯同主責完成。

黃宗羲本人呢?當時的浙江巡撫李本晟在信中希望他能對南明史實是否列入《明史》給出意見,“知先生抱道懷古故明崇祯失禦,南方另有支傳,未審宜列何例,此又大費推敲。諒先生山居揣摩,必有成局,倘出千秋卓見,以破舉世疑城”。

黃宗羲的弟子全祖望也說官方修《明史》的這些人經常問取黃宗羲的意見,“公雖不赴征書,而史局大案必咨于公”。

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明史》中最終沒有南明三帝,王戰也判斷不出來有無黃宗羲的原因,不過王戰覺得,同時期有一人一事可以對比:

一人,就是顧炎武。

與黃宗羲正相反,顧炎武堅決不肯配合清廷官修明史,明言“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反而是資助民間修明史,将自己整理的一千多卷史料交給了民修明史的大才子吳炎、潘柽章。

一事,就是文字獄中非常著名的大案:莊氏明史案。

莊氏明史案因莊氏父子與吳炎、潘柽章等人纂修的《明史輯略》刊印發行而引發,康熙二年定案。而《明史輯略》與清廷官方的《明史》相反,其中将南明史實記入,且書中将弘光、隆武、永曆三帝奉為正朔。此案中莊氏父子被挖墳、枭首、碎屍,首級懸挂三個月,株連近千人,株連而死者近百,“重辟七十餘人,淩遲十八人”。顧炎武資助的吳炎、潘柽章二人也死于此案,二人所修的《明史記》也被官方焚毀。

顧炎武聞知此慘事,作《祭吳潘二節士詩》。

清廷堅決以大興殺戮的手段制止民間修史,為何?

其實彼世清人入關不久便大興文字獄,曆四任皇帝,以乾隆為巅峰。乾隆在位期間興文字獄一百三十餘次,殺的文人膽戰心驚,銷毀大量前明文獻,極力貶低前朝治政之事。

巧的是,《明史》最後定稿刊印也是在乾隆在位期間。

别的不說,看乾隆指揮編制《四庫全書》時的舉動,就大略可知其真實目的了。在全國各地征上來許多書籍、征書的目的達到之後,立刻展現出了修書之外的想法,氣急敗壞的質問大臣:“乃各省進到書籍不下萬餘種,并不見奏及稍有忌諱之書。豈有寰集如許遺書,竟無一違礙字迹之理?!”

皇帝直接下場質問學者怎麼能沒有“忌諱之書”、“違礙字迹”。

用心何在?

對“忌諱”、“違礙”怎麼辦?當然是毀滅。

借征書、編書之名,行禁書、毀書之實,‘寓禁于征’之心被這來自皇帝的質問昭然于天下。征集天下書籍,名為為了編纂《四庫全書》,實則為了禁書、毀書,然後編制美化洗腦之書。

對于這段史實,王戰腦海中有一個數據:編修《四庫全書》,禁毀書籍高達三千一百種、十五萬部之巨,占《四庫全書總目》收錄書目之三成,由是,“清之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

與此同時,清人或說後金在入關之前曾是大明臣子的事實也未列入《明史》。

大明朝,不是到崇祯就亡國了,而是還有弘光帝福王、隆武帝唐王、永曆帝桂王這南明三帝。給崇祯上廟号“思宗”、“毅宗”的就是弘光帝,而不是宣稱崇祯為亡國之君的清皇。在崇祯帝殉國之後十八年,永曆帝殉國。這些都是無可争議的洪武子孫,據有半壁江山,卻都未列入《明史》。

被清廷巡撫李本晟明确請教是否應将南明史實列入《明史》的黃宗羲,也不知到底給出了什麼意見,反正《明史》中沒有南明三帝。

王戰當年讀到這些的時候就十分嗤之以鼻,隻覺得某些後世有偌大名聲的文人,順着曆史脈絡展開細看之下,往往有許多無恥。偌大的名聲,其實是同樣軟骨頭的同類吹捧:隐晦掉無恥之舉,吹捧其學術成就。就像某些東林後人一樣,将明末的一切惡果都與其祖先撇清得幹幹淨淨,似乎大明國庫空虛、财政崩潰與他們反對商稅、反對開放海上貿易沒有半點關系。

現在腦海裡泛起這些思緒,雖然不能以此入人于罪,卻也決定了此世那“忠臣孤子”的前途。

那這些“國初遺老”們編修的《明史》為何将弘光帝、隆武帝、永曆帝無聲無息地排除在外、為何拼命的說大明終結于崇祯、亡于李闖呢?

王戰當然也清楚,隻需想想他們的主子入關打的旗号是什麼就行了:“義師為爾複君父仇”。

而寫出這句口号的就是範文程。

因為要以幾十萬級别的人口統治以億為單位的漢人,以少治多,害怕漢人團結起來把他們再打出去,所以要打着“為爾複君父仇”的旗号,在相當一部分東林黨、讀書人的屈膝配合下,迷惑、分化漢人——“我們是為了幫你們的皇帝報仇啊”。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書後,我成了時間管理大師  離婚後我爆紅了!  仙君請慢走  穿書後我攻略了反派boss+番外  三國不歸人  惡狐度化劄記  魔君的開局be手冊  萬萬億年後  自照+番外  蒸汽朋克核時代雲中奇緣  大明:大明周王朱橚  重生之換我來愛你+番外  穿成鹹魚的我每天都想唱歌+番外  我有一條鬼怪供貨鍊+番外  開局十選三,召喚十神将稱霸異世  獸電戰隊強龍白  (英美同人)穿成夜枭的我選擇跳槽[DC]  家有學霸  裝A會被親親抱抱舉高高  爹地寵翻我媽咪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